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包括有轉動安裝于地面上的底盤,底盤可水平轉動,底盤的上表面呈四角對稱分別安裝有四只L形定位塊,四只L形定位塊可沿底盤的上表面展開和收攏;底盤的上方設有可升降的環形移動座,環形移動座的一側轉動安裝有橫臂,橫臂的兩端均可拆卸的轉動安裝有卷繞有包裝膜的轉筒,橫臂可水平轉動。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自上而下將包裝膜以螺旋狀軌跡部分相搭接并貼覆于待覆膜的產品的四周,工作效率高,使得包裝膜井然有序,厚薄一致的繞包于產品外部,無保護薄弱點,不易斷裂,不會出現破洞,能夠有效、可靠的保護產品。產品。產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包裝
,具體是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包裝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達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在工業領域,包裝的目的既是為了保護產品(被包裝物),又能夠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
[0003]目前,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對于一些非易碎,具有規則幾何形狀,且穩定性較好的產品(鐵罐等),大多不采用外加包裝箱(盒)、內襯緩沖物(泡沫板、氣囊等)的包裝形式,而是普遍采用將產品分層摞放在一起,并達到合理的高度,在相鄰二層的產品之間采用隔板或襯板隔開,再在其外部覆包裝膜,起到一定的保護和固定的作用。
[0004]為此,普遍采用人工覆膜的方式來實現,即手持包裝膜卷,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將包裝膜貼覆于待覆膜的產品的四周,不僅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而且所繞包的包裝膜參差不齊,厚薄不一,極易出現局部保護薄弱,在后續搬運、流通過程中造成包裝膜發生斷裂,甚至出現破洞,從而導致產品露出,使得產品因磕碰、摩擦而發生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能夠自上而下將包裝膜以螺旋狀軌跡部分相搭接并貼覆于待覆膜的產品的四周,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包裝膜井然有序,厚薄一致的繞包于產品外部,無保護薄弱點,不易斷裂,不會出現破洞,以有效、可靠的保護產品。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包括有轉動安裝于地面上的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盤可水平轉動,底盤的上表面呈四角對稱分別安裝有四只L形定位塊,所述四只L形定位塊可沿底盤的上表面展開和收攏,用于將待覆膜的產品限定在底盤上;所述底盤的上方設有可升降的環形移動座,所述環形移動座的一側轉動安裝有橫臂,橫臂的兩端均可拆卸的轉動安裝有卷繞有包裝膜的轉筒,所述的橫臂可水平轉動,一方面用于切換任一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相對應,另一方面用于調節相對應的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的相對距離。
[0008]進一步的,所述底盤的上表面設有X形凹槽,所述X形凹槽的兩側內壁上均設有鋸齒壁,每只L形定位塊的轉角處轉動安裝有貫穿其上、下端面的豎軸,所述豎軸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與所述鋸齒壁相嚙合的齒輪。
[0009]進一步的,所述豎軸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手撥輪。
[0010]進一步的,所述底盤的下方地面上設有坑洞,底盤的底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轉動安裝于所述坑洞的底面上,坑洞中安裝有與所述轉軸相傳動連接的第一電機。
[0011]進一步的,所述底盤的上表面與地面相平齊。
[0012]進一步的,所述底盤的上方設有X形支架,底盤的外側設有沿底盤的周向分布的三根導柱和螺柱,所述三根導柱固定于地面上,三根導柱的頂端分別對應與所述X形支架的三個支臂的端部相固定連接,所述螺柱轉動安裝于所述X形支架的另一個支臂的端部與地面之間;所述的環形移動座通過滑動配合安裝于所述三根導柱上,并通過螺紋配合安裝于所述螺柱上。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X形支架上安裝有驅動所述螺柱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可進行正反轉。
[0014]進一步的,所述橫臂的中部轉動安裝于所述環形移動座的一側,橫臂的長度小于與其相鄰的二根導柱之間的間距或導柱與螺柱之間的間距。
[0015]進一步的,所述環形移動座上安裝有驅動所述橫臂轉動的第三電機。
[0016]進一步的,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17]S1.將待覆膜的產品移至所述的底盤上,并使得待覆膜的產品位于所述四只L形定位塊之間,轉動所述手撥輪,四只L形定位塊沿所述X形凹槽收攏,直至從四角夾緊待覆膜的產品,將待覆膜的產品限定在底盤上;
[0018]S2.再啟動所述的第三電機,驅動所述橫臂水平轉動,一方面切換任一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相對應,另一方面調節相對應的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的相對距離;接著,第三電機停機;
