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橡膠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包括冷卻箱組件,冷卻箱組件的背部設有冷水機,冷水機在地面放置,冷水機的出風口連接有風管,風管與冷卻箱組件的內部相連通,冷卻箱組件包括有主箱體,主箱體的背部開設有多個透風洞,其透風洞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風冷組件,通過塑煉、混亂后的高溫橡膠放置于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冷卻,可避免橡膠冷卻時散發的異味直接散發于車間,影響工作環境,橡膠處于冷卻箱組件的內部通過冷水機輸出冷氣,冷氣通過風管向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導入,使冷卻箱組件的內部處于超低溫環境,從而較傳統風扇降溫的方式更快速,同時可通過風冷組件進行吹風加速冷卻箱組件的內部氣體流動。進行吹風加速冷卻箱組件的內部氣體流動。進行吹風加速冷卻箱組件的內部氣體流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
[0001]本技術涉及橡膠加工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
技術介紹
[0002]橡膠加工,將橡膠制成橡膠制品的工藝過程。各種橡膠制品加工的基本過程包括塑煉、混煉、壓延或壓出(即擠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其中每個過程針對制品有不同要求,分別配合以若干輔助操作,其中橡膠在加工中經過塑煉及混煉工藝后,橡膠溫度非常高,需要使其進行冷卻在進行下一步加工。
[0003]現有的橡膠冷卻過程存在一些缺陷:橡膠在經過塑煉及混煉工藝后,橡膠溫度會升至150度至160度,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冷卻,傳統的冷卻方式經過涼料機(通過風扇吹風進行冷卻)輔助冷卻,然而這種方式冷卻速度慢,在使用時需要將橡膠擺放在臺面,非常占用空間,冷卻過程橡膠散發異味影響車間環境,因此提出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橡膠經過塑煉、混煉后橡膠溫度升高,傳統的橡膠冷卻方式,冷卻速度慢、非常占用空間、冷卻過程異味大影響工作環境問題。
[0005]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包括冷卻箱組件,所述冷卻箱組件的背部設有冷水機,所述冷水機在地面放置,所述冷水機的出風口連接有風管,所述風管與冷卻箱組件的內部相連通,所述冷卻箱組件包括有主箱體,所述主箱體的背部開設有多個透風洞,其透風洞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風冷組件。
[0006]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箱組件的一側頂端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冷卻箱組件的另一側底端設有出料口,所述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輸送帶,所述冷卻箱組件的內部位于第一輸送帶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二輸送帶,所述冷卻箱組件的內部位于第二輸送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輸送帶,所述第二輸送帶的一端貫穿進料口至冷卻箱組件的外部,所述第三輸送帶的另一端貫穿出料口至冷卻箱組件的外部,所述第二輸送帶的另一端凸出于第一輸送帶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輸送帶的一端凸出于第二輸送帶的一端。
[0007]進一步的,所述風冷組件包括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風扇。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主箱體的正面開設有門洞,所述門洞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密封門。
[0009]進一步的,多個所述風冷組件平均分為三行分別分布于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的上方位置。
[0010]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0011]1.本技術通過塑煉、混亂后的高溫橡膠放置于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冷卻,可避免橡膠冷卻時散發的異味直接散發于車間,影響工作環境,橡膠處于冷卻箱組件的內部通過冷水機輸出冷氣,冷氣通過風管向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導入,使冷卻箱組件的內部處于超
低溫環境,從而較傳統風扇降溫的方式更快速,同時可通過風冷組件進行吹風加速冷卻箱組件的內部氣體流動,輔助橡膠加快冷卻速度。
[0012]2.本技術通過設有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可將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分為三層,橡膠在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上均勻鋪開,從而使橡膠冷卻時節省所占用的空間,首先將橡膠放置在第一輸送帶的頂部一端,通過第一輸送帶輸送橡膠穿過進料口進入冷卻箱組件的內部,當橡膠移動到第一輸送帶的另一端時自然掉落至第二輸送帶的頂部,經過第二輸送帶進行反向輸送橡膠到一端時,在次自然掉落至第三輸送帶的頂部,通過第三輸送帶輸送橡膠穿過出料口移動至冷卻箱組件的外部,從而實現橡膠可自動在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的頂部進行擺放,同時通過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的運動軌跡可使橡膠在冷卻箱組件的內部得到充分冷卻。