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軸承拆裝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拆裝裝置的技術領域,包括:驅動組件、控制組件和連接組件;驅動組件包括油缸,通過控制組件控制每個油缸沿著同一方向同步運動,以使油缸通過伸入軸承內的連接組件帶動軸承沿著軸承的軸向運動,保證了軸承能夠沿著軸線方向脫離軋輥軸承座,避免了軸承在運動過程中卡死,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保證軸承拆裝時軸向運動,同時拆裝時異物進入軸承內影響軸承正常工作的技術問題,達到了軸承拆裝時軸向運動,避免卡死,同時還可以避免使用銅棒導致銅棒對軸承造成損傷,和銅棒碎屑進入軸承導致軸承損壞的技術效果。導致軸承損壞的技術效果。導致軸承損壞的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軸承拆裝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拆裝裝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種軸承拆裝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冷連軋機組中支撐輥上的軸承采用四列圓柱滾子軸承,軸承潤滑方式為油氣潤滑。一般由四列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組成,且每相鄰的兩個軸承可以互相分離,而成批次的軸承可位置互換,在給定的安裝空間內可提供最大的徑向承載能力。在冷連軋機到達一定過鋼量時,會對支撐輥軸承拆卸維護,維護內容一般為滾動體的清洗檢查和位置互換,在軸承內圈點蝕或剝落嚴重時,需更換軸承內圈。
[0003]現有技術中,在支撐輥上的軸承拆卸和裝配時,軸承組件安裝拆出時會用銅棒敲擊裝入,操作員手持銅棒對軸承進行敲擊,由于銅棒的硬度低于軸承的硬度,可以避免軸承被損壞,但是,安裝過程中無法保證軸承軸向運動,同時,用銅棒敲擊過程中會有細小銅渣和其他異物落入軸承內部結構,導致軸承轉動不順暢甚至軸承損壞,影響軋機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拆裝裝置及其使用方法,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保證軸承拆裝時軸向運動,同時拆裝時異物進入軸承內影響軸承正常工作的技術問題。
[0005]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軸承拆裝裝置,用于拆裝軋機軋輥軸承座上的軸承,包括:驅動組件、控制組件和連接組件;
[0006]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油缸均設置在所述軸承座上,每個所述油缸均設置在所述軸承的一側,每個所述油缸均與所述軸承座連接,每個所述油缸均通過所述連接組件與所述軸承連接;
[0007]所述連接組件設置在所述軸承上,所述連接組件穿過所述軸承并與所述軸承的另一側抵接,以使每個所述油缸均能夠通過所述連接組件驅動所述軸承相對所述軸承座運動;
[0008]所述控制組件設置在所述驅動組件上,所述控制組件分別與多個所述油缸連接,所述控制組件用于控制多個所述油缸同步運動,以使所述軸承能夠沿所述軸承的軸線方向運動。
[0009]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底板;
[0010]所述底板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底板均設置為圓柱,多個所述底板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每個所述底板均設置在一個所述油缸與所述軸承座之間,且每個所述底板均與一個所述油缸垂直布置,每個所述底板的一端均與一個所述油缸連接,每個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均與所述軸承座的表面抵接。
[0011]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機架和拉桿;
[0012]所述拉桿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拉桿均設置在所述軸承內,每個所述拉桿伸的一
端入所述軸承內并與所述軸承連接,每個所述拉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軸承內并與所述機架連接;
[0013]所述機架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油缸上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機架,所述油缸遠離所述軸承座的一端與所述機架連接,以使所述油缸能夠通過所述機架和所述拉桿帶動所述軸承沿所述軸承的軸線方向往復運動。
[0014]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壓板;
[0015]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軸承遠離所述油缸的一側,所述壓板與所述軸承遠離所述油缸的一端抵接,所述壓板上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呈圓柱狀,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軸承的軸線平行,所述凸起伸入所述軸承內,所述凸起用于固定所述壓板;
[0016]所述壓板與所述拉桿垂直布置,所述壓板還與所述拉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拉桿能夠通過所述壓板拉動所述軸承。
[001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拉板;
[0018]所述拉板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拉板與所述軸承的軸線垂直布置,每個所述機架均與所述拉板連接,多個所述油缸能夠通過所述機架帶動所述拉板沿著所述軸承的軸線方向往復運動;
[0019]所述拉板設置在所述軸承遠離所述壓板的一側,所述拉板通過所述拉桿與所述壓板連接,多個所述油缸通過所述機架、所述拉板、所述拉桿和所述壓板驅動所述軸承運動。
[0020]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壓板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
[0021]所述第一連接孔沿所述壓板的厚度方向貫穿所述壓板,所述第一連接孔呈矩形,所述第一連接孔的寬度大于所述拉桿的直徑,以使多個所述拉桿能夠在所述第一連接孔內沿著所述第一連接孔的長度方向往復運動;
[0022]所述拉板上設置有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孔呈矩形,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一連接孔平行設置,所述第二連接孔沿所述拉板的厚度方向貫穿所述拉板,所述第二連接孔的寬度大于所述拉桿的直徑,以使多個所述拉桿能夠在所述第二連接孔內沿著所述第二連接孔的長度方向往復運動,以調節每兩個相鄰的所述拉桿之間的距離。
