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包括發動機油管本體、子油管組件板、凹槽頭、第一全氟橡膠層、凸槽頭、第二全氟橡膠層、橡膠組件、外側螺紋和束縛筒,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內部設置有子油管組件板,所述子油管組件板一側開設有凹槽頭,所述凹槽頭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所述子油管組件板另一側設置有凸槽頭,所述凸槽頭外表面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技術效果在于,發動機油管本體、子油管組件板、第一全氟橡膠層、外側螺紋和束縛筒;優點在于,實現了分段式結構,不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破裂將損壞的子油管組件板進行更換即可,耗費資源小,具有可拆性,便于清洗,性價比較高,后期維護較低的優點。后期維護較低的優點。后期維護較低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
[0001]本技術涉及發動機油管
,具體涉及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
技術介紹
[0002]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是一種分段式結構,不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破裂將損壞的子油管組件板進行更換即可,耗費資源小,具有可拆性,便于清洗,性價比較高,后期維護較低。
[0003]現有的發動機油管,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整體更換發動機油管耗費資源,例如公告號CN201922140085.4公開的一種防破裂的發動機油管,包括油管本體,所述油管本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相連通的安裝管,所述安裝管的頂部套設有與螺紋連接的油管蓋,所述油管本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固定管。該技術,通過連接構件進行固定,從而對油管本體進行防護,在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對海綿保溫層進行固定,且半圓防護管的外側安裝有金屬編織片,對半圓防護管起到耐磨防護作用,增加了裝置的耐用性,且在夏天天氣較熱時,可脫離半圓防護管與海綿保溫層,使油管本體具有散熱效果,進而使發動機油管達到油管的防破裂效果相對較好,從而降低了油管發生破裂對汽車造成的隱患的優勢。
[0004]因此,專利技術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來解決上述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整體更換發動機油管耗費資源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以解決技術中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整體更換發動機油管耗費資源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包括發動機油管本體、子油管組件板、凹槽頭、第一全氟橡膠層、凸槽頭、第二全氟橡膠層、橡膠組件、外側螺紋和束縛筒,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內部設置有子油管組件板,所述子油管組件板一側開設有凹槽頭,所述凹槽頭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所述子油管組件板另一側設置有凸槽頭,所述凸槽頭外表面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所述子油管組件板外表面開設有外側螺紋,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外表面設置有束縛筒,所述束縛筒內部開設有內側螺紋槽,解決了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整體更換發動機油管耗費資源的問題。
[0007]優選的,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外表面設置有橡膠組件,所述橡膠組件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所述橡膠組件內部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橡膠組件為第一全氟橡膠層和第二全氟橡膠層相接的部分。
[0008]優選的,所述子油管組件板設置有六個,六個所述子油管組件板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所述子油管組件板為旋轉連接,六個子油管組件板組成發動機油管本體。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全氟橡膠層設置有六個,六個所述第一全氟橡膠層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所述第一全氟橡膠層對稱,第一全氟橡膠層具有性能較好,長期工作溫度
?
39~288攝氏度,短期可達315攝氏度,化學穩定性較好,具有較好的密封性。
[0010]優選的,所述第二全氟橡膠層設置有六個,六個所述第二全氟橡膠層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所述第二全氟橡膠層對稱,第二全氟橡膠層具有性能較好,長期工作溫度
?
