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工作流體通道片及具有其的換熱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36170222 閱讀: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1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及具有其的換熱器,工作流體通道片包括進口、出口、位于所述進口和所述出口之間的換熱區,所述換熱區設有若干微結構,所述換熱區包括湍流區、沿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方向上位于所述湍流區兩側的過渡區,所述湍流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大于所述過渡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且自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的方向上,所述湍流區的寬度不大于3mm;湍流區的寬度設計合理,保證了換熱性能的前提下,壓力損失小,且換熱器的尺寸小。且換熱器的尺寸小。且換熱器的尺寸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工作流體通道片及具有其的換熱器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換熱
    ,具體涉及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及具有其的換熱器。

    技術介紹

    [0002]換熱器(heat exchanger),是用于在兩種或多種流體之間傳遞熱量的系統,基于熱量從高溫向低溫傳遞的特性,使熱量從熱流體傳遞到冷流體,實現加熱或冷卻物體。
    [0003]微通道換熱器是一種新型的換熱器,通過將設置有制冷劑通道的工作流體通道片、設置有工作流體通道的工作流體通道片交替堆疊形成。制冷劑通道、工作流體通道上均設有若干微結構,但現有技術中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不合理,影響換熱性能、壓力損失等。
    [0004]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工作流體通道片及具有其的換熱器。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及具有其的換熱器。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包括進口、出口、位于所述進口和所述出口之間的換熱區,所述換熱區設有若干微結構,所述換熱區包括湍流區、沿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方向上位于所述湍流區兩側的過渡區,所述湍流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大于所述過渡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且自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的方向上,所述湍流區的寬度不大于3mm。
    [0008]進一步地,所述湍流區的寬度為2mm~3mm。
    [0009]進一步地,所述若干微結構沿若干正弦線間隔排布,若干正弦線自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間隔排布。
    [0010]進一步地,過渡區內的任一正弦線上分布的微結構的數量比湍流區內任一正弦線上的微結構的數量少;
    [0011]和/或,所述過渡區內相鄰兩個正弦線的間距大于所述湍流區內相鄰兩個正弦線的間距。
    [0012]進一步地,所述工作流體通道片包括微結構片和微結構片的墊片,所述微結構片包括換熱區和圍繞所述換熱區設置的邊緣區,所述微結構設置于所述換熱區,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位于所述微結構片設置所述微結構的一側,且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位于所述邊緣區,所述進口、所述出口設置于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上。
    [0013]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包括進口、出口、位于所述進口和所述出口之間的換熱區,所述換熱區內設有若干微結構,所述若干微結構沿若干正弦線間隔排布,若干正弦線自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間隔排布;所述換熱區包括湍流區、沿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方向上位于所述湍流區兩側的過渡區,所述湍流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大于所述過渡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且位于所述湍流區內的所述正弦線的個數不大于3條。
    [0014]進一步地,所述湍流區的所述正弦線的個數為2~3條。
    [0015]進一步地,所述湍流區的正弦線的間隔與所述過渡區的正弦線的間隔相同,過渡區內的任一正弦線上分布的微結構的數量比湍流區內任一正弦線上的微結構的數量少。
    [0016]進一步地,所述工作流體通道片包括微結構片和微結構片的墊片,所述微結構片包括換熱區和圍繞所述換熱區設置的邊緣區,所述微結構設置于所述換熱區,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位于所述微結構片設置所述微結構的一側,且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位于所述邊緣區,所述進口、所述出口設置于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上。
    [0017]一種換熱器,包括所述的若干工作流體通道片,若干所述工作流體通道片以微結構朝同一側的方式堆疊,相鄰兩個所述工作流體通道片之間形成供工作流體流通的工作流體通道,且相鄰的所述工作流體通道片的進口、出口沿水平方向錯位設置。
    [0018]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中湍流區的寬度不大于3mm,設計合理,保證了換熱性能的前提下,壓力損失小,且換熱器的尺寸小。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圖2于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圖;
    [0021]圖3是圖1所示換熱器中若干微結構片和墊片疊加后的示意圖,以透視圖形式顯示疊加后的情況;
    [0022]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
    [0023]圖5是圖1中第一微結構片和第一微結構片的墊片疊加后的示意圖;
    [0024]圖6是圖5中第一微結構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是圖5中第一微結構片的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8是圖1中第二微結構片和第二微結構片的墊片疊加后的示意圖;
    [0027]圖9是圖8中第二微結構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0是圖8中第二微結構片的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1是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片材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2是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若干微結構片和墊片疊加后的示意圖,以透視圖形式顯示疊加后的情況;
    [0031]圖13是圖12的局部放大圖;
    [0032]圖14是圖12中第一微結構片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5是圖12中第一微結構片的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6是圖12中第二微結構片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17是圖12中第二微結構片的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0036]其中,100
    ?
    換熱器,1
    ?
    工作流體通道片,11
    ?
    第一工作流體通道片,12
    ?
    第二工作流體通道片,13
    ?
    微結構片,131
    ?
    第一微結構片,132
    ?
    第二微結構片,14
    ?
    微結構片的墊片,141
    ?
    第一微結構片的墊片,142
    ?
    第二微結構片的墊片,143
    ?
    內邊緣,144
    ?
    換熱鏤空區,145
    ?
    進口鏤空區,146
    ?
    出口鏤空區,15
    ?
    圍框,16
    ?
    圍擋,2
    ?
    進口,21
    ?
    第一進口,22
    ?
    第二進口,3
    ?
    出口,31
    ?
    第一出口,32
    ?
    第二出口,4
    ?
    換熱區,41
    ?
    第一換熱區,42
    ?
    第二換熱區,43
    ?
    湍流區,44
    ?
    過渡區,5
    ?
    微結構,51
    ?
    第一微結構,511
    ?
    第一邊緣部,52
    ?
    第二微結構,521
    ?
    第二邊緣部,6
    ?
    圍壩,71
    ?
    外構基片,72
    ?
    外構工作流體出入口片,81
    ?
    第一流入腔,82
    ?
    第一流入管,83
    ?
    第一流
    出腔,84
    ?
    第一流出管,85
    ?
    第二流入腔,86
    ?
    第二流入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進口、出口、位于所述進口和所述出口之間的換熱區,所述換熱區設有若干微結構,所述換熱區包括湍流區、沿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方向上位于所述湍流區兩側的過渡區,所述湍流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大于所述過渡區的微結構的設置密度,且自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的方向上,所述湍流區的寬度不大于3m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流體通道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區的寬度為2mm~3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流體通道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微結構沿若干正弦線間隔排布,若干正弦線自所述進口所在側向所述出口所在側間隔排布。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流體通道片,其特征在于:過渡區內的任一正弦線上分布的微結構的數量比湍流區內任一正弦線上的微結構的數量少;和/或,所述過渡區內相鄰兩個正弦線的間距大于所述湍流區內相鄰兩個正弦線的間距。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工作流體通道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流體通道片包括微結構片和微結構片的墊片,所述微結構片包括換熱區和圍繞所述換熱區設置的邊緣區,所述微結構設置于所述換熱區,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位于所述微結構片設置所述微結構的一側,且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位于所述邊緣區,所述進口、所述出口設置于所述微結構片的墊片上。6.一種工作流體通道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進口、出口、位于所述進口和所述出口之間的換熱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凱建,吳佳承,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雪波藍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不卡|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播放|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