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吊牌穿繩裝置,包括底座、限位卡座、支撐桿和穿繩軸,所述限位卡座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支撐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穿繩軸設置在所述支撐桿遠離所述底座的頂端,所述穿繩軸中設有貫穿其兩端的藏繩通孔,所述限位卡座的側面均設置有穿繩孔,所述穿繩孔的軸線與設置在所述限位卡座內的吊牌的吊牌孔的軸線為同一直線,所述穿繩孔的軸線與所述穿繩軸的軸線為同一直線,所述穿繩軸的直徑小于所述穿繩孔的直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吊牌穿繩效率低的問題。低的問題。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吊牌穿繩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紡織
,特別涉及一種吊牌穿繩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目前,我國的制衣業一般以小規模作坊加工為主,出廠前需要為成品打上不同的吊牌標簽。由于行業現狀,目前吊牌穿繩是通過人工穿繩來完成的。但由于吊牌數量、吊繩粗細、吊牌孔是否完好、吊牌孔大小等因素,會導致工人在進行吊牌穿繩作業時效率低下。
[0003]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吊牌穿繩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吊牌穿繩效率低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吊牌穿繩裝置,包括底座、限位卡座、支撐桿和穿繩軸,所述限位卡座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支撐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穿繩軸設置在所述支撐桿遠離所述底座的頂端,所述穿繩軸中設有貫穿其兩端的藏繩通孔,所述限位卡座的側面均設置有穿繩孔,所述穿繩孔的軸線與設置在所述限位卡座內的吊牌的吊牌孔的軸線為同一直線,所述穿繩孔的軸線與所述穿繩軸的軸線為同一直線,所述穿繩軸的直徑小于所述穿繩孔的直徑。
[0006]可選地,所述穿繩軸的上側面開設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與所述藏繩通孔相連通,所述放置口滑動連接有放置蓋板,所述穿繩軸的下側面開設有下落口,所述下落口與所述藏繩通孔相連通,所述下落口滑動連接有下落蓋板。
[0007]可選地,所述穿繩軸遠離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呈“V”型。
[0008]可選地,所述吊牌穿繩裝置還包括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連接于所述支撐桿,所述移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桿以控制所述穿繩軸穿過所述穿繩孔。
[0009]可選地,所述底座表面開設有位于所述支撐桿與所述限位卡座之間的移動槽,所述所述移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桿沿所述移動槽進行移動。
[0010]可選地,所述移動機構包括驅動設備和設置于所述底座下的絲杠組件,部分所述絲杠組件中的螺桿位于所述移動槽的下方,所述驅動設備連接于所述螺桿的一端,所述支撐桿的底端固定連接于所述絲杠組件中的螺母。
[0011]可選地,所述移動槽與所述限位卡座相鄰的一端設置有限位塊。
[0012]可選地,所述吊牌穿繩裝置包括多個限位卡座,多個所述限位卡座平行設置,多個所述限位卡座的穿繩孔的中心點均位于同一直線上。
[0013]可選地,所述限位卡座的底部設有多個調節塊,所述調節塊用于調節所述限位卡座的深度。
[0014]本技術技術方案通過在底座上方固定設置限位卡座、滑動設置支撐桿,在支
撐桿遠離底座的頂端設置穿繩軸,在穿繩軸中設置貫穿其兩端的藏繩通孔,在限位卡座的側面均設置穿繩孔,并且使得穿繩孔的軸線與設置在限位卡座內的吊牌的吊牌孔的軸線為同一直線,使得穿繩孔的軸線與穿繩軸的軸線為同一直線,以及使得穿繩軸的直徑小于穿繩孔的直徑,如此設置,將吊繩放置在藏繩通孔中,將吊牌防置在限位卡座中,控制支撐桿移動,以帶動穿繩軸依次穿過限位卡座一側的穿繩孔、吊牌孔、限位卡座另一側的穿繩孔,工人捏住吊繩的一端,控制支撐桿移動,以帶動穿繩軸退回至原位,完成吊牌穿繩作業,不受吊牌數量、吊繩粗細、吊牌孔是否完好、吊牌孔大小等因素的影響,提高了吊牌穿繩作業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技術吊牌穿繩裝置一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吊牌穿繩裝置一實施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穿繩軸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號說明:
[0020]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0吊牌穿繩裝置10支撐桿20穿繩軸21藏繩通孔22放置口23放置蓋板24第一滑動槽25第一滑動條26下落口27下落蓋板28第二滑動條29第二滑動槽30限位卡座31穿繩孔32調節塊40移動槽50限位塊60底座71螺母72螺桿73驅動電機
??
[0021]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需要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
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24]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5]另外,在本技術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現的“和/或”的含義為,包括三個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時滿足的方案。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6]本技術提出一種吊牌穿繩裝置100。
[0027]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技術方案提出的吊牌穿繩裝置100包括底座60、限位卡座30、支撐桿10和穿繩軸20,限位卡座30固定設置在底座60上方,支撐桿10滑動設置在底座60上方,穿繩軸20設置在支撐桿10遠離底座60的頂端,穿繩軸20中設有貫穿其兩端的藏繩通孔21,限位卡座30的側面均設置有穿繩孔31,穿繩孔31的軸線與設置在限位卡座30內的吊牌的吊牌孔的軸線為同一直線,穿繩孔31的軸線與穿繩軸20的軸線為同一直線,穿繩軸20的直徑小于穿繩孔31的直徑。
[0028]本技術技術方案通過在底座60上方固定設置限位卡座30、滑動設置支撐桿10,在支撐桿10遠離底座6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吊牌穿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限位卡座、支撐桿和穿繩軸,所述限位卡座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支撐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穿繩軸設置在所述支撐桿遠離所述底座的頂端,所述穿繩軸中設有貫穿其兩端的藏繩通孔,所述限位卡座的側面均設置有穿繩孔,所述穿繩孔的軸線與設置在所述限位卡座內的吊牌的吊牌孔的軸線為同一直線,所述穿繩孔的軸線與所述穿繩軸的軸線為同一直線,所述穿繩軸的直徑小于所述穿繩孔的直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牌穿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繩軸的上側面開設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與所述藏繩通孔相連通,所述放置口滑動連接有放置蓋板,所述穿繩軸的下側面開設有下落口,所述下落口與所述藏繩通孔相連通,所述下落口滑動連接有下落蓋板。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吊牌穿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繩軸遠離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呈“V”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牌穿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牌穿繩裝置還包括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連接于所述支撐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龍松,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星澤時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