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包括驅動機構框架結構和窗板,所述窗板包括第一蜂窩層、過濾棉和第二蜂窩層,所述過濾棉位于所述第一蜂窩層、和第二蜂窩層之間的位置,所述驅動結構驅動窗板轉動與框架結構形成一定的夾角;通過設置的第一蜂窩層和第二蜂窩層采用的蜂窩結構具有很好的消聲效果,在使用時蜂窩結構的六角形形狀,能夠很好的增大聲音的傳導路徑,使聲音在傳導的過程中逐漸消耗減小,同時設置的過濾棉,能夠很好的在使用時過濾其外部的雜質,保持在百葉窗關閉的過程中具有很好過濾空氣以及遮光的效果。中具有很好過濾空氣以及遮光的效果。中具有很好過濾空氣以及遮光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百葉窗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
技術介紹
[0002]百葉窗是窗子的一種式樣,起源于中國。中國古代建筑中,有直欞窗,從戰國至漢代各朝代都有運用。豎直條的被稱為直欞窗,還有橫直條的,叫臥欞窗。臥欞窗即百葉窗的一種原始式樣,也可以說它是百葉窗原來的狀態,不同于窗簾柔軟的質地,百葉窗葉片般采用木、玻璃和鋁合金等材料,因此可以抵擋陽光、風雨、灰塵的侵蝕,且容易清洗。
[0003]市場上的百葉窗,或纖細華麗,或粗狂神偉。其整體排列的橫向線條表現出氣派與溫馨的平面美。通過光線的調節,百葉窗還可以為現代簡潔的空間帶來變化悅目之感,現有技術中的百葉窗在使用時不能很好的進行降噪處理,在打開百葉窗和窗戶之后,在風通過百葉窗的縫隙,壓強過大的話,會造成很大的噪音,影響使用者的使用,因此亟需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包括驅動機構框架結構和窗板,所述窗板包括第一蜂窩層、過濾棉和第二蜂窩層,所述過濾棉位于所述第一蜂窩層、和第二蜂窩層之間的位置,所述驅動結構驅動窗板轉動與框架結構形成一定的夾角。
[0006]進一步的,所述框架結構包括固定組件,所述窗板活動設置在固定組件的內部。
[0007]進一步的,所述框架結構的內部還設置有轉動組件,所述驅動機構驅動轉動組件帶動窗板以固定組件為支點進行轉動。
[0008]進一步的,所述窗體設置在框架結構的內部,所述轉動組件貫穿窗體與框架結構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
[0010]進一步的,所述框架結構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外壁與氣缸的一側固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窗板的一側設置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一側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塊與連接板通過銷釘轉動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側設置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設置有滑槽。
[0013]進一步的,所述氣缸的輸出軸的一端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穿過滑槽與連接板固定。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通過設置
的第一蜂窩層和第二蜂窩層采用的蜂窩結構具有很好的消聲效果,在使用時蜂窩結構的六角形形狀,能夠很好的增大聲音的傳導路徑,使聲音在傳導的過程中逐漸消耗減小,同時設置的過濾棉,能夠很好的在使用時過濾其外部的雜質,保持在百葉窗關閉的過程中具有很好過濾空氣以及遮光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氣缸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氣缸局部結構示意。
[0022]圖7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實施例提供的窗板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1側桿、2第一固定桿、3氣缸、4第二固定桿、41第一連接柱、42第二連接柱、43第三連接柱、5L型板、6氣缸、7支撐塊、8滑槽、9連接板、10連接塊、11窗板、12轉動桿、13軸承、14連接件、15第二蜂窩層、16第一蜂窩層、17過濾棉。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25]如圖1
?
7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包括驅動機構框架結構和窗板11,所述窗板11包括第一蜂窩層16、過濾棉17和第二蜂窩層,所述過濾棉17位于所述第一蜂窩層16、和第二蜂窩層15之間的位置,所述驅動結構驅動窗板11轉動與框架結構形成一定的夾角。
[0026]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所述窗板11包括第一蜂窩層16、過濾棉17和第二蜂窩層,所述過濾棉17位于所述第一蜂窩層16、和第二蜂窩層15之間的位置,所述驅動結構驅動窗板11轉動與框架結構形成一定的夾角。所述第一蜂窩層的厚度為1.5
?
1.8mm,所述過濾棉的厚度為2
?
2.5mm,所述第二蜂窩層15的厚度為4mm
?
6mm。第一蜂窩層和第二蜂窩層采用的蜂窩結構具有很好的消聲效果,在使用時蜂窩結構的六角形形狀,能夠很好的增大聲音的傳導路徑,使聲音在傳導的過程中逐漸消耗減小,最后消除,蜂窩結構是覆蓋二維平面的最佳拓撲結構。蜂窩結構是蜂巢的基本結構,是由一個個正六角形單房、房口全朝下或朝向一邊、背對背對稱排列組合而成的一種結構。這種結構有著優秀的幾何力學性能,因此在材料學科用有廣泛應用,同時設置的過濾棉,能夠很好的在使用時過濾其外部的雜質,保持在百葉窗關閉的過程中具有很好過濾空氣以及遮光的效果,所述過濾棉的材質選用便于使用者使用
不透光,以及透光程度選擇,現有技術不一一贅述。
[0027]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通過設置的第一蜂窩層和第二蜂窩層采用的蜂窩結構具有很好的消聲效果,在使用時蜂窩結構的六角形形狀,能夠很好的增大聲音的傳導路徑,使聲音在傳導的過程中逐漸消耗減小,同時設置的過濾棉,能夠很好的在使用時過濾其外部的雜質,保持在百葉窗關閉的過程中具有很好過濾空氣以及遮光的效果。
[0028]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例,所述框架結構包括固定組件,所述窗板活動設置在固定組件的內部。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固定桿2、第二固定桿4和側桿1,所述側桿1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側桿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桿2、第二固定桿4固接,固接的方式有兩種,焊接或者螺栓連接,在本申請文件中優選為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桿2、第二固定桿4和側桿1均采用斷橋鋁材料制成,斷橋鋁又叫隔熱斷橋鋁型材,隔熱鋁合金型材,斷橋鋁合金,斷冷熱橋型材, 斷橋式鋁塑復型材。它比普通的鋁合金型材有著更優異的性能,所述側桿1的形狀為凹型,凹型設置的側桿能夠很好的卡接在待安裝面的外部,使其雜質固定更加的牢固和穩定。
[0029]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例,所述框架結構的內部還設置有轉動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機構框架結構和窗板(11),所述窗板(11)包括第一蜂窩層(16)、過濾棉(17)和第二蜂窩層,所述過濾棉(17)位于所述第一蜂窩層(16)、和第二蜂窩層(15)之間的位置,所述驅動結構驅動窗板(11)轉動與框架結構形成一定的夾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結構包括固定組件,所述窗板活動設置在固定組件的內部。3.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固定桿(2)、第二固定桿(4)和側桿(1),所述側桿(1)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側桿(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桿(2)、第二固定桿(4)固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結構的內部還設置有轉動組件,所述驅動機構驅動轉動組件帶動窗板以固定組件為支點進行轉動。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棉的百葉窗窗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體設置在框架結構的內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勇,蔡忠晉,陳繁敏,
申請(專利權)人:滁州市永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