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包括上壓板、上模組、下模組和下壓板,上模組與下模組之間形成波浪形管狀的模腔,模腔的軸線包括有一個或多個連續的波形,上模組包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線排布的上模具,下模組包括有兩端的兩個第二下模具和中間的一個或多個直線排布的第一下模具,第一下模具的上表面均為一個完整波形,第二下模具的上表面為半個波形,多個上模具的下表面組合成波浪形曲面,多個第一下模具和兩個第二下模具的上表面組合成相同的波浪形曲面,波浪形曲面的走向與模腔的軸線保持一致。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目前彎頭模具不能在一次沖壓過程中生產多個彎頭、以及維護成本較高、模具需要特制的問題。模具需要特制的問題。模具需要特制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模具設計
,具體涉及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
技術介紹
[0002]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內高壓技術的進步,金屬管材在現代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很多零件和管路形狀各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彎頭來改變管材的方向。目前彎頭已經成為汽車、航空航天、建裝、核電、化工、食品加工等行業中使用最為廣泛的管路元件之一,傳統彎頭加工工藝包括壓彎、繞彎、滾彎、推擠彎以及熱力彎等。
[0003]在管件彎頭加工領域中,通常是通過直管采用彎曲模具壓制而成,現有彎頭生產裝置,在一次沖壓過程中只能生產一個彎頭。
[0004]并且,目前市面上的直管彎曲機的模具生產廠商為了保證模具安裝精度,一般在分體式模具上分別設置上壓板和下壓板,即上模具與上壓板為一體設計,下模具和下壓板也是一體設計,當上模具和下模具磨損嚴重時,更換是需要將模具及其對應的壓板全部替換,這就使得生產廠家維護成本大大增加。
[0005]此外,隨著所加工管件的長度變化,需要針對不同長度的管件使用或特制不同的上模具和下模具,這就又增加了生產成本。
[0006]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針對所述現有技術不足的改進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0007]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以至少解決目前彎頭模具不能在一次沖壓過程中生產多個彎頭、以及維護成本較高、模具需要特制的問題。
[0008]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9]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用于將圓柱形管件加工成波浪形管件,包括上壓板、上模組、下模組和下壓板,所述上壓板與所述下壓板相互正對設置,所述上模組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上壓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模組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下壓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模組與所述下模組之間設置有兩條方向相同、形狀相同的波浪形管狀的模腔,所述模腔的軸線包括有一個或多個連續的波形,所述管件放置在所述模腔中,所述上模組包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線排布的上模具,每個所述上模具的的下表面均為一個完整波形,所述下模組包括有兩端的兩個第二下模具和中間的一個或多個直線排布的第一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比所述第一下模具的數量多一個,所述第一下模具的上表面均為一個完整波形,所述第二下模具的上表面為半個波形,多個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組合成波浪形曲面,多個所述第一下模具和兩個所述第二下模具的上表面組合成相同的波浪形曲面,波浪形曲面的走向與所述模腔的軸線保持一致。
[0010]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模組還包括有上模板,多個所述上模具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上,所述下模組還包括有下模板,所
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局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下模板上表面上,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分別可拆卸連接在所述上壓板和所述下壓板,所述上模板與所述下模板正對設置。
[0011]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模板的兩端分別可拆卸連接有上側板,所述下模板的兩端分別可拆卸連接有下側板。
[0012]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模板與所述下模板均呈“凵”字型,所述上模具兩側面均開設有上卡槽,所述上模板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上卡槽對應的卡條,所述上模具與所述上模板通過所述上卡槽卡接,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兩側面均開設有下卡槽,所述下模板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下卡槽對應的卡條,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均與與所述上模板通過所述上卡槽卡接。
[0013]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壓板與所述下壓板上均開設有多個安裝孔,所述上模板通過多個所述安裝孔和螺釘與所述上壓板可拆卸連接,所述下模板通過多個所述安裝孔和螺釘與所述下壓板可拆卸連接。
[0014]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模具、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的兩側曲面上均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上模具通過多個螺釘可拆卸連接所述上模板,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均通過多個螺釘可拆卸連接所述下模板。
