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上設有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脈管冷指,所述脈管冷指上設有第二進氣口和第二出氣口,且所述第一出氣口和第二進氣口之間連通有第一連通管;膨脹功回收裝置,所述膨脹功回收裝置包括兩個對稱的回收組件,所述回收組件包括回收缸體和活塞,兩個回收組件的活塞之間設有膨脹腔,該膨脹腔通過第二連通管與第二出氣口接通,每個回收組件的活塞與回收缸體之間均設有密封的輔助壓縮腔,所述輔助壓縮腔均與回收管接通,所述回收管與第一連通管接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膨脹功回收裝置在調節壓力波和質量流之間的相位差的同時,也能將部分的膨脹功回收,提高制冷機的制冷效率。提高制冷機的制冷效率。提高制冷機的制冷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
[0001]本技術涉及制冷設備的
,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
技術介紹
[0002]小型回熱式低溫制冷機結構緊湊,單位質量功率密度高,低溫下制冷效率高,制冷工質環保并且制冷量容易調節,其中采用脈管制冷器的低溫制冷機完全沒有運動部件,同時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噪聲小、振動量級低壽命長以及可靠性高等優點,因此在航空航天、高溫超導、紅外探測、生物醫藥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0003]目前所使用的傳統型脈管制冷機采用慣性管和氣庫對系統中的壓力波與質量流進行調相,由于脈管熱端出口的膨脹功仍然具有做功能力,在慣性管型脈管制冷機中,脈管制冷機的膨脹功主要以熱量的形式通過慣性管或者小孔等傳統調相機構耗散至環境中,具體來說就是這些膨脹功會以廢熱的形式通過慣性管和氣庫耗散至大氣,直接導致慣性管型脈管制冷機的效率低下;因此,現亟需對現有的脈管制冷機進行必要的改進和創新,以提高制冷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包括呈分體設置的:
[0006]壓縮機,所述壓縮機上設有分別用于氣體工質進入和排出的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
[0007]脈管冷指,所述脈管冷指上設有分別用于氣體工質進入和排出的第二進氣口和第二出氣口,且所述第一出氣口和第二進氣口之間連通有用于氣體工質流通的第一連通管;
[0008]膨脹功回收裝置,所述膨脹功回收裝置包括兩個回收組件,兩個所述回收組件通過連接缸體對稱連接在一起,所述回收組件包括回收缸體和在回收缸體內往復運動的活塞,兩個回收組件的活塞之間設有密封的膨脹腔,該膨脹腔通過第二連通管與所述第二出氣口接通,每個所述回收組件的活塞與對應的回收缸體之間均設有密封的輔助壓縮腔,所述輔助壓縮腔均與回收管接通,所述回收管與串聯接通在所述第一連通管上的三通式第一轉接頭接通。
[0009]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壓縮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兩側均設置有直線電機,所述殼體內部兩側的直線電機呈對稱布置,所述直線電機均包括活塞軸,所述活塞軸的端部連接有活塞頭,所述活塞軸上連接有永磁體組,所述永磁體組位于內磁極和外磁極之間,所述外磁極上連接有導電線圈,所述殼體上連接有氣缸座,所述氣缸座內部形成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位于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殼體內部兩側的直線電機的活塞頭均滑移地連接在所述活塞腔內,所述氣缸座上設置有所述第一進氣口和所述第一出氣口,所述
第一進氣口和所述殼體內部相連通,所述第一出氣口與所述活塞腔相連通。
[0010]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脈管冷指包括依次連接的冷端換熱器、回熱器和熱端換熱器,所述熱端換熱器和所述回熱器相連通,所述回熱器內部連接有脈管,所述脈管和所述回熱器的軸線相重合,所述脈管一端和所述冷端換熱器相連通,所述熱端換熱器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連通管接通的第二進氣口,所述熱端換熱器內部連接有熱套芯,所述熱套芯內部設置有氣孔,所述氣孔的一端和所述脈管相連通,所述氣孔的另一端為與所述第二連通管接通的第二出氣口。
[0011]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回收組件的活塞滑動安裝在回收缸體內部設置的第一腔室內,兩個回收缸體上的第一腔室相連通,且兩個回收組件的活塞同軸心設置。
[0012]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兩個所述活塞相對的端面與所述連接缸體的內部之間形成所述膨脹腔,所述第二連通管連接在所述連接缸體上,所述連接缸體上設有連通膨脹腔與所述第二連通管的第一通孔。
[0013]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活塞遠離膨脹腔的一端同軸設有導向軸,所述導向軸滑動安裝在回收缸體內部設置的第二腔室內,所述活塞遠離膨脹腔一端的端面與所述第一腔室的部分腔體形成所述輔助壓縮腔。
[0014]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回收缸體上設有與所述輔助壓縮腔連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端與支管的一端接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與三通式的第二轉接頭接通,所述第二轉接頭與所述回收管的一端接通,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轉接頭接通。
