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包括底板、旋轉盤、傳送器和固定板,所述底板頂部的右側設置有傳送器,所述傳送器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上通過滑軌滑動設置有滑件,所述第二支撐件的頂部固定有第一伸縮驅動件,所述第一伸縮驅動件的輸出端與滑件的右側相互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啟動氣動夾爪,氣動夾爪就會夾持到瓶子的外部,然后通過啟動第二伸縮驅動件,第二伸縮驅動件就會把氣動夾爪上升,然后通過啟動第一伸縮驅動件,第一伸縮驅動件就會使滑件進行移動,滑件就會帶動第二伸縮驅動件和氣動夾爪把瓶子放到傳送器中,從而傳送器把瓶子傳送出來。來。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硫化裝置
,具體為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注壓硫化是在平板硫化和塑料的注射成型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方法,是模型加壓硫化的一種進展,膠料是通過注射機筒自動注入到加熱的模具中進行成型硫化,自動化程度高。屬于加壓硫化法。加壓硫化法的硫化是在加壓的條件進行的,其產品結構密實,不易產生泡,表面光滑,花紋清晰,對于生產抗生素瓶需要用到硫化裝置。
[0003]現今,市場上的此類裝置種類繁多,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現有的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一般在生產瓶子后,需要人工進行取出瓶子,浪費人工,導致工作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一般在生產瓶子后,需要人工進行取出瓶子,浪費人工,導致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包括底板、旋轉盤、傳送器和固定板,所述底板頂部的右側設置有傳送器,所述傳送器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上通過滑軌滑動設置有滑件,所述第二支撐件的頂部固定有第一伸縮驅動件,所述第一伸縮驅動件的輸出端與滑件的右側相互連接,所述滑件的左端連接有第二伸縮驅動件,所述第二伸縮驅動件的輸出端連接有氣動夾爪。
[0006]優選的,所述底板頂部靠近左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中活動設置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外部固定有第一齒輪,所述旋轉軸的頂部固定有旋轉盤,第一齒輪起到了傳動的作用。
[0007]優選的,所述旋轉盤的頂部固定有下模,所述下模在旋轉盤上設置有四個,所述底板頂部靠近第一支撐件的位置固定有第一旋轉驅動件,所述第一旋轉驅動件的輸出端活動設置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第一旋轉驅動件使第二齒輪和第一齒輪進行轉動。
[0008]優選的,所述底板頂部的左側固定有四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撐柱上滑動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上模。
[0009]優選的,所述固定板頂部的左側固定有物料箱,所述固定板頂部靠近物料箱的底部固定有泵體,所述泵體上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一端連接到上模的內部,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物料箱的內部,泵體可以使物料抽入到模具中。
[0010]優選的,所述固定板頂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動力箱,所述動力箱內部的右側固定有第二旋轉驅動件,所述第二旋轉驅動件的輸出端連接有蝸桿,蝸桿起到了傳動的作用。
[0011]優選的,所述動力箱內部的中心位置活動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穿過固定板并與壓板活動連接,所述動力箱內部的底部通過支架活動設置有蝸輪,所述蝸輪與蝸桿相互嚙合,所述蝸輪的內部的中心位置通過螺紋與螺紋桿外部相互嚙合,蝸輪和蝸桿進行傳動的作用。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結構合理,具有以下優點:
[0013](1)通過設置有第二支撐件、第一伸縮驅動件、滑件、第二伸縮驅動件和氣動夾爪實現了裝置具有自動化取出瓶子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使用時,通過啟動第二伸縮驅動件,第二伸縮驅動件使氣動夾爪靠近瓶子,然后通過啟動氣動夾爪,氣動夾爪就會夾持到瓶子的外部,然后通過啟動第二伸縮驅動件,第二伸縮驅動件就會把氣動夾爪上升,然后通過啟動第一伸縮驅動件,第一伸縮驅動件就會使滑件進行移動,滑件就會帶動第二伸縮驅動件和氣動夾爪把瓶子放到傳送器中,從而傳送器把瓶子傳送出來,實現了裝置具有自動化取出產品的功能。
