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包括衛浴框架、水電集成墻體、防水體系和后裝件;所述衛浴框架包括墻板、結構柱、多向插接連接件和結構梁,通過沉頭螺釘將各個構件拼裝連接;所述水電集成墻體包括集成管線、設備和墻體框架,集成管線和設備結合墻體框架布置,所述水電集成墻體通過墻體框架前后側的固定側邊與多向插接連接件連接固定在衛浴框架上;所述防水體系由防水底盤和格柵板組成,防水底盤上預留排水口并接入水電集成墻體內的排水管;所述后裝件包括洗漱臺、底板、頂板和防水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集成管線和設備提前集成并設計標準化裝配組件,在滿足衛浴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時可實現快速施工組裝和拆卸維修。的同時可實現快速施工組裝和拆卸維修。的同時可實現快速施工組裝和拆卸維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
[0001]本技術屬于裝配式建筑
,具體涉及一種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
技術介紹
[0002]衛浴間作為一種現代生活的重要功能空間,承載著如廁、淋浴、洗漱等基本功能,日常高使用頻率對其品質有著較高要求;傳統衛浴間在進行施工時需要經歷場地預處理、管線敷設、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等過程、安裝周期長卻且施工作業難度大,對既有安裝環境的影響大,品質不可控;一體式整體衛浴將所有設備集成在一個箱體,憑借高集成度具有施工組裝便捷的優勢,但由于其運輸尺寸大、拆卸維修不易、重復利用率低等問題一直以來在國內難以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具有運輸組裝高效、拆卸維護便捷、重復利用率高以及品質可控等優點。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包括衛浴框架、水電集成墻體、防水體系和后裝件;所述衛浴框架包括墻板、結構柱、多向插接連接件和結構梁,通過沉頭螺釘將各個構件拼裝連接;所述水電集成墻體包括集成管線、設備和墻體框架,集成管線和設備結合墻體框架布置,所述水電集成墻體通過墻體框架前后側的固定側邊與多向插接連接件連接固定在衛浴框架上;所述防水體系由防水底盤和格柵板組成,防水底盤上預留排水口并接入水電集成墻體內的排水管;所述后裝件包括洗漱臺、底板、頂板和防水門。
[0005]進一步,所述多向插接連接件包括U形插接件和連接盒,所述連接盒為方形中空構造,上下側有一面留空,可套在結構柱上;所述連接盒側向三個立面開設方槽,另一個立面開設孔洞并通過沉頭螺釘與內部結構柱連接;所述方槽與U形插接件底端相互咬合形成平整面;所述結構柱上下兩端對應連接盒設置插接柱頭。
[0006]進一步,所述U形插接件的兩個側端和底端均設置孔洞,與連接盒咬合的底端通過沉頭螺釘與結構柱連接,兩個側端插入墻板、結構梁和固定側邊內;所述墻板、結構梁和固定側邊需提前開設條形插接槽;所述沉頭螺釘從墻板、結構梁和固定側邊的側面擰入并貫穿U形插接件的兩個側端;所述U形插接件、連接盒為標準化構件,可通過轉動方向完成與衛浴框架內的墻板、結構柱和結構梁的角接與平接。
[0007]進一步,所述結構梁有四根并設置在衛浴模塊的前側,淋浴間底側的結構梁上設置防水門檻;所述防水門檻內部布置防水底盤的側邊;所述防水門檻具有一定的高度,可阻止淋浴間內生活污水的溢出。
[0008]進一步,所述集成管線包括冷熱給水管、排水管、排風軟管和電路管線,均布置在墻體框架內部;所述設備包括水表、集成浴霸、電箱、淋浴裝置、熱水器、坐便器、馬桶水箱和排風機;所述冷熱給水管和排水管的接口位于墻體框架的下側,電路管線的接口位于墻體
框架的上側。
[0009]進一步,所述水電集成墻體的兩側分別布置馬桶間和淋浴間;所述坐便器布置在馬桶間內,熱水器布置在坐便器上側的熱水器箱內,熱水器箱前側和下側布置燈帶;淋浴裝置布置在淋浴間內;所述水表、集成浴霸、電箱、馬桶水箱和排風機布置在墻體框架內部;所述集成浴霸在淋浴間一側設置豎向暖風口和燈帶,所述馬桶間和淋浴間在墻體框架上均布置室內排風口,所述熱水器箱側面結合墻板布置室外排風口。
[0010]進一步,所述墻體框架上下側貫通,在前后兩側設置固定側邊,與四個結構柱通過多向插接連接件固定,增強墻體框架的結構穩定性;所述墻體框架在馬桶間一側設置條狀檢修口,所述檢修口覆蓋上下水接口和淋浴間的排水口;所述檢修口的位置靠近馬桶水箱和排風機,便于對內部容易損壞和經常需要查看的集成管線和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
[0011]進一步,所述水電集成墻體將集成管線和設備集成,運輸時根據需要可將淋浴裝置的頂部花灑轉動90度或拆下,其余設備和管線均提前組裝完成,現場組裝施工時無需再安裝水電設備,僅需要從水電集成墻體的上側進入供電管線,從水電集成墻體的下側接入給排水接口。
[0012]進一步,水電集成墻體內部的排水管的布置方式不唯一,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當衛浴模塊貫穿樓層上下布置時,內部需設置豎向給排水管道,上下樓層通過套管連接;當衛浴模塊僅單獨布置在某一樓層或戶外時,無需布置豎向排水管道。
