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裝配式建筑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及其制備方法,且所述制備方法通過如下步驟制備該疊合板的預制底板:分別制備預應力絞線、鋼筋網片和鋼筋桁架;通過可拆卸的扣件將所述預應力絞線固定于鋼筋網片的下側;通過鐵扎絲將鋼筋桁架固定于鋼筋網片上側,獲得加強結構;制備混合有BFRP絞聯纖維的增強型混凝土原料;將所述加強結構置于澆筑模具內,并向所述澆筑模具內澆筑所述增強型混凝土原料、振搗成型、獲得半成品底板,且所述扣件位于所述半成品底板的外側;表面拉毛并養護所述半成品底板,養護至脫模齡期時按普通現澆混凝土的脫模方式脫去澆筑模具,拆除所述扣件,獲得成品底板。獲得成品底板。獲得成品底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裝配式建筑
,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發展裝配式建筑,預制疊合板是目前裝配式建筑中使用的最為廣泛的預制構件。疊合板是以預制鋼筋混凝土底板為現澆混凝土層的底板,在使用階段將預制底板和現澆混凝土層組合成一體化的樓板。相對于現澆樓板,疊合板的施工速度塊;相對于純預制樓板,疊合板整體性能好,因此疊合板兼具了現澆樓板和純預制樓板的雙重優點。然而大部分疊合板的預制底板的厚度僅為60mm,其剛度和承載能力在完成疊合層的澆筑前都屬于半成品,所以其在生產、起吊、運輸和安裝等過程中都存在易產生裂縫的風險,裂縫問題也成為了預制疊合板的質量通病。
[0003]近年來,我國開始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將其運用到建筑工程中,超高性能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所用材料完全不同,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大幅度提高,有學者提出將其運用到疊合板構件中,此做法雖可以提高疊合板的開裂荷載,但是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利用率極低(運用到實際結構中僅發揮了10%不到的抗壓強度),不僅構件造價極高,而且混凝土強度利用率極低,性價比很低。
[0004]綜上可以看出,裂縫問題是預制疊合板底板構件亟需解決的問題,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雖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開裂強度,但混凝土抗壓強度利用率極低,性價比極低,不提倡使用。因此,尋求一種技術來解決預制疊合板底板構件的裂縫問題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鑒于此,為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所提出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及其制備方法。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制備方法,該疊合板包括預制底板以及現場澆筑于所述預制底板上的澆筑層,且該制備方法通過如下步驟制備該疊合板的預制底板:
[0008]分別制備預應力絞線、鋼筋網片和鋼筋桁架;
[0009]通過可拆卸的扣件將所述預應力絞線固定于鋼筋網片的下側,以形成預應力絞線網片;
[0010]通過鐵扎絲將鋼筋桁架固定于鋼筋網片上側,獲得加強結構;
[0011]制備混合有BFRP絞聯纖維的增強型混凝土原料;
[0012]將所述加強結構置于澆筑模具內,并向所述澆筑模具內澆筑所述增強型混凝土原料、振搗成型、獲得半成品底板,且所述扣件位于所述半成品底板的外側;
[0013]表面拉毛并養護所述半成品底板,養護至脫模齡期時按普通現澆混凝土的脫模方
式脫去澆筑模具,拆除所述扣件,獲得成品底板。
[0014]優選的,還包括制備預應力絞線的步驟:
[0015]復合增強纖維的無捻粗紗經擠壓、加膠固化后制成復合絞線;
[0016]沿所述復合絞線自身的長度方向拉伸該復合絞線、以向該復合絞線施加預應力,獲得預應力絞線。
[0017]優選的,所述復合增強纖維至少包括芳綸纖維、玄武巖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中的一種。
[0018]優選的,所述鋼筋網片包括一體成型的橫向鋼筋和縱向鋼筋,且橫向鋼筋和/或縱向鋼筋的端部可延伸至所述成品底板的外部。
[0019]優選的,所述鋼筋桁架由上架、腹桿與下架焊接形成。
[0020]優選的,還包括制備BFRP絞聯纖維的步驟:將多根BFRP無捻粗紗短切纖維纏繞為纖維束,浸膠固化,獲得BFRP絞聯纖維。其中,所述BFRP絞聯纖維的質量占所述增強型混凝土原料的總質量的0.3%。
[0021]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該疊合板包括由上述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預制底板以及現場澆筑于所述預制底板上的澆筑層,且該預制底板包括:
[0022]混凝土基板;
[0023]以及預埋于所述混凝土基板內的加強結構,且所述加強結構包括依次配合的預應力絞線網片、鋼筋網片和鋼筋桁架;
[0024]其中
[0025]所述預應力絞線網片與鋼筋網片通過扣件可拆卸連接;
[0026]所述鋼筋網片與鋼筋桁架通過鐵扎絲固定連接。
