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及裝置,涉及人機交互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內圖像信息,根據所述車內圖像信息識別用戶的動作,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有其他乘客,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可以避免用戶的私密動作暴露給車內其他乘客,提高了用戶使用3D交互系統的體驗感。提高了用戶使用3D交互系統的體驗感。提高了用戶使用3D交互系統的體驗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及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人機交互
,尤其涉及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目前,車輛上可以建立3D交互系統,系統內設有與乘客相關聯的VPA(虛擬人物)形象,為增加3D交互系統的娛樂性及代入感,VPA形象會模仿用戶(如車主或駕駛員)的動作,主要是手部和頭部的動作。VPA形象一般會完全模仿用戶的動作,這樣在車內有其他乘客存在時,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VPA形象會將用戶的私密行為暴露給其他乘客,使用戶處于尷尬境地,降低了用戶使用3D交互系統的體驗感。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通過提供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及裝置,解決了如何避免用戶私密動作暴露給其他乘客的技術問題。
[0004]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包括:
[0006]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內圖像信息;
[0007]根據所述車內圖像信息識別用戶的動作;
[0008]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
[0009]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有其他乘客,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
[0010]優選的,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包括:
[0011]判斷是否識別到用戶的手部;
[0012]若未識別到用戶的手部,則判斷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
[0013]優選的,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包括:
[0014]確定用戶的手部位置;
[0015]若用戶的手部處于用戶的腰部以下位置或用戶的私密部位,則判斷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
[0016]優選的,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之后,還包括:
[0017]若用戶的動作非私密動作,則控制所述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
[0018]優選的,判斷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之后,還包括:
[0019]若車內無其他乘客,則控制所述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
[0020]優選的,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和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之后,還包括:
[0021]若用戶的動作非私密動作和/或車內無其他乘客,則控制所述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
[0022]優選的,判斷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包括:
[0023]根據所述車內圖像信息判斷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
[0024]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25]一種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裝置,包括:
[0026]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內圖像信息;
[0027]識別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車內圖像信息識別用戶的動作;
[0028]判斷模塊,用于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
[0029]控制模塊,用于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有其他乘客,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
[0030]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31]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上述任一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
[0032]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33]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任一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
[0034]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35]本專利技術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內圖像信息,根據所述車內圖像信息識別用戶的動作,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有其他乘客,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可以避免用戶的私密動作暴露給車內其他乘客,提高了用戶使用3D交互系統的體驗感。
附圖說明
[003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7]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駕駛員的坐姿示意圖;
[0038]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39]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圖;
[0040]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圖;
[0041]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通過提供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及裝置,解決了如何避免用戶私密動作暴露給其他乘客的技術問題。
[0043]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0044]一般的,車內可能會有多個攝像頭,如主駕前方的攝像頭、副駕前方的攝像頭、后座攝像頭、踏板處攝像頭等,本實施例以車內攝像頭可以檢測到車內所有位置的圖像信息為例進行說明。當然,攝像頭無法檢測到用戶身體被遮擋的部位,如臀部與座椅座位的接觸部位、背部與座椅靠背的接觸部位、腳掌與踏板的接觸部位、手與檔位桿的接觸部位等,如
圖1所示。
[0045]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0046]步驟S10,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內圖像信息;
[0047]步驟S20,根據車內圖像信息識別用戶的動作;
[0048]步驟S31,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
[0049]步驟S32,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
[0050]步驟S33,若用戶的動作非私密動作,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
[0051]本實施例的用戶可以為車內的任何乘客,用戶為車主或駕駛員居多。步驟S20中,可以利用現有的圖像識別技術識別用戶的動作,這里不作介紹。用戶的動作可以分為對車輛的控制動作和自身動作,部分自身動作為私密動作。對于圖2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可以模仿全部控制動作及除私密動作以外的大部分自身動作,而不會使用戶的私密動作暴露給其他乘客。
[0052]可以理解的是,圖2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在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時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可以避免用戶的私密動作暴露給車內其他乘客,提高了用戶使用3D交互系統的體驗感。而在用戶的動作非私密動作時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可以保證虛擬人物形象與用戶的同步動作,增加3D交互系統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內圖像信息;根據所述車內圖像信息識別用戶的動作;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若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和/或車內有其他乘客,則控制車載3D交互系統內的虛擬人物形象停止模仿用戶的動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包括:判斷是否識別到用戶的手部;若未識別到用戶的手部,則判斷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包括:確定用戶的手部位置;若用戶的手部處于用戶的腰部以下位置或用戶的私密部位,則判斷用戶的動作為私密動作。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私密動作之后,還包括:若用戶的動作非私密動作,則控制所述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車內是否有其他乘客之后,還包括:若車內無其他乘客,則控制所述虛擬人物形象模仿用戶的動作。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3D交互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夢潔,馬鈺嘉,吳建,
申請(專利權)人: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