[0013]進一步,所述防水體系包括防水底盤和格柵板;所述防水底盤架設在淋浴間的底端,并在靠近水電集成墻體一側對應排水管接口設置側向排水口,防水底盤內部沿排水口設置排水坡度;所述格柵板嵌入在防水底盤的底部,兩者可提前組裝形成整體部件;所述防水底盤結合底部的四個結構柱設置直角返邊,防水底盤的四個側邊均布置在水電集成墻體、墻板和防水門檻內部;所述直角返邊的四個頂角外露在淋浴間內部,結合衛浴框架與水電集成墻體的拼接縫設置豎向防水密封條;所述排水口在完成排水管的連接后安裝墻排地漏,實現同層排水,可減少防水底盤安裝高度,增加衛浴間的實際使用空間。
[0014]進一步,所述后裝件包括洗漱臺、底板、頂板和防水門;所述洗漱臺布置在水電集成墻體的前端;所述水電集成墻體內提前布置上下水管線并在固定側邊上預留洗漱臺接口;所述后裝件在完成衛浴框架、水電集成墻體和防水體系的組裝后最后進行組裝拼接。
[0015]在實際的組裝施工過程中,可將衛浴框架、水電集成墻體、防水體系及后裝件各個構件和部件運輸到現場進行組裝,水電集成墻體整體部件提前在工廠組裝完成;其組裝順序為首先布置好水電集成墻體及下側的防水體系,其次圍繞水電集成墻體拼裝形成衛浴框架,然后進行后裝件的拼裝并設置防水密封條,最后接通水電試運行后即可正常使用。
[0016]與現有的技術方案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術采取衛浴模塊水電集成墻體部件、防水體系部件及衛浴框架構件等裝配式技術,節省現場水電設備安裝和管線敷設的時間,現場施工組裝便捷,僅需要完成構件及部件間的拼裝及連接,縮短施工組裝周期且設備及構件拆卸維修便捷,對周邊環境影響程度低,構件及部件拆卸后可重復利用,應用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技術的裝配效果圖。
[0019]圖2是本技術的多向插接連接件組裝原理圖。
[0020]圖3是本技術的衛浴框架組裝圖。
[0021]圖4是本技術的衛浴模塊平面功能布置圖。
[0022]圖5是本技術的水電集成墻體內部設備及管線布置圖。
[0023]圖6是本技術的水電集成墻體馬桶間一側裝飾效果圖。
[0024]圖7是本技術的防水體系構造及直角返邊安裝節點圖。
[0025]圖8是本技術的防水托盤安裝構造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1
?
衛浴框架;2
?
水電集成墻體;3
?
防水體系;4
?
后裝件;11
?
墻板,12
?
結構柱;13
?
多向插接連接件;14
?
結構梁; 121
?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衛浴框架(1)、水電集成墻體(2)、防水體系(3)和后裝件(4);所述衛浴框架(1)包括墻板(11)、結構柱(12)、多向插接連接件(13)和結構梁(14),通過沉頭螺釘(133)將各個構件拼裝連接;所述水電集成墻體(2)包括集成管線(21)、設備(22)和墻體框架(23),集成管線(21)和設備(22)結合墻體框架(23)布置,所述水電集成墻體(2)通過墻體框架(23)前后側的固定側邊(231)與多向插接連接件(13)連接固定在衛浴框架(1)上;所述防水體系(3)由防水底盤(31)和格柵板(32)組成,防水底盤(31)上預留排水口(311)并接入水電集成墻體(2)內的排水管(212);所述后裝件(4)包括洗漱臺(41)、底板(42)、頂板(43)和防水門(4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插接連接件(13)包括U形插接件(131)和連接盒(132),所述連接盒(132)為方形中空構造,上下側有一面留空,可套在結構柱(12)上;所述連接盒(132)側向三個立面開設方槽(1321),另一個立面開設孔洞并通過沉頭螺釘(133)與內部結構柱(12)連接;所述方槽(1321)與U形插接件(131)底端相互咬合形成平整面;所述結構柱(12)上下兩端對應連接盒(132)設置插接柱頭(12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插接件(131)的兩個側端和底端均設置孔洞,與連接盒(132)咬合的底端通過沉頭螺釘(133)與結構柱(12)連接,兩個側端插入墻板(11)、結構梁(14)和固定側邊(231)內;所述墻板(11)、結構梁(14)和固定側邊(231)需提前開設條形插接槽(1322);所述沉頭螺釘(133)從墻板(11)、結構梁(14)和固定側邊(231)的側面擰入并貫穿U形插接件(131)的兩個側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梁(14)有四根并設置在衛浴模塊的前側,淋浴間底側的結構梁(14)上設置防水門檻(141);所述防水門檻(141)內部布置防水底盤(31)的側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快裝集成衛浴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管線(21)包括冷熱給水管(211)、排水管(212)、排風軟管(213)和電路管線(214),均布置在墻體框架(23)內部;所述設備(22)包括水表(221)、集成浴霸(2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楠,陳宏壘,劉強強,鄧蔚文,施全續,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集建創裝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