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汽車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手駕駛輔助方法、裝置、車輛及存儲介質,其中,方法包括:識別車輛是否進入新手模式;在識別到車輛進入新手模式時,根據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其中,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加速踏板開度與驅動扭矩的曲線,當油門開度相同時,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小于車輛在正常駕駛模式下驅動扭矩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根據加速踏板的實際開度和驅動扭矩限制曲線控制車輛執行實際駕駛場景對應的駕駛動作。由此,解決了相關技術中新手無車感且對車輛控制困難,車輛的普適性和駕駛的容錯率較低,存在事故安全隱患,駕駛員的駕駛體驗不佳等問題。的駕駛體驗不佳等問題。的駕駛體驗不佳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手駕駛輔助方法、裝置、車輛及存儲介質
[0001]本申請涉及汽車安全
,特別涉及一種新手駕駛輔助方法、裝置、車輛及存儲介質。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用戶逐漸增多,新手駕駛汽車引發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如果存在一種適合新手的駕駛模式,則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
[0003]在相關技術中,專利《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新手駕駛員駕駛技能輔助提升系統》通過實時檢測獲取駕駛員出現緊張情緒的概率值,并與設定的標準概率值進行對比,通過移動終端為駕駛員提供相應的駕駛建議,從而提升駕駛員的駕駛技能,但是此方法高度依賴輔助駕駛的硬件采集系統,且無法直接干涉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遇到緊急情況下,依然存在一定的安全事故隱患。專利《新手司機駕駛輔助系統》在新手模式下主動幫助駕駛員矯正行駛偏差,但對輔助駕駛的攝像頭、雷達等硬件設備和算法要求較高,且容易誤觸發,影響正常駕駛。
[0004]因此,現有技術不具備普適性,存在安全事故隱患,并不能很好的解決新手的輔助駕駛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申請提供一種新手駕駛輔助方法、裝置、車輛及存儲介質,以解決相關技術中新手無車感且對車輛控制困難,車輛普適性和駕駛容錯率較低,存在事故安全隱患,用戶的駕駛體驗不佳等問題。
[0006]本申請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新手駕駛輔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識別車輛是否進入新手模式;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根據所述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其中,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加速踏板開度與驅動扭矩的曲線,當油門開度相同時,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小于所述車輛在正常駕駛模式下驅動扭矩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根據加速踏板的實際開度和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控制所述車輛執行所述實際駕駛場景對應的駕駛動作。
[0007]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在新手模式下,根據車輛行駛的實際場景確定驅動扭矩限制曲線,通過控制驅動扭矩,從而控制最高限速及車輛性能,降低新手駕駛的困難度,提高新手駕駛的容錯率,降低車輛的事故率,保證新手駕駛的安全性,同時降低了車輛對智能化的過度要求,提升了車輛的普適性。
[0008]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包括: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行車場景時,根據所述行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泊車場景時,根據所述泊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第二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其中,當油門開度相同時,所述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大于所述第二驅動扭
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
[0009]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對應不同的行車場景,車輛匹配不同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從而提升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于不同駕駛場景的適配性,在行車場景下,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較大,可以有效控制車輛的驅動性能,避免車速失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提升行車的安全性。
[0010]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根據所述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之后,還包括:識別用戶對于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的調節動作;基于所述調節動作調節所述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和/或第二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的限制程度,得到調節后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
[0011]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提供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的調節功能,使得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節,可以增大或減小輸出動力,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0012]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當油門開度相同時,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驅動扭矩小于所述正常駕駛模式下驅動扭矩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
[0013]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通過限制油門開度對應的驅動扭矩,從而限制車輛的驅動性能,降低油門制動之間來回切換的頻率,提高新手駕駛的容錯率,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
[0014]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還包括: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最高限制車速,其中,所述最高限制車速小于所述車輛在正常駕駛模式下的最高車速。
[0015]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在進入新手模式下,通過限制車輛的最高車速,避免車輛的車速過快,使得新手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有充足的應急反應時間,從而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0016]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還包括:獲取所述車輛的累計行駛里程;以所述累計行駛里程為索引,查詢預設里程與車速關于表,得到所述累計行駛里程對應的最高限制車速。
[0017]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根據累計行駛里程調整最高限制車速,可以不斷適應新手的駕駛水平,使得新手可以充分獲得與當前駕駛水平匹配的駕駛體驗,提升車輛的智能性。
[0018]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還包括: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利用所述預設能量回收曲線控制所述車輛進行能量回收,其中,所述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為回收扭矩與車速的曲線。
[0019]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在新手模式下,根據實際駕駛場景確定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并對車輛進行能量回收,提高了不同駕駛場景下能量回收的適配性,進而提升了車輛的制動性能,提升了車輛駕駛的安全性。
[0020]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包括: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行車場景時,根據行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為第一能量回收曲線,其中,當車速相同時,所述第一能量回收曲線對應的回收扭矩大于所述正常駕駛模式下能量回收曲線對應的回收扭矩;若所述實際駕駛場
景為泊車場景時,根據所述泊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為第二能量回收曲線,其中,當車速相同時,所述第二能量回收曲線對應的回收扭矩小于所述正常駕駛模式下能量回收曲線對應的回收扭矩。
[0021]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根據不同的行車場景匹配不同的能量回收曲線,從而提升車輛的能量回收曲線對于不同駕駛場景的適配性,并通過增大車輛的能量回收,降低制動次數,從而降低防誤踩的概率,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提升駕駛的安全性。
[0022]可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之后,還包括:識別用戶對于所述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的調節動作;基于所述調節動作調節所述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的能量回收增加程度,得到調節后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
[0023]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提供能量回收曲線的調節功能,使得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節,可以增大或減小當前車輛回收性能,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002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手駕駛輔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識別車輛是否進入新手模式;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根據所述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其中,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加速踏板開度與驅動扭矩的曲線,當油門開度相同時,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小于所述車輛在正常駕駛模式下驅動扭矩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根據加速踏板的實際開度和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控制所述車輛執行所述實際駕駛場景對應的駕駛動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包括: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行車場景時,根據所述行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泊車場景時,根據所述泊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為第二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其中,當油門開度相同時,所述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大于所述第二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據所述車輛的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之后,還包括:識別用戶對于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的調節動作;基于所述調節動作調節所述第一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和/或第二驅動扭矩限制曲線的限制程度,得到調節后的驅動扭矩限制曲線。4.根據權利要求1
?
3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油門開度相同時,所述驅動扭矩限制曲線對應驅動扭矩小于所述正常駕駛模式下驅動扭矩曲線對應的驅動扭矩。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還包括: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最高限制車速,其中,所述最高限制車速小于所述車輛在正常駕駛模式下的最高車速。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還包括:獲取所述車輛的累計行駛里程;以所述累計行駛里程為索引,查詢預設里程與車速關于表,得到所述累計行駛里程對應的最高限制車速。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識別到所述車輛進入所述新手模式時,還包括: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利用所述預設能量回收曲線控制所述車輛進行能量回收,其中,所述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為回收扭矩與車速的曲線。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確定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包括: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行車場景時,根據行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為第一能量回收曲線,其中,當車速相同時,所述第一能量回收曲線對應的回收扭矩大于所
述正常駕駛模式下能量回收曲線對應的回收扭矩;若所述實際駕駛場景為泊車場景時,根據所述泊車場景匹配所述車輛的預設能量回收曲線為第二能量回收曲線,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雨桃,嚴欽山,楊官龍,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