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物質流調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包括極源、前引導體、后引導體;所述前引導體包括前引導體手掌,前引導體手掌的外周設置有至少有兩個手指,且兩兩手指間留有間隙;所述后引導體包括后引導體手掌,后引導體手掌的外周設置有至少有兩個手指,且兩兩手指間留有間隙;所述極源位于前引導體與后引導體之間,三者形成一體;且前引導體的手指與后引導體的手指交錯間隔設置,所述極源分別與前引導體手掌及后引導體手掌相接觸。通過極源、前引導體和后引導體的位置排布實現均壓分配和調流。實現均壓分配和調流。實現均壓分配和調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物質流
,尤其涉及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目前,有關物質流調控技術的公開信息鮮少見報道,物質流調控技術需要開發,特別是均壓分配技術和裝置亟待創新及探索。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極源、前引導體、后引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導體包括前引導體手掌,前引導體手掌的外周設置有至少有兩個手指,且兩兩手指間留有間隙;所述后引導體包括后引導體手掌,后引導體手掌的外周設置有至少有兩個手指,且兩兩手指間留有間隙;所述極源位于前引導體與后引導體之間,三者形成一體;(具體連接關系不限,例如通過緊固件相連為一體;)且前引導體的手指與后引導體的手指交錯間隔設置,(前引導體的手指與后引導體間隙處相對應,后引導體的手指與前引導體間隙處相對應,形成握手式結構;)所述極源分別與前引導體手掌及后引導體手掌相接觸。
[0005]進一步地,所述前引導體手指及后引導體手指均不與極源不接觸,且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不接觸。
[0006]進一步地,所述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相對而設,極源夾于前引導體手掌與后引導體手掌之間,前引導體與后引導體扣合為一體。
[0007]進一步地,所述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背離而設,極源夾于前引導體手掌與后引導體手掌之間,三者形成一體式結構。
[0008]進一步地,前引導體的手掌作為承載體,前引導體的手指突出于該承載體外;后引導體的手掌作為承載體,后引導體的手指突出于該承載體。
[0009]進一步地,所述極源為電壓源、磁壓源、粒子源、氣流源、液流源中任意一種。
[0010]進一步地,所述前引導體和后引導體作為導電體、導磁體、粒子導體、氣流管道、液流管道中的任意一種。
[0011]進一步地,所述前引導體和后引導體材質采用良導電材質。
[0012]進一步地,所述前引導體和后引導體材質采用金、銀、銅、鋁、鐵、石墨中任意一種或者任意幾種的混合物(即任意幾種的復合材料)。
[0013]進一步地,前引導體手掌將正極或負極引導到前引導體手指,后引導體手掌將負極或正極引導到后引導體手指。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
[0015]本專利技術握手式極心裝置能夠實現極源的均壓分配和調流。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以下內容的表述。
[0017]圖1是一種極源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前引導體示意圖。
[0019]圖3是后引導體示意圖。
[0020]圖4是具體實施例1極心裝置實例示意圖。
[0021]圖5是具體實施例2極心裝置實例示意圖。
[0022]圖中,1為極源;2為前引導體;201為前引導體手掌;202、203、204均為前引導體手指;3為后引導體;301為后引導體手掌;302、303、304均為后引導體手指。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
?
5所示,本專利技術由極源1、 前引導體2、后引導體3構成。
[0024]具體地,圖4是具體實施例1,實施例中極源1是一種電池,其極性是左側為正極,用+表示,右側為負極,用
?
表示。前引導體手指202、203、204之間沿圓周間隔斷續分布,后引導體手指302、303、304之間沿圓周間隔斷續分布,這種斷續分布益于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之間的斷續配合。
[0025]通過前引導體2的前引導體手掌201將自由電荷引導分流到前引導體手指202、203、204,形成三個等電位正極;通過后引導體3的后引導體手掌301將自由電荷引導分流到后引導體手指302、303、304,形成三個等電位負極。形成的三個等電位正極和三個等電位負極沿圓周方向呈交替分布,交替的正負極之間距離較近,分布在相同的軸向區段內,構建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實例。
[0026]作為一種可能的實現形式,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前引導體手掌和后引導體手掌均采用圓餅狀結構,前引導體手指和后引導體手指均采用突出于圓餅狀結構的片狀結構;多個片狀結構沿圓餅狀結構的圓形外周間隔分布,形成爪狀體。
[0027]如圖1
?
3和圖5所示,具體實施例2:由極源1、 前引導體2、后引導體3構成。
[0028]具體地,圖5的實施例2中極源1是一種電池,其極性是左側為正極,用+表示,右側為負極,用
?
表示。前引導體手指202、203、204之間沿圓周間隔斷續分布,后引導體手指302、303、304之間沿圓周間隔斷續分布,這種斷續分布益于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之間的斷續配合。
[0029]通過前引導體2的前引導體手掌201將自由電荷引導到分流前引導體手指202、203、204,形成三個等電位正極;通過后引導體3的后引導體手掌301將自由電荷引導分流到后引導體手指302、303、304,形成三個等電位負極。形成的三個等電位正極和三個等電位負極沿圓周方向呈交替分布,交替的正負極之間距離較遠,分布在不同的軸向區段內,構建另一種極心裝置實例。
[0030]優選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圖4和圖5作為一種握手式電池極心裝置,前引導體2的前引導體手掌201將正極引導到前引導體手指202、203、204,后引導體3的后引導體手掌301將負極引導到后引導體手指302、303、304,且材質為良導電材質。
[0031]優選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圖4和圖5作為一種握手式電池極心裝置,前引導體2
的前引導體手掌201將正極引導到前引導體手指202、203、204,后引導體3的后引導體手掌301將負極引導到后引導體手指302、303、304,材質為金、銀、銅、鋁、鐵和石墨以及它們的復合材料。
[0032]本專利技術實現了極源的均壓分配和調流。
[0033]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并非受限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比如對磁通、粒子、氣體和液體的均壓分配和調流,還比如為益于磁通、粒子、氣體和液體的傳導,前引導體和后引導體可以是導磁體、粒子導體、氣流管道和液流管道,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包括極源、前引導體、后引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導體包括前引導體手掌,前引導體手掌的外周設置有至少有兩個手指,且兩兩手指間留有間隙;所述后引導體包括后引導體手掌,后引導體手掌的外周設置有至少有兩個手指,且兩兩手指間留有間隙;所述極源位于前引導體與后引導體之間,三者形成一體;且前引導體的手指與后引導體的手指交錯間隔設置;所述極源分別與前引導體手掌及后引導體手掌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導體手指及后引導體手指均不與極源不接觸,且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不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相對而設,極源夾于前引導體手掌與后引導體手掌之間,前引導體與后引導體扣合為一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握手式極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導體手指與后引導體手指背離而設,極源夾于前引導體手掌與后引導體手掌之間,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輝,陸艷君,孫丹,熊昱強,楊雙,鄧文宇,李明,劉長林,陳曉東,孫寶玉,齊麗君,關恩祿,李立紅,袁靜,唐志英,李巖,安躍軍,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