[0015]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向軸遠離活塞的一端同軸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上同軸固定有多個沿其軸向等間距分布的板簧,所述板簧位于所述回收缸體內部設置的第三腔室內,所述板簧的外邊緣固定所述第三腔室的內壁上,所述回收缸體的外端固定有將所述第三腔室密封形成背壓腔的端蓋。
[0016]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向軸與所述第二腔室的內壁之間采用間隙配合,所述活塞與所述第一腔室的內壁之間也采用間隙配合。
[0017]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活塞的橫截面面積大于導向軸的橫截面面積,所述導向軸的橫截面面積大于連接軸的橫截面面積。
[001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9]為本技術是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首先,本技術采用對置式的氣缸活塞結構連接于脈管冷指的熱端,在調節壓力波和質量流之間的相位差的同時,也能將部分的膨脹功回收,提高制冷機的效率,解決“傳統的脈管制冷機冷的膨脹功主要以熱量的形式通過慣性管或者小孔等傳統調相機構耗散至環境中,造成制冷效率低下”的問題;其次,本技術的膨脹功回收裝置采用對稱的分體式結構,可以避免由于兩個活塞尺寸公差存在偏差導致的無法進行微米級厚度間隙密封下的裝配,或者避免造成兩個尺寸公差不一致的活塞在共用缸體中出現漏氣或磨缸問題,本技術的膨脹功回收裝置只要保證各自的活塞與對應缸體良好裝配即可,降低了對裝配工藝的要求,節省了活塞零件加工成本;再者,本技術有效地將壓縮機、膨脹功回收裝置和脈管冷指進行了分離,大大提高了制冷機平臺的可靠性,在精密設備冷卻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技術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的主視圖;
[0022]圖3為圖2中A
?
A方向的剖視圖;
[0023]圖4為膨脹功回收裝置的主視圖;
[0024]圖5為圖4中B
?
B方向的剖視圖;
[0025]圖6為回收缸體的全剖視圖;
[0026]圖7為板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標號說明:
[0028]100、壓縮機;101、殼體;102、活塞軸;103、內磁極;104、外磁極;105、活塞頭;106、永磁體組;107、導電線圈;108、氣缸座;109、活塞腔;110、第一進氣口;111、第一出氣口;200、脈管冷指;201、冷端換熱器;202、回熱器;203、熱端換熱器;204、脈管;205、熱套芯;206、氣孔;207、第二進氣口;208、第二出氣口;300、第一連通管;301、第一轉接頭;400、第二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分體設置的:壓縮機,所述壓縮機上設有分別用于氣體工質進入和排出的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脈管冷指,所述脈管冷指上設有分別用于氣體工質進入和排出的第二進氣口和第二出氣口,且所述第一出氣口和第二進氣口之間連通有用于氣體工質流通的第一連通管;膨脹功回收裝置,所述膨脹功回收裝置包括兩個回收組件,兩個所述回收組件通過連接缸體對稱連接在一起,所述回收組件包括回收缸體和在回收缸體內往復運動的活塞,兩個回收組件的活塞之間設有密封的膨脹腔,該膨脹腔通過第二連通管與所述第二出氣口接通,每個所述回收組件的活塞與對應的回收缸體之間均設有密封的輔助壓縮腔,所述輔助壓縮腔均與回收管接通,所述回收管與串聯接通在所述第一連通管上的三通式第一轉接頭接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兩側均設置有直線電機,所述殼體內部兩側的直線電機呈對稱布置,所述直線電機均包括活塞軸,所述活塞軸的端部連接有活塞頭,所述活塞軸上連接有永磁體組,所述永磁體組位于內磁極和外磁極之間,所述外磁極上連接有導電線圈,所述殼體上連接有氣缸座,所述氣缸座內部形成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位于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殼體內部兩側的直線電機的活塞頭均滑移地連接在所述活塞腔內,所述氣缸座上設置有所述第一進氣口和所述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和所述殼體內部相連通,所述第一出氣口與所述活塞腔相連通。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膨脹功回收功能的脈管制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脈管冷指包括依次連接的冷端換熱器、回熱器和熱端換熱器,所述熱端換熱器和所述回熱器相連通,所述回熱器內部連接有脈管,所述脈管和所述回熱器的軸線相重合,所述脈管一端和所述冷端換熱器相連通,所述熱端換熱器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連通管接通的第二進氣口,所述熱端換熱器內部連接有熱套芯,所述熱套芯內部設置有氣孔,所述氣孔的一端和所述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偉峰,李澤宇,陳威,胡劍英,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