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光電設備的清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伏板清洗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第一驅動組、第二驅動組、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清洗裝置,第一絲杠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卡槽,第二絲杠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卡槽;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通過連接板連接后形成支撐框架,清洗裝置包括第一橫板、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和刮板,所述第一橫板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紋卡槽上,第一橫板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紋卡槽上,所述刮板的一端與第一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的底部能夠用于刮除光伏板表面雜質。本裝置能夠適應于清洗不同高度的光伏板,保證了刮板與光伏板的貼合,實現了更高的清洗效果。果。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光伏板清洗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光電設備的清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伏板清洗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光伏板是長期用于戶外,利用太陽光能進行發電的裝置。當光伏板使用一段時間后,光伏板表面會積累大量雜質,如:灰塵等,而雜質的存在會影響光伏板對光能的吸收利用,造成光伏板發電效率低的情況,故在實際工作時需定期對光伏板表面進行清洗。在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清理光伏板上的雜質,但此種方式只適用于光伏板數量較少的情況,若待清洗的光伏板數量很多時,會大幅增加人力成本。
[0003]此外,在清洗光伏板時還會用到光伏板清洗設備,但現有的光伏板清洗設備大多為非自動化設備,當光伏板高度不一時,利用此設備不易進行清洗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光伏板清洗裝置,本裝置能夠適應于清洗不同高度的光伏板,保證了刮板與光伏板的貼合,實現了更高的清洗效果。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光伏板清洗裝置包括第一驅動組、第二驅動組、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清洗裝置,所述第一驅動組包括第一立柱、第一絲杠和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立柱內設置有第一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一絲杠設置于第一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絲杠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杠能夠在第一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一絲杠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卡槽;
[0006]所述第二驅動組包括第二立柱、第二絲杠和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二立柱內設置有第二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二絲杠設置于第二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二絲杠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二絲杠能夠在第二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二絲杠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卡槽;
[0007]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通過連接板連接后形成支撐框架,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設置在支撐框架的后部,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設置在支撐框架的前部,支撐框架內設置有光伏板清洗區;
[0008]所述清洗裝置設置在光伏板清洗區內,清洗裝置包括第一橫板、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和刮板,所述第一橫板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紋卡槽上,第一橫板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紋卡槽上,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均設置有第一基準端和第二基準端,所述第一基準端與第一橫板固定連接,第二基準端與支撐框架前部的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刮板的一端與第一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的底部能夠用于刮除光伏板表面雜質。
[0009]進一步地,包括第三驅動組和第四驅動組,所述第三驅動組包括第三絲杠和第三驅動電機,所述第三立柱內設置有第三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三絲杠設置于第三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三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三絲杠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三絲杠能夠在第三絲
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三絲杠上設置有第三螺紋卡槽;
[0010]所述第四驅動組包括第四絲杠和第四驅動電機,所述第四立柱內設置有第四絲杠安裝腔,所述第四絲杠設置于第四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四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第四絲杠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四絲杠能夠在第四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四絲杠上設置有第四螺紋卡槽;
[0011]連接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連接板為第二橫板,所述第二橫板的一端套接在第三螺紋卡槽上,第二橫板的另一端套接在第四螺紋卡槽上,所述第一基準端與第一橫板固定連接,第二基準端與第二橫板固定連接。
[0012]進一步地,在刮板中靠近第一支撐板的一端為第一滑動端,所述第一滑動端設置有滑塊,在第一支撐板中靠近第一滑動端的一端為第一滑動配合端,所述第一滑動配合端設置有滑槽,所述刮板與第一支撐板通過滑塊和滑槽滑動連接。
[0013]進一步地,所述清洗裝置包括滑板和拉桿,所述滑板設置在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上,所述第一支撐板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板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一滑槽滑動配合;
[0014]所述第二支撐板設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板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與第二滑槽滑動配合;
[0015]所述滑板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從滑板的頂部至滑板的底部貫穿設置,所述拉桿連接在安裝孔內,拉桿的底部用于連接刮板。
[0016]進一步地,包括彈簧,所述彈簧套接于拉桿的外周面上,且彈簧設置于刮板的頂部與滑板的底部之間。
