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箱體支撐結構及施工建筑,涉及于施工建筑技術領域。箱體支撐結構包括有筏板基礎、預埋件、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預埋件設置有多個;第一支撐件設置有多個;第一支撐件包括有第一鋼管和第一頂板,第一頂板設置于第一鋼管的上端,第一鋼管的下端與預埋件一一焊接;第一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承載箱體的第一承載面;第二支撐件設置有多個;第二支撐件包括有第二鋼管和第二頂板,第二頂板的底端與第二鋼管的上端連接,第二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承載箱體的第二承載面,第一承載面和第二承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支撐件可移動地設置于筏板基礎的頂端。放置和取走第二支撐件所需要的時間較短,以縮短施工周期。期。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箱體支撐結構及施工建筑
[0001]本技術涉及于施工建筑
,特別涉及一種箱體支撐結構及施工建筑。
技術介紹
[0002]傳統的模塊箱體模式項目的支撐立柱結構形式通常為混凝土結構柱墩,混凝土結構柱墩形成通常需要先綁扎鋼筋后支模板,再使用混凝土澆筑形成,而后還需要等待混凝土結構柱墩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通過使用多個混凝土結構柱墩能夠支撐箱體模式項目的多個箱體。
[0003]混凝土結構柱墩所需要的數量會根據箱體的重量而改變,由于箱體的材質和箱體所需要容納的物品不同,不同的箱體重量大小不同,當需要使用混凝土結構柱墩支撐一些重量較輕的箱體時,所需要澆筑的混凝土結構柱墩的數量較少,然而在模塊箱體項目的使用過程中,會根據現場需求原因更換箱體,當更換后的箱體重量較重時,為了保證支撐重量較重的箱體的穩定性,還需要再澆筑混凝土結構柱墩以增加混凝土結構柱墩的數量,但由于混凝土的澆筑過程較為繁瑣,會導致施工周期較長,并且混凝土結構柱墩難以回收,導致施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箱體支撐結構,其能夠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0005]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箱體支撐結構的施工建筑。
[0006]根據本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箱體支撐結構,包括:筏板基礎;預埋件,所述預埋件設置有多個;所述預埋件預埋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上;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支撐件包括有第一鋼管和第一頂板,所述第一頂板設置于所述第一鋼管的上端,所述第一鋼管的下端與所述預埋件一一焊接;所述第一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承載箱體的第一承載面;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二支撐件包括有第二鋼管和第二頂板,所述第二頂板的底端與所述第二鋼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承載箱體的第二承載面,所述第一承載面和所述第二承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撐件的下端設置有用于與筏板基礎抵接的連接面,所述第二支撐件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的頂端。
[0007]根據本技術的箱體支撐結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預埋件預埋于筏板基礎上,以固定預埋件的位置,第一鋼管的下端與預埋件焊接,以固定第一支撐件的位置,避免第一支撐件移動或傾倒;第一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一承載面,第二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承載面,第一承載面和第二承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將箱體放置在第一承載面和第二承載面上,使得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能夠共同支撐箱體;第二支撐件的下端設置有連接面,第二支撐件放置在筏板基礎上,并且由于第二支撐件是可以通過連接面與筏板基礎抵接,使得第二支撐件可以在筏板基礎上自由移動位置,因此,根據該箱體支撐結構所
需要支撐的箱體的重量,可以直接將多個第二支撐件放置在筏板基礎上以增加第二支撐件的數量,也可以直接從筏板基礎上取下以減少第二支撐件的數量,放置和取走第二支撐件所需要的時間較短,以縮短施工周期,可以滿足快速施工的需求,并且,第一支撐件可以通過氣割回收,而第二支撐件則可以直接取走,能夠較為方便的回收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降低施工成本。
[0008]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預埋件包括有預埋筋和第一底板,所述預埋筋預埋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內,所述第一底板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的頂端,所述第一底板的頂端與所述第一鋼管的下端焊接。
[0009]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件還包括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頂端與所述第二鋼管的下端連接,所述連接面設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底端。
[0010]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鋼管與所述第一頂板焊接,所述第二鋼管分別與所述第二頂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焊接。
[0011]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鋼管和所述第二鋼管均為直圓管,所述第一鋼管的圓心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載面,所述第二鋼管的圓心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二承載面。
[0012]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底板的頂端面與所述第二底板的頂端面共面設置,所述第一頂板的底端面與所述第二頂板的底端面共面設置。
[0013]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實施例的施工建筑,包括若干本申請上述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箱體支撐結構。
[0014]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施工建筑,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采用上述的箱體支撐結構,預埋件預埋于筏板基礎上,以固定預埋件的位置,第一鋼管的下端與預埋件焊接,以固定第一支撐件的位置,避免第一支撐件移動或傾倒;第一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一承載面,第二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承載面,第一承載面和第二承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將箱體放置在第一承載面和第二承載面上,使得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能夠共同支撐箱體;第二支撐件的下端設置有連接面,第二支撐件放置在筏板基礎上,并且由于第二支撐件是通過連接面與筏板基礎抵接,使得第二支撐件可以在筏板基礎上自由移動位置,因此,根據該箱體支撐結構所需要支撐的箱體的重量,可以直接將多個第二支撐件放置在筏板基礎上以增加第二支撐件的數量,也可以直接從筏板基礎上取下以減少第二支撐件的數量,放置和取走第二支撐件所需要的時間較短,以縮短施工周期,可以滿足快速施工的需求,并且,第一支撐件可以通過氣割回收,而第二支撐件則可以直接取走,能夠較為方便的回收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降低施工成本。
[0015]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有箱體,所述箱體為方體,所述預埋件設置有四個且分別設置于所述箱體四個角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撐件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第一支撐件的所述第一頂板均與所述箱體底端面焊接,所述第二支撐件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二支撐件的所述第二頂板均與所述箱體的底端面連接。
[0016]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有箱體模塊,所述箱體模塊由若干排列設置的箱體組成;多個所述預埋件設置于所述箱體模塊的下方,且環繞所述箱體模塊的外側設置,多個所述第一支撐件的所述第一頂板與所述箱體底端面焊接;多個所述第二支撐件的所述第二頂板均與所述箱體的底端面連接。
[0017]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18]本技術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圖1為本技術的箱體支撐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的箱體支撐結構的第一支撐件和預埋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的箱體支撐結構的第二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的箱體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
[0024]箱體10;第一支撐件100;第一鋼管110;第一頂板120;第一承載面121;第二支撐件200;第二鋼管210;第二頂板220;第二承載面221;第二底板230;預埋件300;第一底板310;預埋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箱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基礎;預埋件,所述預埋件設置有多個;所述預埋件預埋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上;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支撐件包括有第一鋼管和第一頂板,所述第一頂板設置于所述第一鋼管的上端,所述第一鋼管的下端與所述預埋件一一焊接;所述第一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承載箱體的第一承載面;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二支撐件包括有第二鋼管和第二頂板,所述第二頂板的底端與所述第二鋼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頂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承載箱體的第二承載面,所述第一承載面和所述第二承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撐件的下端設置有用于與筏板基礎抵接的連接面,所述第二支撐件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的頂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件包括有預埋筋和第一底板,所述預埋筋預埋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內,所述第一底板設置于所述筏板基礎的頂端,所述第一底板的頂端與所述第一鋼管的下端焊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箱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件還包括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頂端與所述第二鋼管的下端連接,所述連接面設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底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箱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管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輝,鐘紅春,王小海,黃敏,徐坤,鄧宇國,徐聰,嚴仍景,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