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真空器件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包括法蘭盤以及與所述法蘭盤同軸固定連接的內熱屏蔽筒和外熱屏蔽筒;所述內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的一端設有第一開口,且所述內熱屏蔽筒與所述外熱屏蔽筒之間設有間隙,靠近所述第一開口的所述間隙內設有熱屏蔽層;所述內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的一端設有內芯和加熱子,所述內芯與所述第一開口之間抵接有陰極片,所述陰極片與所述內熱屏蔽筒之間設有碳膜,所述加熱子的一端貫穿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側壁固定連接在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外側壁上,所述加熱子的另一端通過設置在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引導組件延伸出所述法蘭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實現(xiàn)較少熱量的損失,提高加熱效率。加熱效率。加熱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
[0001]本技術涉及電真空器件
,具體涉及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
技術介紹
[0002]傳統(tǒng)線性注微波管,諸如速調管、行波管,是微波接力通訊、雷達、電子對抗和衛(wèi)星通訊等電子系統(tǒng)中的重要電子器件。電子槍是線性注微波管的心臟,為微波管高頻電路提供互作用所需的電子注。在工程領域,電子槍一般采用熱陰極作為電子注發(fā)射體,熱陰極預熱時間通常需要幾十至數百秒。陰極電子源作為電子槍的電子供給部分,往往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其要與電子槍體結構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個具有完整電流回路部件。在某些特殊場景,要求陰極電子源具有功率小、抗震的特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本技術提供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提供一種具有小功率、抗震的間熱式陰極電子源。
[0004]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
[0005]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包括法蘭盤以及與所述法蘭盤同軸固定連接的內熱屏蔽筒和外熱屏蔽筒;所述外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外側壁上,所述內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的一端設有第一開口,且所述內熱屏蔽筒與所述外熱屏蔽筒之間設有間隙,靠近所述第一開口的所述間隙內設有熱屏蔽層;
[0006]所述內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的一端設有抗震內芯和加熱子,所述抗震內芯與所述第一開口之間抵接有陰極片,所述陰極片與所述內熱屏蔽筒之間設有碳膜,所述抗震內芯的周向側壁開設有螺紋槽,所述加熱子緊密貼合在所述螺紋槽的溝槽底部,所述抗震內芯的外側面設有使所述加熱子不脫離所述螺紋槽的防脫機構,所述加熱子的一端貫穿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側壁固定連接在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外側壁上,所述加熱子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法蘭盤;所述內熱屏蔽筒的腔體內部還固定安裝有用于支撐所述抗震內芯的支撐組件。
[0007]本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外熱屏蔽筒和內熱屏蔽筒,以及在靠近第一開口的間隙內設置熱屏蔽層,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較少熱量的損失,提高加熱效率,從而可以減小加熱功率,同時,在內熱屏蔽筒內設置抗震內芯,加熱子貼合在抗震內芯外側壁的螺紋槽內,可以更好地固定加熱子,減小了陰極電子源在運動過程中導致高溫段的鎢絲(即靠近第一開口的鎢絲)斷裂,提高了該陰極電子源的抗震性,同時,避免陰極電子源在工作的時候,加熱子上的兩點接觸導致短路。
[0008]作為優(yōu)化,所述內熱屏蔽筒包括上下均設有開口的陰極支撐筒和陰極固定筒,且所述陰極固定筒的尺寸大于所述陰極支撐筒的尺寸,所述陰極固定筒的上端開口為第一開口,所述陰極固定筒的內側壁與所述陰極支撐筒的外側壁固定連接,且所述陰極固定筒位于所述陰極支撐筒的上方,所述外熱屏蔽筒的上端開口與所述陰極固定筒的外側壁固定連
接,所述陰極片與所述陰極支撐筒在豎直面的投影重合的部分設有碳膜,且所述陰極片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面積。
[0009]作為優(yōu)化,所述陰極片的上表面高度與所述陰極支撐筒的上端開口齊平,且所述陰極支撐筒的上端表面與所述陰極固定筒的頂壁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陰極片的上表面與所述陰極固定筒的頂壁底部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的部分設有碳膜。
[0010]作為優(yōu)化,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陰極支撐筒內壁上的限位內筒,所述限位內筒上下均設有開口,所述限位內筒的頂部抵接有用于支撐所述抗震內芯的支撐頂珠,所述支撐頂珠上下均設有開口,且所述支撐頂珠的開口與所述限位內筒的開口同軸設置,所述支撐頂珠的頂部與所述抗震內芯的底部抵接,所述抗震內芯的頂部與所述陰極片的底部抵接。