[0014](2)通過設置有旋轉盤、第一支撐件、第一齒輪、旋轉軸、第二齒輪和第一旋轉驅動件實現了裝置具有連續加工的功能,使加工效率更高,因此,使用時,通過設置有下模,下模在旋轉盤上設置有四個,通過旋轉盤的轉動,從而把下模運動到上模的底部進行加工,加工完畢后,通過旋轉盤把產品轉動到右端,從而可以使產品連續進行加工,使加工效率更高。
[0015](3)通過設置有壓板、螺紋桿、動力箱、第二旋轉驅動件、蝸輪和蝸桿實現了裝置下壓結構簡單,因此,使用時,通過啟動第二旋轉驅動件,第二旋轉驅動件就會使蝸桿進行轉動,蝸桿就會使蝸輪進行轉動,蝸輪就會使螺紋桿轉動,螺紋桿就會使壓板進行下移,從而上模和下模就會相互接觸,且裝置下壓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的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的旋轉盤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技術的局部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底板;2、支撐柱;3、壓板;4、上模;5、旋轉盤;6、下模;7、第一支撐件;8、第一齒輪;9、旋轉軸;10、第二齒輪;11、第一旋轉驅動件;12、傳送器;13、第二支撐件;14、第一伸縮驅動件;15、滑件;16、第二伸縮驅動件;17、氣動夾爪;18、螺紋桿;19、連接管;20、泵體;21、物料箱;22、動力箱;23、固定板;24、第二旋轉驅動件;25、蝸輪;26、蝸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請參閱圖1
?
4,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包括底板1、旋轉盤5、傳送器12和固定板23,底板1頂部的右側設置有傳送器12,傳送器12可以使瓶子傳送出來,傳送器12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撐件13,第二支撐件13上通過滑
軌滑動設置有滑件15,第二支撐件13的頂部固定有第一伸縮驅動件14,第一伸縮驅動件14可以使滑件15進行左右移動,第一伸縮驅動件14的輸出端與滑件15的右側相互連接,滑件15的左端連接有第二伸縮驅動件16,第二伸縮驅動件16的輸出端連接有氣動夾爪17,第二伸縮驅動件16可以使氣動夾爪17進行上下移動;
[0023]通過啟動第二伸縮驅動件16,第二伸縮驅動件16使氣動夾爪17靠近瓶子,然后通過啟動氣動夾爪17,氣動夾爪17就會夾持到瓶子的外部,然后通過啟動第二伸縮驅動件16,第二伸縮驅動件16就會把氣動夾爪17上升,然后通過啟動第一伸縮驅動件14,第一伸縮驅動件14就會使滑件15進行移動,滑件15就會帶動第二伸縮驅動件16和氣動夾爪17把瓶子放到傳送器12中,從而傳送器12把瓶子傳送出來,實現了裝置具有自動化取出產品的功能;
[0024]底板1頂部靠近左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支撐件7,第一支撐件7中活動設置有旋轉軸9,旋轉軸9的外部固定有第一齒輪8,第一齒輪8轉動,使旋轉軸9進行轉動,旋轉軸9的頂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旋轉盤(5)、傳送器(12)和固定板(23),所述底板(1)頂部的右側設置有傳送器(12),所述傳送器(12)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撐件(13),所述第二支撐件(13)上通過滑軌滑動設置有滑件(15),所述第二支撐件(13)的頂部固定有第一伸縮驅動件(14),所述第一伸縮驅動件(14)的輸出端與滑件(15)的右側相互連接,所述滑件(15)的左端連接有第二伸縮驅動件(16),所述第二伸縮驅動件(16)的輸出端連接有氣動夾爪(1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頂部靠近左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支撐件(7),所述第一支撐件(7)中活動設置有旋轉軸(9),所述旋轉軸(9)的外部固定有第一齒輪(8),所述旋轉軸(9)的頂部固定有旋轉盤(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產抗生素瓶的硫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盤(5)的頂部固定有下模(6),所述下模(6)在旋轉盤(5)上設置有四個,所述底板(1)頂部靠近第一支撐件(7)的位置固定有第一旋轉驅動件(11),所述第一旋轉驅動件(11)的輸出端活動設置有第二齒輪(10),所述第二齒輪(10)與第一齒輪(8)相互嚙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抗生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翟恒軍,于蒙蒙,黃柯,楊帥帥,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阿華醫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