39~288攝氏度,短期可達315攝氏度,化學穩定性較好,具有較好的密封性。
[0011]優選的,所述橡膠組件設置有六個,六個所述橡膠組件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所述橡膠組件對稱,橡膠組件為第一全氟橡膠層和第二全氟橡膠層相接的部分,通過束縛筒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0012]優選的,所述外側螺紋位于同一個子油管組件板外表面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外側螺紋平行,外側螺紋便于與束縛筒的內側螺紋槽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束縛筒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束縛筒平行,束縛筒對發動機油管本體具有施加作用,使子油管組件板、第一全氟橡膠層和第二全氟橡膠層更加密封在一起。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技術效果在于,發動機油管本體、子油管組件板、第一全氟橡膠層、外側螺紋和束縛筒;優點在于,實現了分段式結構,不懼怕發動機油管的破裂,破裂將損壞的子油管組件板進行更換即可,耗費資源小,具有可拆性,便于清洗,性價比較高,后期維護較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發動機油管本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外側螺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發動機油管本體的俯視圖;
[0018]圖4為本技術子油管組件板的俯視圖;
[0019]圖5為本技術束縛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說明:
[0021]1、發動機油管本體;2、子油管組件板;3、凹槽頭;4、第一全氟橡膠層;5、凸槽頭;6、第二全氟橡膠層;7、橡膠組件;8、外側螺紋;9、束縛筒;10、內側螺紋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23]本技術提供了如圖1
?
4所示的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包括發動機油管本體1、子油管組件板2、凹槽頭3、第一全氟橡膠層4、凸槽頭5、第二全氟橡膠層6、橡膠組件7、外側螺紋8和束縛筒9,發動機油管本體1內部設置有子油管組件板2,子油管組件板2一側開設有凹槽頭3,凹槽頭3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4,子油管組件板2另一側設置有凸槽頭5,凸槽頭5外表面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6,子油管組件板2外表面開設有外側螺紋8,發動機油管本體1外表面設置有束縛筒9,束縛筒9內部開設有內側螺紋槽10。
[0024]發動機油管本體1外表面設置有橡膠組件7,橡膠組件7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4,橡膠組件7內部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6,子油管組件板2設置有六個,六個子油管組件板2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子油管組件板2為旋轉連接,第一全氟橡膠層4設置有六個,六個第一全氟橡膠層4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第一全氟橡膠層4對稱,第二全氟橡膠層6設置有六個,六個第二全氟橡膠層6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第二全氟橡膠層6對稱,橡膠組件7設置有
六個,六個橡膠組件7以軸心線為中心,六個橡膠組件7對稱,外側螺紋8位于同一個子油管組件板2外表面設置有兩個,兩個外側螺紋8平行,束縛筒9設置有兩個,兩個束縛筒9平行。
[0025]本實用工作原理:
[0026]參照說明書附圖1
?
4,在使用本裝置時,發動機油管本體1內部有六個子油管組件板2,六個子油管組件板2其中一個損壞時,可以通過束縛筒9拆開,更換對應的子油管組件板2,第一全氟橡膠層4和第二全氟橡膠層6性能較好,長期工作溫度
?
39~288攝氏度,短期可達315攝氏度,化學穩定性較好,具有較好的密封性,可滿足發動機油管的使用環境,通過六個子油管組件板2的外側螺紋8與束縛筒9的內側螺紋槽10連接,使子油管組件板2與第一全氟橡膠層4和第二全氟橡膠層6緊密的貼合在一起,全氟橡膠本身用于密封圈,具有較好的密封性,避免發動機油管本體1內部輸送的液體流出,如圖3和圖4,子油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包括發動機油管本體(1)、子油管組件板(2)、凹槽頭(3)、第一全氟橡膠層(4)、凸槽頭(5)、第二全氟橡膠層(6)、橡膠組件(7)、外側螺紋(8)和束縛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1)內部設置有子油管組件板(2),所述子油管組件板(2)一側開設有凹槽頭(3),所述凹槽頭(3)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4),所述子油管組件板(2)另一側設置有凸槽頭(5),所述凸槽頭(5)外表面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6),所述子油管組件板(2)外表面開設有外側螺紋(8),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1)外表面設置有束縛筒(9),所述束縛筒(9)內部開設有內側螺紋槽(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油管本體(1)外表面設置有橡膠組件(7),所述橡膠組件(7)內部設置有第一全氟橡膠層(4),所述橡膠組件(7)內部設置有第二全氟橡膠層(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段式發動機油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油管組件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阮義偉,唐永,唐雪梅,朱鵬,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博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