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上端安裝有操作臺,所述操作臺的上端安裝有放置臺,所述放置臺的上端活動安裝有夾持板,所述操作臺的上端放置臺的外側安裝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伸縮軸端安裝有穩定件,所述放置臺的上端靠近夾持板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伸縮軸端安裝有推動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控制臺啟動推桿電機帶動定位板向下移動,第一氣缸帶動穩定件離開工件,第二電氣缸再次帶動推動件將工件推入出料板進行落料,實現自動出料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不用手動將鍛件推出,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工作時間。時間。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自動出料設備
,具體為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
技術介紹
[0002]自動進出料設備近年來在汽車制造廠、電子行業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對于促進我國工業自動化處于良好狀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人工操作相比,自動進出料設備操作便捷、精準高效,它的推廣應用將極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并保障工人人身安全,然而市面上出現的自動出料設備仍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足,不能夠滿足生產的需求。
[0003]現有鍛件切邊后落在切邊模下方,用人工推出不僅操作頻繁且非費時費力,同時具有移動危險,同時人工操作勞動程度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上端安裝有操作臺,所述操作臺的上端安裝有放置臺,所述放置臺的上端活動安裝有夾持板,所述操作臺的上端放置臺的外側安裝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伸縮軸端安裝有穩定件,所述放置臺的上端靠近夾持板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伸縮軸端安裝有推動件,所述放置臺的上端遠離第二氣缸的一側活動安裝有定位板,所述放置臺的下端表面靠近定位板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推桿電機,所述推桿電機的伸縮軸端與定位板固定連接,所述操作臺的一側安裝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兩側安裝有擋板,所述安裝架的一側安裝有控制臺,所述控制臺分別與第一氣缸、第二氣缸、推桿電機之間電性連接,所述操作臺遠離第二氣缸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的伸縮軸端安裝有切邊磨具、吹塵風扇,所述第三氣缸、切邊磨具、吹塵風扇與控制臺電性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操作臺的上端安裝有支撐架,所述放置臺活動安裝在支撐架的上端,所述支撐架的上端設置有環形滑軌,所述放置臺的下端表面開設有活動槽,所述活動槽與環形滑軌配合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的內側中部通過安裝座安裝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端與放置臺所在轉軸傳動連接,所述步進電機與控制臺電性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放置臺的上端靠近夾持板的兩側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側安裝有滑桿,所述滑桿的兩端外側套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夾持板固定連接,所述滑桿的外側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滑塊、安裝槽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夾持板的俯視圖呈八字型,所述夾持板、定位板、穩定件的表面設置有橡膠墊。
[0010]優選的,所述出料板的上端表面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側通過軸承活動安裝有橡膠滾輥。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術過控制臺啟動步進電機,通過步進電機帶動放置臺轉動,將工件帶至第三氣缸的一側,通過第三氣缸帶動切邊磨具對工件進行切邊,同時通過控制臺將啟動吹塵風扇,通過吹塵風扇對切除的廢料進行清理,避免廢料影響操作和移動工件是對工件表面造成劃傷,同時吹塵風扇對設備外表面起到清潔和降溫的作用,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同時防止各個氣缸內進入異物,防止發生意外;
