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鏤空凝膠腰靠,該鏤空凝膠腰靠,包括凝膠層,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凝膠層左右對稱并構成了凝膠腰靠,所述凝膠層為雙層鏤空結構,所述凝膠層包括上凝膠層和下凝膠層,所述上凝膠層為接觸層,所述下凝膠層為支撐層,所述上凝膠層兩側邊緣向外凸起,所述上凝膠層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凸起,所述下凝膠層的硬度高于上凝膠層的硬度,所述上凝膠層采用不同硬度的材料制成;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通過注塑工藝一體成型;鏤空凝膠腰靠采用雙層鏤空結構的凝膠層,凝膠層外表面與人體腰部曲線相貼合,極大的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腰靠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S型曲線的凸起,能夠起到矯正腰椎的作用。到矯正腰椎的作用。到矯正腰椎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鏤空凝膠腰靠
[0001]本技術涉及凝膠腰靠
,具體是一種鏤空凝膠腰靠。
技術介紹
[0002]腰靠是坐墊靠枕的其中一類,可以有效舒緩長時間端坐帶來的腰部勞累和疲倦,對腰椎疼痛有著很好的緩解作用,腰靠的用途是當人坐著時在人的腰部位置產生頂腰效果。
[0003]腰靠通常安裝在座椅靠背的骨架上,外面再覆蓋海綿和布料,塑料或橡膠腰靠使用后,自然降解時間久,不利于環保;全凝膠制成的腰靠偏重,使用不便,而且凝膠腰靠只能采用一種材料進行注塑成型,無法控制腰靠的硬度和外觀顏色,腰靠內部不同位置的硬度相同,影響腰靠使用時的舒適度,不利于緩解久坐時的疲勞和酸痛。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鏤空凝膠腰靠,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鏤空凝膠腰靠,包括凝膠層,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凝膠層左右對稱并構成了凝膠腰靠,所述凝膠層為雙層鏤空結構,所述凝膠層包括上凝膠層和下凝膠層,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之間設置有基布,所述上凝膠層為接觸層,所述下凝膠層為支撐層,所述上凝膠層兩側邊緣向外凸起,所述上凝膠層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凸起,所述下凝膠層的硬度高于上凝膠層的硬度。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提供以下可選技術方案:
[0008]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凝膠層外表面為S型曲面并與人體腰部曲線相貼合,所述凸起為S型曲線并與人體腰椎相貼合。
[0009]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通過注塑工藝一體成型,所述凝膠層為上下層錯位結構。
[0010]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外表面均開設有通氣孔,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的通氣孔位置相互錯開。
[0011]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的接觸位置設置有菱形的連接筋,兩個所述凝膠層左右對稱并通過梯形筋進行連接。
[0012]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鏤空凝膠腰靠采用雙層鏤空結構的凝膠層,凝膠層通過注塑工藝一體成型,上下兩層凝膠層的硬度和厚度不同,能夠在保證腰靠舒適度的同時,對產品的重量進行減輕,凝膠層外表面與人體腰部曲線相貼合,極大的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腰靠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 S型曲線的凸起,能夠起到矯正腰椎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鏤空凝膠腰靠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鏤空凝膠腰靠中凸起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鏤空凝膠腰靠中連接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鏤空凝膠腰靠中梯形筋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注釋:1
?
凝膠腰靠、2
?
凝膠層、201
?
上凝膠層、202
?
下凝膠層、3
?
凸起、4
??
連接筋、5
?
梯形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在附圖或說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標號,并且在實際應用中,各部件的形狀、厚度或高度可擴大或縮小。本技術所列舉的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對本技術所作的任何顯而易知的修飾或變更都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與范圍。
[0020]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
?
4所示,一種鏤空凝膠腰靠,包括凝膠層2,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凝膠層2左右對稱并構成了凝膠腰靠1,所述凝膠層2為雙層鏤空結構,所述凝膠層2包括上凝膠層201和下凝膠層202,所述上凝膠層201與下凝膠層202之間設置有基布,即腰靠的上下層結合位置設置有基布,凝膠材質與基布的結合使得上下層的鏤空結構更加牢靠,無須考慮原料之間的相溶性,所述上凝膠層201為接觸層,所述下凝膠層202 為支撐層,所述上凝膠層201兩側邊緣向外凸起,所述上凝膠層201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凸起3,所述下凝膠層202的硬度高于上凝膠層201的硬度。
[0021]鏤空凝膠腰靠采用雙層鏤空結構,上凝膠層201鏤空,兩側向外凸起,能夠對兩側腰部進行包裹,中間設置有豎線凸起3,凸起3比兩側腰部邊緣的高度要低,能夠對腰椎起到矯正作用,作為一個實施例,附圖中給出的各個部件的左右上下位置只是一種排布方式,具體的位置根據具體需要設定。
[0022]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凝膠層2外表面為S型曲面并與人體腰部曲線相貼合,所述凸起3為S型曲線并與人體腰椎相貼合。
[0023]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上凝膠層201與下凝膠層202通過注塑工藝一體成型,所述凝膠層2為上下層錯位結構,無需使用膠水進行固定,凝膠層2的上下層鏤空結合為錯位結構,所述下凝膠層202的硬度高于上凝膠層201的硬度,下層厚度比上層厚,凝膠的硬度越大,支撐性越強,相應的可以增加通氣孔的直徑,降低整體的重量,對腰靠的產品重量減輕有利。
[0024]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上凝膠層201與下凝膠層202均為鏤空結構,鏤空的部分為通氣孔,所述上凝膠層201與下凝膠層202的通氣孔位置相互錯開,能夠保證孔與孔之間的空氣流動,所述通氣孔(即鏤空部分)的結構不限,可以為三角形孔,也可以為圓形孔,凝膠層2的上下層鏤空形狀可以采用相同的形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狀,當上孔與下孔被堵住時,孔與孔之間的空氣是流通的。
[0025]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
?
4所示,所述上凝膠層201與下凝膠層202的接觸位置設置有菱形的連接筋4,凝膠層2為上下兩層錯位設置,兩層結合處選用菱形的筋,上下結合處的
筋是最粗的,加工時,先注塑下層的凝膠,然后將上層之間注塑在下層凝膠上,即凝膠層2的一體成型,后續脫模更加方便,兩個所述凝膠層2左右對稱并通過梯形筋5進行連接,先注塑左邊或右邊的凝膠,再直接在已成型的面上直接進行二次注塑,結合處選擇梯形的連接筋4,結合后能夠更好的進行卡接
[0026]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對于凝膠層2上的通氣孔,在100平方厘米的范圍內,平均每個孔的面積不能超過6平方厘米,孔越少,支撐點會越多,力的分散也更均勻;上凝膠層201的外表面的硬度不同,即上凝膠層201采用不同硬度的材料制成,腰靠中層橫向設置有凸起,孔細而密,使用軟質材料,第二軟度位于腰靠上層,腰靠底部硬度最硬,對腰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公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公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公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公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鏤空凝膠腰靠,包括凝膠層,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凝膠層左右對稱并構成了凝膠腰靠,所述凝膠層為雙層鏤空結構,所述凝膠層包括上凝膠層和下凝膠層,所述上凝膠層與下凝膠層之間設置有基布,所述上凝膠層為接觸層,所述下凝膠層為支撐層,所述上凝膠層兩側邊緣向外凸起,所述上凝膠層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凸起,所述下凝膠層的硬度高于上凝膠層的硬度,所述上凝膠層采用不同硬度的材料制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鏤空凝膠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層外表面為S型曲面并與人體腰部曲線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開一,
申請(專利權)人:王開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