[0011]作為優(yōu)化,所述防脫機構包括與所述抗震內芯的外側壁滑動配合設置的抗震外筒,所述抗震外筒的內側壁與所述抗震內芯的外側壁接觸,所述抗震外筒上下均設有開口,所述抗震外筒的開口與所述支撐頂珠的開口同軸設置,且所述抗震外筒的高度與所述抗震內芯的高度相同,貫穿所述陰極支撐筒的側壁上部以及抗震外筒的側壁上部設有供所述加熱子穿過的通孔,所述加熱子穿過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陰極支撐筒的外側壁上,所述抗震外筒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與所述陰極片和支撐頂珠抵接。
[0012]作為優(yōu)化,所述法蘭盤軸心處設有法蘭孔,所述法蘭孔內安裝有隔熱頂珠,所述隔熱頂珠上下均設有開口,且所述隔熱頂珠的開口與所述陰極支撐筒同軸設置,所述加熱子依次通過所述支撐頂珠的上端開口、下端開口、隔熱頂珠的上端開口、下端開口延伸至所述法蘭盤外。
[0013]作為優(yōu)化,所述法蘭盤包括位于所述法蘭盤軸心處的法蘭孔以及設置在所述法蘭盤底部的卡槽,所述法蘭孔與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內腔連通,所述卡槽的底部與所述法蘭孔連通,所述卡槽內固定連接有硬質卡片,沿所述外熱屏蔽筒的中心軸線貫穿所述硬質卡片設有供所述加熱子穿過的穿孔,所述法蘭孔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隔熱頂珠位于所述法蘭孔內且通過所述硬質卡片固定在所述法蘭孔內。
[0014]作為優(yōu)化,所述陰極片的材質為熱陰極材料
[0015]作為優(yōu)化,所述加熱子的材質為鎢系加熱絲。
[0016]作為優(yōu)化,所述外熱屏蔽筒、內熱屏蔽筒、熱屏蔽層、限位內筒的材質均為但不限于鉭金屬材質。
[0017]本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0018]本技術通過設置外熱屏蔽筒和內熱屏蔽筒,以及在靠近第一開口的間隙內設置熱屏蔽層,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較少熱量的損失,提高加熱效率,從而可以減小加熱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陰極電子源的壽命,同時,在內熱屏蔽筒內設置抗震內芯,加熱子貼合在抗震內芯外側壁的螺紋槽內,可以避免陰極電子源在高速運行的時候,加熱子上的兩點接觸導致短路,因此,提高了該陰極電子源的抗震性。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0022]1?
陰極片,2
?
陰極固定筒,3
?
陰極支撐筒,4
?
抗震內芯,5
?
加熱子,6
?
抗震外筒,7
?
支撐頂珠,8
?
限位內筒,9
?
熱屏蔽層,10
?
隔熱頂珠,11
?
法蘭盤,12
?
硬質卡片,13
?
外熱屏蔽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
[0024]實施例1
[0025]本實施例1提供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如圖1所示,
[0026]包括法蘭盤11以及與所述法蘭盤11同軸固定連接的內熱屏蔽筒和外熱屏蔽筒13;所述外熱屏蔽筒13遠離所述法蘭盤11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法蘭盤(11)以及與所述法蘭盤(11)同軸固定連接的內熱屏蔽筒和外熱屏蔽筒(13);所述外熱屏蔽筒(13)遠離所述法蘭盤(1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外側壁上,所述內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11)的一端設有第一開口,且所述內熱屏蔽筒與所述外熱屏蔽筒(13)之間設有間隙,靠近所述第一開口的所述間隙內設有熱屏蔽層(9);所述內熱屏蔽筒遠離所述法蘭盤(11)的一端設有抗震內芯(4)和加熱子(5),所述抗震內芯(4)與所述第一開口之間抵接有陰極片(1),所述陰極片(1)與所述內熱屏蔽筒之間設有碳膜,所述抗震內芯(4)的周向側壁開設有螺紋槽,所述加熱子(5)緊密貼合在所述螺紋槽的溝槽底部,所述抗震內芯(4)的外側面設有使所述加熱子(5)不脫離所述螺紋槽的防脫機構,所述加熱子(5)的一端貫穿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側壁固定連接在所述內熱屏蔽筒的外側壁上,所述加熱子(5)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法蘭盤(11);所述內熱屏蔽筒的腔體內部還固定安裝有用于支撐所述抗震內芯(4)的支撐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熱屏蔽筒包括上下均設有開口的陰極支撐筒(3)和陰極固定筒(2),且所述陰極固定筒(2)的尺寸大于所述陰極支撐筒(3)的尺寸,所述陰極固定筒(2)的上端開口為第一開口,所述陰極固定筒(2)的內側壁與所述陰極支撐筒(3)的外側壁固定連接,且所述陰極固定筒(2)位于所述陰極支撐筒(3)的上方,所述外熱屏蔽筒(13)的上端開口與所述陰極固定筒(2)的外側壁固定連接,所述陰極片(1)與所述陰極支撐筒(3)在豎直面的投影重合的部分設有碳膜,且所述陰極片(1)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開口的面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片(1)的上表面高度與所述陰極支撐筒(3)的上端開口齊平,且所述陰極支撐筒(3)的上端表面與所述陰極固定筒(2)的頂壁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陰極片(1)的上表面與所述陰極固定筒(2)的頂壁底部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的部分設有碳膜。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間熱式陰極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陰極支撐筒(3)內壁上的限位內筒(8),所述限位內筒(8)上下均設有開口,所述限位內筒(8)的頂部抵接有用于支撐所述內芯(4)的支撐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于海波,林祖?zhèn)?/a>,盛春陽,李翹宇,錢利波,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創(chuàng)元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