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用于放置炸藥管的藥倉和用于放置水袋的第一水倉和第二水倉,所述藥倉和所述水倉分別設置為一端敞開的筒狀結構,所述第一水倉、所述藥倉和所述第二水倉順次連接,所述第一水倉上設置有用于對所述第一水倉進行封堵的頂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在工廠或工地現場的加工棚預先制作,能夠在爆破之前,預先埋設好所需的水袋和炸藥管,并在爆破現場直接插入即可,做到一次成型,大幅度減少了現場裝填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保證裝填的質量,并且在插入炮孔時,藥倉和水倉能夠提供保護作用,避免了水袋或者炸藥管被炮孔內的孤石等雜物劃傷,保證了爆破的效果。保證了爆破的效果。保證了爆破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土木工程基坑
,具體涉及一種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地鐵、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時需要大量的開挖作業,當需要開挖巖石時需要用到爆破作業的方法。目前水壓爆破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水壓爆破在炮孔內交叉安裝水袋與炸藥、并孔口用炮泥堵塞孔、最后引爆炸藥。用炮泥堵塞孔口可更好的提高炸藥效能。且由于水的不可壓縮性質,水袋在爆破過程形成水楔效應,更好的切割圍巖,有效的控制了渣石粒徑、節省炸藥量。
[0003]水壓爆破的基本施工流程是,首先開挖并清理炮孔,然后按照爆破設計填入水袋及炸藥、預留引線,最后用炮泥堵塞炮孔、連接雷管進行引爆。但是這樣的施工流程中,一個炮孔需要多次裝填,現場作業量大,因此爆破效率較低;當炮孔中存在巖石或硬土塊時,容易劃破水袋或炸藥管,造成泄漏,影響安全及爆破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種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用于放置炸藥管的藥倉和用于放置水袋的第一水倉和第二水倉,所述藥倉和所述水倉分別設置為一端敞開的筒狀結構,所述第一水倉、所述藥倉和所述第二水倉順次連接,所述第一水倉上設置有用于對所述第一水倉進行封堵的頂蓋。
[0006]進一步的,所述藥倉的側壁上設置有供炸藥管的引線穿過的引線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倉的未敞開的一端外部設置有與所述藥倉連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插設在所述藥倉內且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藥倉之間設置有第一膠水層。
[0008]進一步的,所述藥倉的未敞開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插設在相鄰所述藥倉或所述第二水倉內且所述第二連接部與相鄰所述藥倉或所述第二水倉之間設置有第二膠水層。
[0009]進一步的,所述頂蓋包括蓋板和設置在所述蓋板下方的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插設在所述第一水倉內且所述第三連接部與所述第一水倉之間設置有第三膠水層。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倉的底部設置有底座。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倉的底部設置有第四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插設在所述底座內且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第四膠水層。
[0012]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分別設置為圓環結構。
[0013]優選的,整體裝填裝置由瓦楞紙制成。
[0014]對比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術可以在工廠或工地現場的加工棚預先制作,能夠在爆破之前,預先埋設好所需的水袋和炸藥管,并在爆破現場直接插入即可,做到一次成型,大幅度減少了現場裝填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0016]2、本技術通過設置多個藥倉,能夠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炸藥管用量,從而提高爆破的效率;
[0017]3、本技術通過設置藥倉、水倉,能夠對水袋和炸藥管進行預先裝填,保證裝填的質量,并且在插入炮孔時,藥倉和水倉能夠提供保護作用,避免了水袋或者炸藥管被炮孔內的孤石等雜物劃傷,保證了爆破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0]圖2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圖3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圖3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圖3中C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圖3中D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藥倉;2、第一水倉;3、第二水倉;4、頂蓋;11、引線孔;21、第一連接部;22、第一膠水層;12、第二連接部;13、第二膠水層;41、第三連接部;42、第三膠水層;5、底座;31、第四連接部;32、第四膠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8]需要說明,若本技術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29]另外,若本技術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現的“和/或”的含義,包括三個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時滿足的方案。另外,“多個”指兩個以上。另外,各個實施例之
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0030]如圖1
?
7所示,本技術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用于放置炸藥管的藥倉1和用于放置水袋的第一水倉2和第二水倉3,所述藥倉1和所述水倉分別設置為一端敞開的筒狀結構,所述第一水倉2、所述藥倉1和所述第二水倉3順次連接,所述第一水倉2上設置有用于對所述第一水倉2進行封堵的頂蓋4。
[0031]在工廠或工地現場的加工棚對裝填裝置進行預先制作,通過在多個藥倉1內加入炸藥管,并在第一水倉2和第二水倉3內加入水袋,之后通過頂蓋4對第一水倉2進行封堵,并將第一水倉2、多個藥倉1和第二水倉3順次連接,得到裝填裝置,使用時,將裝填裝置放置在爆破現場的炮孔內。
[003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藥倉1的側壁上設置有供炸藥管的引線穿過的引線孔11。這樣設計,便于將炸藥管的引線通過引線孔11穿出,從而便于對藥材內的炸藥管進行引爆。
[0033]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倉2的未敞開的一端外部設置有與所述藥倉1連接的第一連接部21,所述第一連接部21插設在所述藥倉1內且所述第一連接部21與所述藥倉1之間設置有第一膠水層22。這樣設計,通過設置第一連接部21和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用于放置炸藥管的藥倉(1)和用于放置水袋的第一水倉(2)和第二水倉(3),所述藥倉(1)和所述水倉分別設置為一端敞開的筒狀結構,所述第一水倉(2)、所述藥倉(1)和所述第二水倉(3)順次連接,所述第一水倉(2)上設置有用于對所述第一水倉(2)進行封堵的頂蓋(4)。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倉(1)的側壁上設置有供炸藥管的引線穿過的引線孔(11)。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倉(2)的未敞開的一端外部設置有與所述藥倉(1)連接的第一連接部(21),所述第一連接部(21)插設在所述藥倉(1)內且所述第一連接部(21)與所述藥倉(1)之間設置有第一膠水層(22)。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壓爆破孔洞快速裝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倉(1)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楚桓,李建強,趙康,董鑫,王冬冬,畢延哲,屈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