[0019]S3.然后,手動牽引出部分包裝膜,貼覆在待覆膜的產品的頂端的一側;
[0020]S4.然后,啟動所述的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分別對應驅動所述底盤和螺柱低速轉動,在此過程中,待覆膜的產品隨底盤轉動,同時,所述環形移動座帶動與待覆膜的產品相對應的轉筒沿所述三根導柱和螺柱下降,自上而下將包裝膜以螺旋狀軌跡部分相搭接并貼覆于待覆膜的產品的四周;
[0021]S5.包裝膜貼覆完成后,所述的第一電機停機,所述第二電機反轉,驅動所述螺柱反轉,使得所述環形移動座沿所述三根導柱和螺柱上升,從所述的底盤上移出已貼覆包裝膜的產品即可。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專利技術采用可水平轉動的底盤,并在底盤的上方設置可升降的環形移動座,使用時轉盤帶動待覆膜的產品低速轉動,環形移動座帶動用于卷繞包裝膜的卷筒緩慢下降,能夠自上而下將包裝膜以螺旋狀軌跡部分相搭接并貼覆于待覆膜的產品的四周,工作效率高,使得包裝膜井然有序,厚薄一致的繞包于產品外部,無保護薄弱點,不易斷裂,不會出現破洞,能夠有效、可靠的保護產品。
[0024]2、本專利技術在底盤上安裝呈四角對稱分布的四只L形定位塊,此四只L形定位塊可沿底盤的上表面展開和收攏,使用時能夠從四角夾緊待覆膜的產品,將待覆膜的產品限定在底盤上,在隨底盤轉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移動,并能夠滿足對一系列不同長寬尺寸的產品進行夾緊的需要。
[0025]3、本專利技術在環形移動座的一側轉動安裝橫臂,在橫臂的兩端均可拆卸的轉動安裝用于卷繞包裝膜的轉筒,使用時橫臂可水平轉動,一方面能夠切換任一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相對應,能夠通過適時更換轉筒來滿足包裝膜的持續供應和補充,另一方面能夠調節相
對應的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的相對距離,能夠滿足對一系列不同長寬尺寸的產品進行覆膜的需要。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底盤及其上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單只L形定位塊與X形凹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環形移動座及其上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橫臂及其上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橫臂及其上部件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3]參見圖1
?
6,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包括有轉動安裝于地面上的底盤1,底盤1可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包括有轉動安裝于地面上的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盤可水平轉動,底盤的上表面呈四角對稱分別安裝有四只L形定位塊,所述四只L形定位塊可沿底盤的上表面展開和收攏,用于將待覆膜的產品限定在底盤上;所述底盤的上方設有可升降的環形移動座,所述環形移動座的一側轉動安裝有橫臂,橫臂的兩端均可拆卸的轉動安裝有卷繞有包裝膜的轉筒,所述的橫臂可水平轉動,一方面用于切換任一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相對應,另一方面用于調節相對應的轉筒與待覆膜的產品的相對距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的上表面設有X形凹槽,所述X形凹槽的兩側內壁上均設有鋸齒壁,每只L形定位塊的轉角處轉動安裝有貫穿其上、下端面的豎軸,所述豎軸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與所述鋸齒壁相嚙合的齒輪。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豎軸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手撥輪。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的下方地面上設有坑洞,底盤的底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轉動安裝于所述坑洞的底面上,坑洞中安裝有與所述轉軸相傳動連接的第一電機。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的上表面與地面相平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包裝的覆包裝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的上方設有X形支架,底盤的外側設有沿底盤的周向分布的三根導柱和螺柱,所述三根導柱固定于地面上,三根導柱的頂端分別對應與所述X形支架的三個支臂的端部相固定連接,所述螺柱轉動安裝于所述X形支架的另一個支臂的端部與地面之間;所述的環形移動座通過滑動配合安裝于所述三根導柱上,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峰,黃怡晴,劉家岐,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百盛源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