[0013]2、本技術當工件切邊處理完成后,通過步進電機帶動放置臺再次轉動,將放置臺靠近定位板的一側與出料板對齊,通過控制臺啟動推桿電機帶動定位板向下移動,第一氣缸帶動穩定件離開工件,第二電氣缸再次帶動推動件將工件推入出料板進行落料,實現自動出料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不用手動將鍛件推出,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工作時間。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放置臺的俯視圖;
[0016]圖3為本技術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固定槽、橡膠滾輥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安裝架1,操作臺2,放置臺3,夾持板4,固定架5,第一氣缸6,穩定件7,第二氣缸8,推動件9,定位板10,推桿電機11,出料板12,擋板13,控制臺14,第三氣缸15,切邊磨具16,吹塵風扇17,支撐架18,環形滑軌19,活動槽20,步進電機21,安裝槽22,滑桿23,滑塊24,彈簧25,固定槽26,橡膠滾輥27。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包括安裝架1,安裝架1的上端安裝有操作臺2,操作臺2的上端安裝有放置臺3,放置臺3的上端活動安裝有夾持板4,操作臺2的上端放置臺3的外側安裝有固定架5,固定架5的上端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一氣缸6,第一氣缸6的伸縮軸端安裝有穩定件7,放置臺3的上端靠近夾持板4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二氣缸8,第二氣缸8的伸縮軸端安裝有推動件9,放置臺3的上端遠離第二氣缸8的一側活動安裝有定位板10,放置臺3的下端表面靠近定位板10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推桿電機11,推桿電機11的伸縮軸端與定位板10固定連接,操作臺2的一側安裝有出料板12,出料板12的兩側安裝有擋板13,安裝架1的一側安裝有控制臺14,控制臺14分別與第一氣缸6、第二氣缸8、推桿電機11之間電性連接,操作臺2遠離第二氣缸8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三氣缸15,第三氣缸15的伸縮軸端安裝有切邊磨具16、吹塵風扇17,
第三氣缸15、切邊磨具16、吹塵風扇17與控制臺14電性連接。
[0020]本技術中操作臺2的上端安裝有支撐架18,放置臺3活動安裝在支撐架18的上端,支撐架18的上端設置有環形滑軌19,放置臺3的下端表面開設有活動槽20,活動槽20與環形滑軌19配合連接。
[0021]本技術中支撐架18的內側中部通過安裝座安裝有步進電機21,步進電機21的輸出軸端與放置臺3所在轉軸傳動連接,步進電機21與控制臺14電性連接。
[0022]本技術中放置臺3的上端靠近夾持板4的兩側開設有安裝槽22,安裝槽22的內側安裝有滑桿23,滑桿23的兩端外側套設有滑塊24,滑塊24與夾持板4固定連接,滑桿23的外側套設有彈簧25,彈簧25的兩端分別與滑塊24、安裝槽22固定連接。
[0023]本技術中夾持板4的俯視圖呈八字型,夾持板4、定位板10、穩定件7的表面設置有橡膠墊。
[0024]本技術中出料板12的上端表面開設有固定槽26,固定槽26的內側通過軸承活動安裝有橡膠滾輥27。
[0025]工作原理:使用時,當工件落入放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包括安裝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1)的上端安裝有操作臺(2),所述操作臺(2)的上端安裝有放置臺(3),所述放置臺(3)的上端活動安裝有夾持板(4),所述操作臺(2)的上端放置臺(3)的外側安裝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上端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一氣缸(6),所述第一氣缸(6)的伸縮軸端安裝有穩定件(7),所述放置臺(3)的上端靠近夾持板(4)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二氣缸(8),所述第二氣缸(8)的伸縮軸端安裝有推動件(9),所述放置臺(3)的上端遠離第二氣缸(8)的一側活動安裝有定位板(10),所述放置臺(3)的下端表面靠近定位板(10)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推桿電機(11),所述推桿電機(11)的伸縮軸端與定位板(10)固定連接,所述操作臺(2)的一側安裝有出料板(12),所述出料板(12)的兩側安裝有擋板(13),所述安裝架(1)的一側安裝有控制臺(14),所述控制臺(14)分別與第一氣缸(6)、第二氣缸(8)、推桿電機(11)之間電性連接,所述操作臺(2)遠離第二氣缸(8)的一側通過安裝座安裝有第三氣缸(15),所述第三氣缸(15)的伸縮軸端安裝有切邊磨具(16)、吹塵風扇(17),所述第三氣缸(15)、切邊磨具(16)、吹塵風扇(17)與控制臺(14)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鍛件切邊自動出料設備,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建俊,沈利元,薛蓮,丁磊,姜同召,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豪樂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