[0015]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模具的中間曲面上豎直設置有多個導向桿,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的中間曲面上豎直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桿與所述導向槽一一對應。
[0016]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模腔的軸線包括有兩段45
°
弧線和一段或多段90
°
弧線,兩段45
°
弧線分別位于軸線的兩端,一段或多段90
°
弧線設置在兩段45
°
弧線之間,相鄰弧線之間平滑連接,所述軸線的兩端弧線的頂點處的切線為水平設置。
[0017]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壓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垂直設置有導向柱,所述下壓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垂直設置有導向套筒,所述導向柱與所述導向套筒一一對應,所述導向柱與所述導向套筒間隙配合,且非工作狀態下所述導向柱下端與所述導向套筒上端之間設有一定距離。
[0018]在上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下模具與所述上模具的形狀一致,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上模具曲面的兩端處于波谷、中間處于波峰,所述第二下模具曲面一端處于波谷、一端處于波峰。
[0019]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設置有上壓板、上模組、下壓板和下模組,上壓板與上模組、下壓板與下模組均為可拆卸連接,當上模組或下模組的零件因磨損或變形需要更換時,可以單獨更換上模組和下模組的部分零件,以節約維護成本;
[0021]2、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上模組和下模組包括有多個上模具和第一下模具,通過改變上模具和第一下模具的數量,從而改變上模組和下模組的整體長度,實現模塊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當上模具、第一下模具和第二下模具中任意一個損壞時,更換該損壞的部件,不影響其余部件的使用,節約維護成本;
[0022]3、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設置有導向柱和導向套筒,上模具與下模具之間設置有導向桿和導向槽,導向柱和導向套筒用于保證上壓板和下壓板的安裝精度,導向桿和導向槽用于保證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安裝精度,提高所生產產品的精度指標;
[0023]4、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間的模腔為波浪形管狀,模腔的軸線包含有兩段45
°
弧線和一段或多段90
°
弧線,相鄰弧線之間平滑連接,中間弧線的每段弧線兩端的連接處的切線分別為傾斜45
°
和135
°
方向,因此模腔軸線中間的每段弧線均為90
°
弧線,依此曲線形狀的模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用于將圓柱形管件加工成波浪形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壓板、上模組、下模組和下壓板,所述上壓板與所述下壓板相互正對設置,所述上模組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上壓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模組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下壓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模組與所述下模組之間設置有兩條方向相同、形狀相同的波浪形管狀的模腔,所述模腔的軸線包括有一個或多個連續的波形,所述管件放置在所述模腔中,所述上模組包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線排布的上模具,每個所述上模具的的下表面均為一個完整波形,所述下模組包括有兩端的兩個第二下模具和中間的一個或多個直線排布的第一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比所述第一下模具的數量多一個,所述第一下模具的上表面均為一個完整波形,所述第二下模具的上表面為半個波形,多個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組合成波浪形曲面,多個所述第一下模具和兩個所述第二下模具的上表面組合成相同的波浪形曲面,波浪形曲面的走向與所述模腔的軸線保持一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組還包括有上模板,多個所述上模具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上,所述下模組還包括有下模板,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局可拆卸安裝在所述下模板上表面上,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分別可拆卸連接在所述上壓板和所述下壓板,所述上模板與所述下模板正對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兩端分別可拆卸連接有上側板,所述下模板的兩端分別可拆卸連接有下側板。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卸式多彎頭模具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與所述下模板均呈“凵”字型,所述上模具兩側面均開設有上卡槽,所述上模板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上卡槽對應的卡條,所述上模具與所述上模板通過所述上卡槽卡接,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二下模具兩側面均開設有下卡槽,所述下模板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下卡槽對應的卡條,所述第一下模具和所述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朝永,王小龍,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圣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