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包括把手輸送機、把手振蕩機、把手滑道及把手機械手;把手輸送機用于輸送把手;把手振蕩機包括支架、振動盤及出料軌道,振動盤設置在支架上,振動盤接收把手輸送機輸送的把手并將把手整齊輸送至出料軌道上;把手滑道固定在吹瓶機上,把手滑道與出料軌道連接并接收出料軌道輸送的把手,把手滑道底部設置阻擋限位機構以便于把手機械手夾取把手;把手機械手固定在吹瓶機上,把手機械手將把手從把手滑道夾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快速自動將多個把手排列整齊,便于把手機械手準確夾取把手,并將把手準確輸送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自動化程度高。自動化程度高。自動化程度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吹瓶機
,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吹瓶機是一種通過吹塑工藝將塑料顆粒制作成中空容器的設備。對于制作一些具有把手的瓶子時,傳統的做法是先將瓶身吹塑成型,然后再將把手壓入瓶身中,以制作出具有把手的瓶子。其缺陷在于:無法實現全自動生產,瓶身與把手連接時需人工操作按壓把手。此工藝對瓶型的成型要求較高,若成型后把手位的強度不足經常無法安裝把手,且易導致把手脫落的現象,成品率低。
[0003]申請號為201811343332.4的專利文獻公開一種新型塑料瓶模具,其在吹瓶過程中先將把手置于吹瓶機成型模腔內,實現瓶身吹塑成型時與把手連接一起,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4]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兩種方式將把手置于吹瓶機成型模腔內,一種為人工將把手置于吹瓶機成型模腔內,人工方式的生產質量不穩定、生產效率低。另一種為采用把手機械手進行夾取把手,并將把手置于吹瓶機成型模腔內。現有的把手機械手夾取把手的效率低,且不能準確夾取把手的位置,導致將把手置于吹瓶機成型模腔時存在把手放置位置不準確情形。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能快速自動將多個把手排列整齊,便于把手機械手準確夾取把手,并將把手準確輸送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自動化程度高。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包括把手輸送機、把手振蕩機、把手滑道及把手機械手;
[0007]把手輸送機用于輸送把手;把手振蕩機包括支架、振動盤及出料軌道,振動盤設置在支架上,振動盤接收把手輸送機輸送的把手并將把手整齊輸送至出料軌道上;把手滑道固定在吹瓶機上,把手滑道與出料軌道連接并接收出料軌道輸送的把手,把手滑道底部設置阻擋限位機構以便于把手機械手夾取把手;把手機械手固定在吹瓶機上,把手機械手將把手從把手滑道夾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
[0008]進一步,把手輸送機包括容納斗、提升機構及輸出口,容納斗用于容納把手,提升機構將容納斗內的把手提升至輸出口。
[0009]進一步,出料軌道包括本體、底擋板及側擋板,本體設置在吹瓶機上,本體內形成供把手滑落的通道,底擋板設置在本體底部以阻擋把手下滑,側擋板可轉動設置在本體側部以便于把手取出,側擋板與底擋板之間形成便于把手機械手夾取的開口。
[0010]進一步,側擋板包括第一側擋板及與第一側擋板相對的第二側擋板。
[0011]進一步,本體通過安裝板與吹瓶機連接,安裝板上設置長條孔。
[0012]進一步,出料軌道還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與底擋板連接以限制把手。
[0013]進一步,把手機械手包括Z軸驅動機構、X軸驅動機構、Y軸驅動機構及夾持機構;Z軸驅動機構用于固定在吹瓶機上,Z軸驅動機構與固定架連接并能驅使固定架沿著Z軸往復移動;X軸驅動機構設置在固定架上并能隨固定架移動而移動,X軸驅動機構與固定塊連接并能驅使固定塊沿著X軸往復移動;Y軸驅動機構設置在固定塊上并能隨固定塊移動而移動,Y軸驅動機構與連接板連接并能驅使連接板沿著Y軸往復移動,夾持機構設置在連接板上并能隨連接板移動而移動,夾持機構包括能夠互相靠近或者遠離的第一把手夾爪及第二把手夾爪,第一把手夾爪及第二把手夾爪互相靠近而夾持把手。
[0014]進一步,Z軸驅動機構為無杠氣缸,無杠氣缸通過固定板固定在吹瓶機上。
[0015]進一步,固定架包括豎直固定架及水平固定架,豎直固定架設置在無杠氣缸上,水平固定架與豎直固定架連接,水平固定架設置X軸驅動機構;水平固定架上設置滑軌,滑軌上設置與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塊,滑塊上設置固定塊。
[0016]進一步,Y軸驅動機構為普通氣缸;X軸驅動機構為筆型氣缸,筆型氣缸通過連接架固定在固定架端部。
[0017]進一步,連接板包括第一連接板及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與Y軸驅動機構連接,第二連接板與第一連接板連接,第二連接板垂直于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安裝夾持機構;夾持機構包括夾爪氣缸,夾爪氣缸與第一把手夾爪及第二把手夾爪連接,并能驅使第一把手夾爪及第二把手夾爪互相靠近或者遠離。