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圖1中的冷卻箱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技術圖1中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技術圖2中的風冷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為:1、冷卻箱組件;2、冷水機;3、風管;4、出料口;5、進料口;6、第一輸送帶;7、第二輸送帶;8、第三輸送帶;11、主箱體;12、風冷組件;13、密封門;14、門洞;15、透風洞;121、固定框;122、固定架;123、電動機;124、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0019]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包括冷卻箱組件1,冷卻箱組件1的背部設有冷水機2,冷水機2在地面放置,冷水機2的出風口連接有風管3,風管3與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相連通,冷卻箱組件1包括有主箱體11,主箱體11的背部開設有多個透風洞15,其透風洞15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風冷組件12。
[0020]參照圖3,冷卻箱組件1的一側頂端開設有進料口5,冷卻箱組件1的另一側底端設有出料口4,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輸送帶6,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位于第一輸送帶6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二輸送帶7,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位于第二輸送帶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輸送帶8,第二輸送帶7的一端貫穿進料口5至冷卻箱組件1的外部,第三輸送帶8的另一端貫穿出料口4至冷卻箱組件1的外部,第二輸送帶7的另一端凸出于第一輸送帶6的另一端,第三輸送帶8的一端凸出于第二輸送帶7的一端。
[0021]參照圖4,風冷組件12包括有固定框121,固定框12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架122,固定架122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電動機123,電動機123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風扇124,將電動機123通電后,電動機123的輸出軸帶動風扇124高速旋轉向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進行吹風,從而加速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氣體流動。
[0022]參照圖2,主箱體11的正面開設有門洞14,門洞14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密封門13,通過將密封門13打開,可直接穿過門洞14觀看到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或對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進行維修。
[0023]參照圖3,多個風冷組件12平均分為三行分別分布于第一輸送帶6、第二輸送帶7、第三輸送帶8的上方位置,使風冷組件12可分別對第一輸送帶6、第二輸送帶7、第三輸送帶8頂部的橡膠進行吹風,加快冷卻。
[0024]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將塑料、混煉后的橡膠直接向第一輸送帶6的頂部一端進行輸出,通過第一輸送帶6輸送橡膠穿過進料口5進入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當橡膠移動到第一輸送帶6的另一端時自然掉落至第二輸送帶7的頂部,經過第二輸送帶7進行反向輸送橡膠到一端時,在次自然掉落至第三輸送帶8的頂部,通過第三輸送帶8輸送橡膠穿過出料口4移動至冷卻箱組件1的外部,而在這過程中,通過冷水機2輸出冷氣,冷氣通過風管3向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導入,此時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為低溫環境,橡膠在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移動過程中充分與冷氣接觸,加速冷卻效率,同時通過風冷組件12可進行吹風風,加速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氣體流動使橡膠冷卻更加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箱組件(1),所述冷卻箱組件(1)的背部設有冷水機(2),所述冷水機(2)在地面放置,所述冷水機(2)的出風口連接有風管(3),所述風管(3)與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相連通,所述冷卻箱組件(1)包括有主箱體(11),所述主箱體(11)的背部開設有多個透風洞(15),其透風洞(15)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風冷組件(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橡膠冷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箱組件(1)的一側頂端開設有進料口(5),所述冷卻箱組件(1)的另一側底端設有出料口(4),所述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輸送帶(6),所述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位于第一輸送帶(6)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二輸送帶(7),所述冷卻箱組件(1)的內部位于第二輸送帶(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輸送帶(8),所述第二輸送帶(7)的一端貫穿進料口(5)至冷卻箱組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晃慕,柯富升,洪亮,胡夢華,張健,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道格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