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公開了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包括運料線,及分別設置于運料線兩端的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運料線上方設有龍門框架,龍門框架上設有取料機械手軌道,取料機械手軌道下方設有取料機械夾爪,運料線一側設有檢測模組,下料工位一側設有上蓋組件,上蓋組件包括與取料機械手軌道下方垂直交錯設置的下料檢測軌道,及設置于下料檢測軌道上的氣動滑塊,氣動滑塊一側連接有真空吸筆,氣動滑塊底部設有下料檢測鏡頭,下料工位一側設有載有料盤蓋板的蓋板裝料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攝像頭檢測設備不具備下料前自動上蓋功能的問題。題。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
[0001]本技術技術方案涉及攝像頭模組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
技術介紹
[0002]手機攝像頭由鏡頭、濾光片、音圈馬達、感光芯片以及集成電路這幾個部分構成。攝像頭模組是一個光、機、電、軟硬件集成的復雜系統,制作工藝中對各工段的配合和技術掌握有較高要求。在目前進行攝像頭模組的加工工序中,需要進行對攝像頭模組的測試,在測試后,若是附帶蓋板的料盤,則需要進行對料盤中攝像頭模組的封蓋。目前使用的方法是人工上蓋后在下料,或者下料后由單獨的上蓋設備進行自動上蓋。人工上蓋受到工人熟練程度及責任心的影響,效率低下,且質量參差不齊,而采用單獨的上蓋機構則會占用過多空間。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種可以在下料前期對攝像頭模組進行全自動上蓋操作的上蓋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技術方案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攝像頭檢測設備不具備下料前自動上蓋功能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包括運料線,及分別設置于運料線兩端的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運料線上方設有龍門框架,龍門框架上設有取料機械手軌道,取料機械手軌道下方設有取料機械夾爪,
[0005]運料線一側設有檢測模組,下料工位一側設有上蓋組件,
[0006]上蓋組件包括與取料機械手軌道下方垂直交錯設置的下料檢測軌道,及設置于下料檢測軌道上的氣動滑塊,氣動滑塊一側連接有真空吸筆,氣動滑塊底部設有下料檢測鏡頭,下料工位一側設有載有料盤蓋板的蓋板裝料位。
[0007]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下料工位包括NG下料堆垛,及設置于NG下料堆垛一側的OK下料堆垛,OK下料堆垛靠近蓋板裝料位一側設置。
[0008]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蓋板裝料位為升降式堆垛結構。
[0009]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檢測模組為轉盤式檢測結構。
[0010]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上料工位為雙排進料機構。
[0011]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龍門框架與取料機械手軌道通過焊接連接。
[0012]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檢測工位上設置的檢測鏡頭至少為6個。
[0013]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真空吸筆并排設置數量至少為4組。
[0014]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術技術方案提出的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通過設置的全自動化的上蓋機構,實現在下料之前就能對攝像頭模組進行上蓋,不僅可實現全自動無人工參與,上蓋質量及效率較高,且由于是集成在檢測工序后端,因此無需額外單獨的
上蓋機構,大大節省了設備空間占用。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技術方案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技術技術方案中的檢測模組、上、下料工位及其他各部件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產品頂部視角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技術方案中的上蓋組件及下料檢測軌道和取料機械夾爪設置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技術方案中的上蓋組件部分結構放大后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技術方案中的蓋板裝料位及蓋板料盤設置示意圖。
[0022]【主要部件/組件附圖標記說明表】
[0023][0024]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技術技術方案的目的、技術技術方案的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將結合本技術技術方案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實施例中的技術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6]基于本技術技術方案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
[0027]需要說明,本技術技術方案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左、右、前、后
……
)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狀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28]在本技術技術方案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
[0029]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30]在本技術技術方案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成型;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技術方案中的具體含義。
[0031]另外,本技術技術方案中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術技術方案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0032]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例如下:
[0033]請參閱附圖1
?
圖5,
[0034]工作時,運料線1接收從上料工位11的來料,在運往下料工位12時,先通過取料機械夾爪15夾取后送往檢測模組14,通過檢測模組14進行檢測。檢測后,再隨著運料線1運往下料工位12,NG料直接進入NG下料堆垛121,OK料則繼續向下料工位12移動。同時,單獨設置于一側的蓋板裝料位20將蓋板料盤25放出,真空吸筆22則吸取蓋板,并通過氣動滑塊21將蓋板移至OK料盤上的各模組對應處,最后下行,將蓋板蓋住。最后繼續流向OK下料堆垛120。
[0035]本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
[0036]上蓋組件2中的下料檢測鏡頭23用于吸取蓋板及放置蓋板的準確對齊及檢測。也具備對OK料實行最后一次檢測的作用。下料檢測鏡頭23與真空吸筆22隨著氣動滑塊21在下料檢測軌道24上來回往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運料線,及分別設置于所述運料線兩端的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運料線上方設有龍門框架,所述龍門框架上設有取料機械手軌道,所述取料機械手軌道下方設有取料機械夾爪,所述運料線一側設有檢測模組,所述下料工位一側設有上蓋組件,所述上蓋組件包括與所述取料機械手軌道下方垂直交錯設置的下料檢測軌道,及設置于所述下料檢測軌道上的氣動滑塊,所述氣動滑塊一側連接有真空吸筆,所述氣動滑塊底部設有下料檢測鏡頭,所述下料工位一側設有載有料盤蓋板的蓋板裝料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攝像頭模組加工的剪切機自動上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位包括NG下料堆垛,及設置于所述NG下料堆垛一側的OK下料堆垛,所述OK下料堆垛靠近所述蓋板裝料位一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久林,殷俊瀟,萬晨雯,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眼千里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