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新型喂藥瓶,包括喂藥瓶主體,所述喂藥瓶主體的頂部固定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的頂部固定有奶嘴,所述喂藥瓶主體的一側固定有連接條,所述連接條的另一端固定有保護蓋,所述保護蓋的材質為塑料,所述喂藥瓶主體的表面套設有充水套,所述充水套的內徑大于喂藥瓶主體的直徑,所述充水套的頂部連通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密封塞;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備了可以在使用熱水沖劑時方便兒童握持,而且在喂藥時可以對混合液進行攪拌的優點,解決了目前兒童服用沖劑藥品時兒童在拿取時容易燙傷,而且藥物容易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的問題。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的問題。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喂藥瓶
[0001]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為一種新型喂藥瓶。
技術介紹
[0002]兒科是全面研究小兒時期身心發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綜合醫學科學。在兒科的治療中,醫生經常需要給患者喂藥,以達到治療的目的,由于患者的年齡較小,心智尚不成熟,對喂藥會產生抗拒抵觸的情緒,造成喂藥麻煩,影響治療效果。
[0003]目前兒童服用藥品時需要服用沖劑等混合藥物,這些混合藥物需要熱水進行沖劑,這樣會造成瓶身溫度過高,兒童在拿取時容易燙傷,而且藥物容易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喂藥瓶,可以在使用熱水沖劑時方便兒童握持,而且在喂藥時可以對混合液進行攪拌的優點,解決了目前兒童服用沖劑藥品時兒童在拿取時容易燙傷,而且藥物容易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喂藥瓶,包括喂藥瓶主體,所述喂藥瓶主體的頂部固定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的頂部固定有奶嘴,所述喂藥瓶主體的一側固定有連接條,所述連接條的另一端固定有保護蓋,所述保護蓋的材質為塑料,所述喂藥瓶主體的表面套設有充水套,所述充水套的內徑大于喂藥瓶主體的直徑,所述充水套的頂部連通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頂部固定有頂板,所述頂板的頂部固定有拉動塊,所述拉動塊的材質為橡膠,所述喂藥瓶主體的底部設置有攪拌結構,所述喂藥瓶主體的前后兩側均固定有卡扣,所述保護蓋的前后兩側均固定有彈片。<br/>[0006]優選的,所述攪拌結構包括旋轉座,所述旋轉座連通于喂藥瓶主體的底部,所述旋轉座的內部轉動連接有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兩側均固定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桿的底部固定有旋轉塊。
[0007]優選的,所述喂藥瓶主體底部的四周均固定有凸塊,所述凸塊的材質為橡膠。
[0008]優選的,所述喂藥瓶主體為PE材質制成,所述喂藥瓶主體的正面設置有若干容量標記。
[0009]優選的,所述保護蓋的頂部固定有拉環,所述拉環的內部開設有通孔。
[0010]優選的,所述充水套的表面套設有若干防滑條,所述防滑條的材質為硅膠。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術可以在使用熱水沖劑時方便兒童握持,而且在喂藥時可以對混合液進行攪拌,在喂藥時可以提高安全性,防止出現兒童被高溫燙傷的情況,并且在喂藥時可以使沖劑和水重復混合,提高了喂藥的效率,解決了目前兒童服用沖劑藥品時兒童在拿取時容易燙傷,而且藥物容易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剖視圖;
[0016]圖4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技術圖4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8]圖中:1、喂藥瓶主體;2、瓶口;3、螺紋管;4、奶嘴;5、連接條;6、保護蓋;7、充水套;8、加注管;9、密封塞;10、頂板;11、拉動塊;12、攪拌結構;121、旋轉座;122、攪拌桿;123、攪拌葉片;124、旋轉塊;13、卡扣;14、彈片;15、凸塊;16、容量標記;17、拉環;18、防滑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0]請參閱圖1
?