[0018]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涉及的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一,在使用時,先將大量的把手置于把手輸送機內,然后把手輸送機將把手輸送至把手振蕩機中的振動盤內進行振動,振動盤將把手充分進行振動后將把手一個一個呈列狀整體沿著從出料軌道滑落至把手軌道內,把手軌道的阻擋限位機構阻擋把手下滑,再然后把手機械手將把手軌道內最底層的把手夾出,夾出后上一把手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成為新的位于最低下的把手,以便于把手機械手下次夾持。最后,把手機械手將把手夾出后,將把手準確輸送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
[0020]二,通過設置把手軌道的阻擋限位機構,使得每一次把手機械手能準確夾取把手的同一位置,使得把手機械手能準確將把手輸送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進行吹瓶。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設置把手輸送機、把手振蕩機、把手滑道及把手機械手,使用時只需將大量把手置于把手輸送機內,把手輸送機自動將把手輸送至把手振蕩機內進行振動,把手振蕩機自動將把手整齊排列,把手軌道的阻擋限位機構與把手機械手配合實現精確輸送把手。因此,本技術實現全自動輸送把手,整體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能把手準確輸送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的內部結構示
意圖;
[0024]圖3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把手滑道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把手機械手與把手滑道的連接示意圖;
[0026]圖5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把手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6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把手機械手的分解圖。
[0028]標號說明
[0029]把手輸送機1、容納斗11、輸出口12、把手振蕩機2、支架21、振動盤22、出料軌道23、把手滑道3、阻擋限位機構31、本體32、通道321、底擋板33、側擋板34、第一側擋板341、第二側擋板342、開口35、安裝板36、長條孔361、限位板37、把手機械手4、Z軸驅動機構41、X軸驅動機構42、連接架421、Y軸驅動機構43、夾持機構44、第一把手夾爪441、第二把手夾爪442、固定架45、豎直固定架451、水平固定架452、滑軌453、滑塊454、固定塊46、連接板47、第一連接板471、第二連接板472、夾爪氣缸473、固定板48、吹瓶機10、左模板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輸送機、把手振蕩機、把手滑道及把手機械手;把手輸送機用于輸送把手;把手振蕩機包括支架、振動盤及出料軌道,振動盤設置在支架上,振動盤接收把手輸送機輸送的把手并將把手整齊輸送至出料軌道上;把手滑道固定在吹瓶機上,把手滑道與出料軌道連接并接收出料軌道輸送的把手,把手滑道底部設置阻擋限位機構以便于把手機械手夾取把手;把手機械手固定在吹瓶機上,把手機械手將把手從把手滑道夾至吹瓶機成型模腔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把手輸送機包括容納斗、提升機構及輸出口,容納斗用于容納把手,提升機構將容納斗內的把手提升至輸出口。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出料軌道包括本體、底擋板及側擋板,本體設置在吹瓶機上,本體內形成供把手滑落的通道,底擋板設置在本體底部以阻擋把手下滑,側擋板可轉動設置在本體側部以便于把手取出,側擋板與底擋板之間形成便于把手機械手夾取的開口。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側擋板包括第一側擋板及與第一側擋板相對的第二側擋板。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本體通過安裝板與吹瓶機連接,安裝板上設置長條孔。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出料軌道還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與底擋板連接以限制把手。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吹瓶機全自動把手前置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仁榮,林劍錢,許跳強,許炳鋒,游景,蔡光育,蔡德金,魏林榮,
申請(專利權)人:全冠福建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