[0017]進一步地,包括第五驅動組,所述第五驅動組包括第五立柱、第五絲杠和第五驅動電機,所述第五立柱內設置有第五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五絲杠設置于第五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五絲杠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第五絲杠能夠在第五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五絲杠上設置有第五螺紋卡槽;
[0018]所述第五立柱的一端連接在第一立柱的外壁上,第五立柱的另一端連接在第四立柱的外壁上,所述滑板設置有第三基準端,所述第三基準端套接在第五螺紋卡槽上。
[0019]進一步地,所述清洗裝置還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連接在滑板上,出水管上設置有出水口和進水口,所述出水口與光伏板清洗區位置對應,所述進水口用于與水泵輸出端連接。
[0020]進一步地,所述刮板的底部設置有絨布安裝部,所述絨布安裝部用于安裝絨布。
[002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底部均設置有滑輪。
[0022]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框架上設置有拉手。
[0023]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將光伏板置于光伏板清洗區中,之后,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第一絲杠動作,第二驅動電機驅動第二絲杠動作,由于第一橫板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紋卡槽上,第一橫板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紋卡槽上,從而第一橫板進行豎向的上升或下降動作;而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通過第一基準端與第一橫板固定連接,故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進行豎向的上升或下降動作,從而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實現了角度調整;
[0024]當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達到既定角度時,由于刮板的一端與第一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撐板滑動連接,此時,將刮板的底部與光伏板表面貼合,將水
引入貼合部位,滑動刮板,從而實現了光伏板表面的清洗操作。本技術適用于對大量光伏板進行清洗的情況,無需在光伏板自身上增加清洗設備,節約成本,又能節約人力;此外,本技術能夠適應于不同高度的光伏板,保證了刮板與光伏板的貼合,實現了更高的清洗效果。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第三驅動組第四驅動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第五驅動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9]圖5為基于圖4的A
?
A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0]圖6為基于圖5的B區域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1]圖7為基于圖5的C區域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2]附圖標記說明:
[0033]1、第一立柱;11、第一絲杠;12、第一驅動電機;2、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光伏板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驅動組、第二驅動組、第三立柱(3)、第四立柱(4)和清洗裝置,所述第一驅動組包括第一立柱(1)、第一絲杠(11)和第一驅動電機(12),所述第一立柱(1)內設置有第一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一絲杠(11)設置于第一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一驅動電機(12)的輸出端與第一絲杠(11)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杠(11)能夠在第一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一絲杠(11)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卡槽;所述第二驅動組包括第二立柱(2)、第二絲杠(21)和第二驅動電機(22),所述第二立柱(2)內設置有第二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二絲杠(21)設置于第二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二驅動電機(22)的輸出端與第二絲杠(21)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二絲杠(21)能夠在第二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二絲杠(21)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卡槽;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通過連接板連接后形成支撐框架,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設置在支撐框架的后部,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設置在支撐框架的前部,支撐框架內設置有光伏板清洗區(100);所述清洗裝置設置在光伏板清洗區(100)內,清洗裝置包括第一橫板(61)、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和刮板(9),所述第一橫板(61)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紋卡槽上,第一橫板(61)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紋卡槽上,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均設置有第一基準端(70)和第二基準端(71),所述第一基準端(70)與第一橫板(61)固定連接,第二基準端(71)與支撐框架前部的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刮板(9)的一端與第一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9)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撐板滑動連接,刮板(9)的底部能夠用于刮除光伏板表面雜質。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驅動組和第四驅動組,所述第三驅動組包括第三絲杠(31)和第三驅動電機(32),所述第三立柱(3)內設置有第三絲杠安裝腔,所述第三絲杠(31)設置于第三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三驅動電機(32)的輸出端與第三絲杠(31)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三絲杠(31)能夠在第三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三絲杠(31)上設置有第三螺紋卡槽;所述第四驅動組包括第四絲杠(41)和第四驅動電機(42),所述第四立柱(4)內設置有第四絲杠安裝腔,所述第四絲杠(41)設置于第四絲杠安裝腔內,所述第四驅動電機(42)的輸出端與第四絲杠(41)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第四絲杠(41)能夠在第四絲杠安裝腔內進行轉動,第四絲杠(41)上設置有第四螺紋卡槽;連接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的連接板為第二橫板(62),所述第二橫板(62)的一端套接在第三螺紋卡槽上,第二橫板(62)的另一端套接在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志遠,李良縣,郁永靜,鄢健,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