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及充電艙,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嵌設于第二殼體底面的發光管、嵌設于第一殼體底面的光電管,所述第一殼體內和第二殼體內均容納有供電鋰電池,供電鋰電池能夠為發光管和光電管供電,所述第一殼體內還設置有與供電鋰電池電性連接的藍牙發射模塊,所述藍牙發射模塊配合連接于監護儀主機上的藍牙接收模塊,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底部均連接有可更換的貼片,所述貼片能夠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束縛于皮膚表面,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可容納于充電艙的艙體內并通過艙體內的充電鋰電池進行充電,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小巧靈活,通用性高,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及充電艙
[0001]本技術屬于血氧飽和度檢測
,涉及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及充電艙。
技術介紹
[0002]血氧飽和度探頭是一種無創、連續監測脈搏和動脈血中氧飽和程度的儀器,傳感器由兩只發光管和一只光電管組成,在外科手術或危重病人的監護中可及時了解血液血紅蛋白飽和度。對于臨床中常見的血氧飽和度探頭多為指夾式或捆綁式。指夾式及捆綁式結構固定,用于身體結構差異較大的兒童患者及肢體結構改變的患者時,固定困難,容易發生脫落。
[0003]目前,授權專利號為CN215191584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簡便型新生血氧飽和探頭儀,包括第一軟帶、彈性軟帶、第二軟帶,第一軟帶和第二軟帶分別連接于彈性軟帶的兩側,第一軟帶和第二軟帶相背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貼片和第二貼片,第一軟帶和第二軟帶上分別設置有發光管和光電管;該技術方案可以將第一軟帶和第二軟帶貼于手指表面,并通過第一貼片和第二貼片相互粘合,同時在彈性軟帶的彈力下將發光管和光電管束縛到手指上,且發光管和光電管連接有導線;但是該技術方案中還需要導線實現數據的傳輸,新生兒或兒童清醒狀態下均好動,由于導線的限制不能隨意挪動,使得活動受限,不便于新生兒或兒童進行使用。此外,該技術方案難以用于外耳。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及充電艙,很好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難以適用于外耳及實體導線限制患者活動且不便于挪動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嵌設于第二殼體底面的發光管、嵌設于第一殼體底面的光電管,所述第一殼體內和第二殼體內均容納有各自為光電管和發光管供電的供電鋰電池,所述第一殼體內還設置有與供電鋰電池電性連接的藍牙發射模塊,所述藍牙發射模塊配合有連接于監護儀主機上的藍牙接收模塊,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底部均連接有可更換的貼片,所述貼片能夠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束縛于皮膚表面。
[0006]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使得發光管和光電管分體設置,并通過貼片束縛到皮膚上,可以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束縛到患者的手掌、手指、外耳或腳趾上;同時可通過藍牙發射模塊和藍牙接收模塊無線傳遞監測信息。
[0007]進一步的,所述貼片的中部開設有通孔,通孔處固定有卡接套框,卡接套框的內側壁上一體連接有多個凸起,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底部側面均開設有供凸起陷入的凹槽。
[0008]進一步的,所述貼片采用平布膠布或無紡布膠布。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呈平鍵狀。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殼體的頂面上設置有連接于藍牙發射模塊和供電鋰電池之間的開關按鍵。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殼體的頂面上開設有散熱孔。
[0012]進一步的,本技術還敘述了一種充電艙,包括上述的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還包括艙體以及鉸接于艙體一側的艙蓋,所述艙體上開設有供第一殼體以及第二殼體放置的容納槽,所述艙體內設置有充電鋰電池以及與充電鋰電池電性連接的充電主板,所述容納槽的底面均設置有與充電主板電性連接的電極觸點,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底面上均設置有與電極觸點相配合的電極柱,所述電極柱與供電鋰電池電性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艙體的一側設置有與充電主板連接的充電口。
[0014]進一步的,所述艙體邊緣設置有磁鐵,艙蓋上設置有與磁鐵位置相對應的鐵塊。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術中,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將發光管和光電管分體設置,并通過貼片束縛到皮膚上,可以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束縛到新生兒、兒童或成人的手掌、手指、外耳或腳趾上,靈活多變,適用于患者上肢被包裹、頭面部手術或頸部手術等各種臨床情況;同時藍牙發射模塊和藍牙接收模塊可以無線傳遞監測信息,省去了導線連接,避免患者的活動受限,整體適用人群多樣,具有較強的通用性。
[0017]本技術中,充電艙便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充電以及收納,小巧靈活,便捷性高,且保證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不易丟失。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貼片配合的立體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貼片結合后的立體圖;
[0020]圖3為圖2中的A部放大圖;
[0021]圖4為第一殼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第二殼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技術充電艙、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配合的立體圖;
[0024]圖7為充電艙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
?
第一殼體;2
?
第二殼體;3
?
發光管;4
?
光電管;5
?
供電鋰電池;6
?
藍牙發射模塊;7
?
貼片;8
?
卡接套框;9
?
凸起;10
?
凸起;11
?
開關按鍵;12
?
散熱孔;13
?
艙體;14
?
艙蓋;15
?
容納槽;16
?
充電鋰電池;17
?
充電主板;18
?
電極觸點;19
?
電極柱;20
?
充電口;21
?
磁鐵;22
?
鐵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7]如圖1、圖4、圖5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包括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發光管3和光電管4,第二殼體2和第二殼體2均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第一殼
體1和第二殼體2底部均開設有安裝槽,發光管3和光電管4分別嵌設于第二殼體2和第一殼體1的安裝槽中,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內均容納有各自為光電管4和發光管3供電的供電鋰電池5,所訴第一殼體1內還設置有與供電鋰電池5電性連接的藍牙發射模塊6,所述藍牙發射模塊6配合有連接于監護儀主機上的藍牙接收模塊,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底部均連接有可更換的貼片7,所述貼片7能夠將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束縛于皮膚表面,并且使得發光管3和光電管4朝向皮膚;藍牙發射模塊6和藍牙接收模塊均選用HC
?
05藍牙模塊,并且藍牙接收模塊配備連接有PS/2插頭,藍牙接口模塊通過PS/2插頭連接于監護儀主機上;其中,發光管3具有兩只,一只發射波長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嵌設于第二殼體(2)底面的發光管(3)、嵌設于第一殼體(1)底面的光電管(4),所述第一殼體(1)內和第二殼體(2)內均容納有各自為光電管(4)和發光管(3)供電的供電鋰電池(5),所述第一殼體(1)內還設置有與供電鋰電池(5)電性連接的藍牙發射模塊(6),所述藍牙發射模塊(6)配合有連接于監護儀主機上的藍牙接收模塊,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底部均連接有可更換的貼片(7),所述貼片(7)能夠將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束縛于皮膚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貼片(7)的中部開設有通孔,通孔處固定有卡接套框(8),卡接套框(8)的內側壁上一體連接有多個凸起(9),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底部側面均開設有供凸起(9)陷入的凹槽(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貼片(7)采用平布膠布或無紡布膠布。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血氧飽和度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呈平鍵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傳奇,李玉蘭,
申請(專利權)人: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