[0023]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拉桿伸出所述第一連接孔的一端設置有抵接塊,所述抵接塊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連接孔的寬度,所述拉桿通過所述抵接塊與所述壓板抵接;
[0024]所述拉桿伸出所述第二連接孔的一端設置有鎖緊件,所述鎖緊件與所述拉桿螺紋連接,所述鎖緊件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連接孔的寬度,所述拉桿通過所述鎖緊件與所述拉板抵接。
[0025]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液壓泵站;
[0026]所述液壓泵站設置有1個,所述液壓泵站設置在所述油缸的一側,所述液壓泵站均通過管道與每一個所述油缸連接,所述液壓泵站均用于向每一個所述油缸提供動力,所述控制組件設置在每個所述液壓泵站與所述油缸之間。
[002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組件包括開關和壓力閥;
[0028]所述壓力閥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油缸和所述液壓泵站之間均設置有一個所述壓力閥,每個所述油缸均通過一個所述壓力閥與所述液壓泵站連接,每個所述壓力閥均用于控制所述油缸輸入的油壓;
[0029]所述開關設置在每個所述液壓泵站上,每個所述開關均與所述液壓泵站連接,每
個所述開關均用于控制所述液壓泵站的啟閉。
[0030]本專利技術還提供的基于所述軸承拆裝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1]將壓板放置在軸承的一端,并將凸起伸入至軸承內,以使壓板與軸承側邊抵接;
[0032]將多跟拉桿從第一連接孔內伸入,并使每根拉桿上的抵接塊與壓板遠離軸承的一側抵接;
[0033]將拉板放置在軸承遠離壓板的一側,并將多跟拉桿從第二連接孔內伸出,再通過拉板遠離壓板一側的鎖緊件固定每根拉桿;
[0034]將每個油缸伸出拉板的一端設置一個底板,每個油缸通過一個底板與軸承座的表面抵接;
[0035]通過開關控制每個液壓泵站啟動,并通過壓力閥控制每個油缸內油壓一致,以使每個油缸同步伸長,通過每個油缸依次帶動機架、拉板、拉桿、壓板和軸承,以使軸承與軸承座分離或連接。
[0036]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軸承拆裝裝置,用于拆裝軋機軋輥軸承座上的軸承,包括:驅動組件、控制組件和連接組件;驅動組件包括油缸,通過控制組件控制每個油缸沿著同一方向同步運動,以使油缸通過伸入軸承內的連接組件帶動軸承沿著軸承的軸向運動,保證了軸承能夠沿著軸線方向脫離軋機,避免了軸承在運動過程中卡死,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軸承拆裝裝置,用于拆裝軋機軋輥軸承座上的軸承,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組件、控制組件和連接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油缸均設置在所述軸承座上,每個所述油缸均設置在所述軸承的一側,每個所述油缸均與所述軸承座連接,每個所述油缸均通過所述連接組件與所述軸承連接;所述連接組件設置在所述軸承上,所述連接組件穿過所述軸承并與所述軸承的另一側抵接,以使每個所述油缸均能夠通過所述連接組件驅動所述軸承相對所述軸承座運動;所述控制組件設置在所述驅動組件上,所述控制組件分別與多個所述油缸連接,所述控制組件用于控制多個所述油缸同步運動,以使所述軸承能夠沿所述軸承的軸線方向運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拆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底板均設置為圓柱,多個所述底板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每個所述底板均設置在一個所述油缸與所述軸承座之間,且每個所述底板均與一個所述油缸垂直布置,每個所述底板的一端均與一個所述油缸連接,每個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均與所述軸承座的表面抵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拆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機架和拉桿;所述拉桿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拉桿均設置在所述軸承內,每個所述拉桿伸的一端入所述軸承內并與所述軸承連接,每個所述拉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軸承內并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機架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油缸上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機架,所述油缸遠離所述軸承座的一端與所述機架連接,以使所述油缸能夠通過所述機架和所述拉桿帶動所述軸承沿所述軸承的軸線方向往復運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拆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軸承遠離所述油缸的一側,所述壓板與所述軸承遠離所述油缸的一端抵接,所述壓板上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呈圓柱狀,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軸承的軸線平行,所述凸起伸入所述軸承內,所述凸起用于固定所述壓板;所述壓板與所述拉桿垂直布置,所述壓板還與所述拉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拉桿能夠通過所述壓板拉動所述軸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軸承拆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拉板;所述拉板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拉板與所述軸承的軸線垂直布置,每個所述機架均與所述拉板連接,多個所述油缸能夠通過所述機架帶動所述拉板沿著所述軸承的軸線方向往復運動;所述拉板設置在所述軸承遠離所述壓板的一側,所述拉板通過所述拉桿與所述壓板連接,多個所述油缸通過所述機架、所述拉板、所述拉桿和所述壓板驅動所述軸承運動。6.根據權利要求5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虎,楊仕成,劉喜林,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萬達薄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