5所示,一種新型喂藥瓶,包括喂藥瓶主體1,喂藥瓶主體1的頂部固定有瓶口2,瓶口2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管3,螺紋管3的頂部固定有奶嘴4,喂藥瓶主體1的一側固定有連接條5,連接條5的另一端固定有保護蓋6,保護蓋6的材質為塑料,喂藥瓶主體1的表面套設有充水套7,充水套7的內徑大于喂藥瓶主體1的直徑,充水套7的頂部連通有加注管8,加注管8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密封塞9,密封塞9的頂部固定有頂板10,頂板10的頂部固定有拉動塊11,拉動塊11的材質為橡膠,喂藥瓶主體1的底部設置有攪拌結構12,喂藥瓶主體1的前后兩側均固定有卡扣13,保護蓋6的前后兩側均固定有彈片14;可以在使用熱水沖劑時方便兒童握持,而且在喂藥時可以對混合液進行攪拌,在喂藥時可以提高安全性,防止出現兒童被高溫燙傷的情況,并且在喂藥時可以使沖劑和水重復混合,提高了喂藥的效率,解決了目前兒童服用沖劑藥品時兒童在拿取時容易燙傷,而且藥物容易沉積在瓶底造成混合不充分的問題。
[0021]攪拌結構12包括旋轉座121,旋轉座121連通于喂藥瓶主體1的底部,旋轉座121的內部轉動連接有攪拌桿122,攪拌桿122的兩側均固定有攪拌葉片123,攪拌桿122的底部固定有旋轉塊124,攪拌葉片123可以對混合物進行攪拌,旋轉塊124可以貼合手指,方便旋轉攪拌桿122。
[0022]喂藥瓶主體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有凸塊15,凸塊15的材質為橡膠,凸塊15可以對裝置進行支撐,橡膠材質可以提高喂藥瓶主體1底部的摩擦力,提高了喂藥瓶主體1的穩定性。
[0023]喂藥瓶主體1為PE材質制成,喂藥瓶主體1的正面設置有若干容量標記16,PE材質可以方便觀察藥物剩余,容量標記16可以準確顯示剩余量,提高了喂藥的準確性。
[0024]保護蓋6的頂部固定有拉環17,拉環17的內部開設有通孔,拉環17可以貼合手指,方便拉動保護蓋6,可以快速打開和閉合保護蓋6。
[0025]充水套7的表面套設有若干防滑條18,防滑條18的材質為硅膠,防滑條18可以增加充水套7的表面摩擦力,防止在握持時打滑,提高了握持的穩定性。
[0026]工作原理:在使用時工作人員首先向內按壓彈片14,當彈片14脫離卡扣13時將保
護蓋6打開,在打開時拉環17可以貼合手指,方便拉動保護蓋6,可以快速打開和閉合保護蓋6,將保護蓋6打開后用手旋轉奶嘴4,將螺紋管3從喂藥瓶主體1中取出后將熱水和沖劑加入喂藥瓶主體1的內部,隨后重新擰緊螺紋管3,隨后用手打開密封塞9并向充水套7內加注涼水,加注完成后將充水套7套設在喂藥瓶主體1的表面,最后用手貼合旋轉塊124轉動攪拌桿122,攪拌桿122帶動攪拌葉片123對混合物進行攪拌,此時兒童和喂藥人員可以握持充水套7進行喂藥,防滑條18可以增加充水套7的表面摩擦力,防止在握持時打滑,提高了握持的穩定性,凸塊15可以對裝置進行支撐,橡膠材質可以提高喂藥瓶主體1底部的摩擦力,提高了喂藥瓶主體1的穩定性。
[0027]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喂藥瓶,包括喂藥瓶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喂藥瓶主體(1)的頂部固定有瓶口(2),所述瓶口(2)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管(3),所述螺紋管(3)的頂部固定有奶嘴(4),所述喂藥瓶主體(1)的一側固定有連接條(5),所述連接條(5)的另一端固定有保護蓋(6),所述保護蓋(6)的材質為塑料,所述喂藥瓶主體(1)的表面套設有充水套(7),所述充水套(7)的內徑大于喂藥瓶主體(1)的直徑,所述充水套(7)的頂部連通有加注管(8),所述加注管(8)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密封塞(9),所述密封塞(9)的頂部固定有頂板(10),所述頂板(10)的頂部固定有拉動塊(11),所述拉動塊(11)的材質為橡膠,所述喂藥瓶主體(1)的底部設置有攪拌結構(12),所述喂藥瓶主體(1)的前后兩側均固定有卡扣(13),所述保護蓋(6)的前后兩側均固定有彈片(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喂藥瓶,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榮芳,趙艷瓊,
申請(專利權)人:王榮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