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涉及電視機領域,包括基座和置物臺,所述基座上端設置有支撐架一,所述基座上端且位于支撐架一一側位置設置有支撐架二,所述支撐架一內部設置有上料機構,所述支撐架一上端設置有移送機構,所述支撐架二內部設置有碼垛板一和碼垛板二,所述支撐架二上端且位于右側位置設置有抓取機構,所述上料機構包括底板上方設置有隔板,所述底板和隔板之間設置有位移機構,所述隔板上端表面且位于位移機構上方位置開設有滑道,所述隔板上端通過位移機構配合滑道設置有放置板,所述隔板上方設置有承載板;本發明專利技術便于工作人員放置護角,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將若干組產品碼垛在護角上。便于將若干組產品碼垛在護角上。便于將若干組產品碼垛在護角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電視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電視機是指根據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和視覺心理,利用電子技術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的設備,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的基本系統由攝像、傳輸和顯像三部分組成,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
·
洛吉
·
貝爾德在1925年專利技術,電視系統工作過程是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后,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0003]市場上常見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大多需要人工放置護角,較為麻煩且工作效率較低,不便于將產品碼垛在護角上,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包括基座和置物臺,所述基座上端設置有支撐架一,所述基座上端且位于支撐架一一側位置設置有支撐架二,所述支撐架一內部設置有上料機構,所述支撐架一上端設置有移送機構,所述支撐架二內部設置有碼垛板一和碼垛板二,所述支撐架二上端且位于右側位置設置有抓取機構。
[0006]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上料機構包括底板上方設置有隔板,所述底板和隔板之間設置有位移機構,所述隔板上端表面且位于位移機構上方位置開設有滑道,所述隔板上端通過位移機構配合滑道設置有放置板,所述隔板上方設置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和隔板之間設置有氣動機構,所述承載板上端設置有料倉。
[0007]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承載板上端且靠近料倉內側壁位置開設有與護角相契合的凹槽,若干組所述護角通過凹槽堆疊放置在隔板上端且靠近料倉內側壁位置,所述放置板通過位移機構沿著滑道左右滑動,兩組所述上料機構對稱設置在支撐架一內部。
[000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移送機構包括傳動板,所述傳動板底部設置有夾爪,所述支撐架一上端且位于傳動板一側位置設置有傳輸鏈,所述傳動板通過傳輸鏈沿著支撐架一上端表面左右滑動,所述傳動板上端設置有液壓伸縮模塊,且液壓伸縮模塊的輸出端貫穿傳動板與夾爪一端固接,所述夾爪通過液壓伸縮模塊配合傳動板活動設置在上料機構上方位置。
[000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抓取機構包括承重板,所述支撐架二上端設置有與承重板相契合的氣動導軌,所述承重板上端且位于邊角位置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承重
板一側設置有豎板,所述豎板一端設置有傳動模塊,所述傳動模塊底部設置有夾板。
[001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夾板通過傳動模塊沿著豎板上下滑動,所述夾板活動設置在置物臺上方位置,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氣動導軌轉動連接,所述承重板通過驅動電機沿著氣動導軌沿著支撐架二左右滑動。
[0011]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 傳輸鏈和氣動導軌相互交錯設置。
[0012]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將若干組護角堆積在上料機構中,將若干組護角通過凹槽放置在隔板上端且靠近料倉內側壁位置,其中每個料倉可以同時堆放三跺護角,每個料倉下方都有一個氣動機構,每啟動一次,將護角放置一個至下方的前后移送機構中的放置板上端,然后移送機構沿著滑道將四組護角同時移送至護角抓取位置,當一跺料用完后,料倉旋轉至下一跺料位置,繼續工作,以確保工作過程中不用停機,移送機構上設置的夾爪通過傳動板配合液壓伸縮模塊向靠近承載板位置移動,同時抓取位于放置板上端位置的護角,并通過傳動板配合傳輸鏈將其移送至碼垛板一上端位置放置護角,然后返回原始位置;以此工作流程進行第二次工作,便于工作人員放置護角,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0013]2、將若干組產品放置在置物臺上端表面位置,并且產品位于抓取機構下方位置,當護角放置至碼垛板一上端位置時,抓取機構下降至置物臺上端位置,此時傳動模塊沿著豎板將夾板向下移動,對產品抓取,之后啟動驅動電機,承重板通過驅動電機沿著氣動導軌向靠近支撐架一位置移動,將產品移動至碼垛板一上方位置,然就將產品放置在四組護角上后返回原始位置,當下一組護角放置完成后,繼續將下一個產品進行碼垛,當碼垛板一的產品碼垛到設定數量時,將碼垛位置切換至碼垛板二位置進行碼垛,同時人工將碼垛板一的碼垛完成的產品進行移出并將其移送至規定位置存儲,便于工作人員將若干組產品碼垛在護角上。
附圖說明
[0014]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15]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的抓取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的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基座;2、支撐架一;3、上料機構;4、底板;5、隔板;6、位移機構;7、滑道;8、放置板;9、承載板;10、氣動機構;11、護角;12、料倉;13、移送機構;14、傳動板;15、夾爪;16、傳輸鏈;17、支撐架二;18、碼垛板一;19、碼垛板二;20、氣動導軌;21、抓取機構;22、承重板;23、驅動電機;24、豎板;25、傳動模塊;26、夾板;27、置物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18]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19]實施例1請參閱圖1
?
5,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包括基座1和置物臺27,基座1上端設置有支撐架一2,基座1上端且位于支撐架一2一側位置設置有支撐架二17,支撐架一2內部設置有上料機構3,支撐架一2上端設置有移送機構13,支撐架二17內部設置有碼垛板一18和碼垛板二19,支撐架二17上端且位于右側位置設置有抓取機構21。
[0020]請參閱圖1
?
5,上料機構3包括底板4上方設置有隔板5,底板4和隔板5之間設置有位移機構6,隔板5上端表面且位于位移機構6上方位置開設有滑道7,隔板5上端通過位移機構6配合滑道7設置有放置板8,隔板5上方設置有承載板9,承載板9和隔板5之間設置有氣動機構10,承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包括基座(1)和置物臺(2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端設置有支撐架一(2),所述基座(1)上端且位于支撐架一(2)一側位置設置有支撐架二(17),所述支撐架一(2)內部設置有上料機構(3),所述支撐架一(2)上端設置有移送機構(13),所述支撐架二(17)內部設置有碼垛板一(18)和碼垛板二(19),所述支撐架二(17)上端且位于右側位置設置有抓取機構(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3)包括底板(4)上方設置有隔板(5),所述底板(4)和隔板(5)之間設置有位移機構(6),所述隔板(5)上端表面且位于位移機構(6)上方位置開設有滑道(7),所述隔板(5)上端通過位移機構(6)配合滑道(7)設置有放置板(8),所述隔板(5)上方設置有承載板(9),所述承載板(9)和隔板(5)之間設置有氣動機構(10),所述承載板(9)上端設置有料倉(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板(9)上端且靠近料倉(12)內側壁位置開設有與護角(11)相契合的凹槽,若干組所述護角(11)通過凹槽堆疊放置在隔板(5)上端且靠近料倉(12)內側壁位置,所述放置板(8)通過位移機構(6)沿著滑道(7)左右滑動,兩組所述上料機構(3)對稱設置在支撐架一(2)內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視機模組背板碼垛系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春,相豐,相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祥利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