[0027]優選的,所述混凝土基板中包括質量為0.3%的BFRP絞聯纖維,且所述BFRP絞聯纖維為多根BFRP無捻粗紗短切纖維纏繞而成的纖維束。
[0028]優選的,所述預應力絞線網片包括沿自身長度方向被拉伸施加預應力的橫向絞線和縱向絞線,且所述橫向絞線和縱向絞線均為復合增強纖維的無捻粗紗,所述復合增強纖維至少包括芳綸纖維、玄武巖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中的一種。
[0029]優選的,所述鋼筋網片包括一體成型的橫向鋼筋和縱向鋼筋,且橫向鋼筋和/或縱向鋼筋的端部可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板的外部。
[0030]優選的,所述鋼筋桁架的成型材料為HRB400,且所述鋼筋桁架包括依次焊接的上架、腹桿與下架。
[0031]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其一:通過鋼筋網片及鋼筋桁架形成結構預埋加強,且在鋼筋網片下側固定交錯成網的預應力絞線,以此使得成品底板形成為一施加預應力的增強型底板,從而大幅提高整體底板可承載荷載與抗開裂能力;
[0033]其二:向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BFRP絞聯纖維,BFRP絞聯纖維為多根BFRP無捻粗紗短切纖維纏繞而成的纖維束,具有韌性優良且抗拉強度高的特性,以此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開裂能力。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制備的疊合板的預制底板的側視圖;
[0035]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制備的疊合板的雙向預制底板的俯視圖;
[0036]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制備的疊合板的單向預制底板的俯視圖;
[0037]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預應力絞線網片與鋼筋網片配合的仰視圖;
[0038]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鋼筋網片的俯視圖;
[0039]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鋼筋桁架的側視圖;
[0040]圖7為本專利技術中BFRP絞聯纖維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中:1
?
預制底板、2
?
混凝土基板、3
?
鋼筋網片、4
?
預應力絞線網片、5
?
扣件、6
?
鋼筋桁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43]在本專利技術中提供了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該疊合板包括圖1
?
圖3所示的預制底板1以及現場澆筑于所述預制底板1上的澆筑層(圖中未示出),具體該預制底板1包括:
[0044]混凝土基板2;
[0045]以及預埋于所述混凝土基板2內的加強結構,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步驟制備該疊合板的預制底板(1):分別制備預應力絞線、鋼筋網片(3)和鋼筋桁架(6);通過可拆卸的扣件(5)將所述預應力絞線固定于鋼筋網片的下側,以形成預應力絞線網片(4);通過鐵扎絲將鋼筋桁架(6)固定于鋼筋網片(3)上側,獲得加強結構;制備混合有BFRP絞聯纖維的增強型混凝土原料;將所述加強結構置于澆筑模具內,并向所述澆筑模具內澆筑所述增強型混凝土原料、振搗成型、獲得半成品底板,且所述扣件(5)位于所述半成品底板的外側;表面拉毛并養護所述半成品底板,養護至脫模齡期時按普通現澆混凝土的脫模方式脫去澆筑模具,拆除所述扣件(5),獲得成品底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制備預應力絞線的步驟:復合增強纖維的無捻粗紗經擠壓、加膠固化后制成復合絞線;沿所述復合絞線自身的長度方向拉伸該復合絞線、以向該復合絞線施加預應力,獲得預應力絞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增強纖維至少包括芳綸纖維、玄武巖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中的一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網片(3)包括一體成型的橫向鋼筋和縱向鋼筋,且橫向鋼筋和/或縱向鋼筋的端部可延伸至所述成品底板的外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桁架(6)由上架、腹桿與下架焊接形成。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預應力絞線的增強型預制疊合板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勤,王濤,季學軍,陳玉彬,張迎春,丁友根,貴季嶸,顏晨,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揚建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