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有機化肥技術領域。該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備方法:S1、先制成一個長6~8米、寬1~1.5米的矩形鋼筋網,再將其兩端以螺栓對接起來。通過任其自然發酵10天,當自然發酵3天后,將對應質量份數的有機肥發酵促進劑加入至圓筒內,人為地創造牛糞生長繁殖及發酵的厭氧環境,并且可以人為控制發酵時的溫度,為發酵提供優秀的環境,促進有機肥的發酵質量,有利于消滅或抑制病原菌,使病原菌不能繁殖,酵素菌可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促進作物健康生長,減少了農藥用量,即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農作物生產品質。又提高了農作物生產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有機化肥
,具體為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生物有機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并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復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有機肥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環境和提高肥力,提高作物的抗性,使種植的作物得到有效增產,生物有機肥料是一種多元的新型微生物有機復混肥,除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鉀活性微生物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它既有無污染、無公害,肥效持久,壯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等優點,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弊。
[0003]化肥使用越來越多,最后導致了土壤板結,土壤透氣性、保水性差,土壤有機質下降,肥力一年比一年降低,土傳病越來越嚴重,糧食品質下,有機肥在進行發酵的過程中,及其依賴發酵無氧環境,利用現有設備進行無氧環境的制作,成本較高,且有機肥發酵效果需要進行大量的監控調整。
技術實現思路
[000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治療白癜風的藥劑無法達到最佳的組合服用效果且藥劑容易受到氧化作用,造成藥劑摻雜變質的問題。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主發酵原料組40~50份、增效原料組10~15份、除臭原料組25~40份。
[0008]優選的,所述主發酵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牛糞20~25%、稻殼末15~20%、有機肥發酵促進劑2~5%。
[0009]優選的,所述增效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堿解氮2~5%、平貝母5~7%、五味子2~3%。
[0010]優選的,所述除臭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薰衣草5~10%、檸檬10~15%、丁香10~15%。
[0011]優選的,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方法:
[0012]S1、先制成一個長6~8米、寬1~1.5米的矩形鋼筋網,再將其兩端以螺栓對接起來,形成一個直徑1~2米、高1~1.5米的圓筒,并置于平地上,鋼筋網筒內壁襯以塑料薄膜,往其中裝滿牛糞以及稻殼末后,頂上用塑料薄膜覆蓋好,留一抽氣孔,每天用真空泵抽氣1
~2次,連續抽1~2天后,任其自然發酵5~10天,得到的基本有機肥A;
[0013]S2、將采堿解氮、平貝母以及五味子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0.5~2h,收集冷凝液,靜置分層,分離出揮發油,得到夾心原料藥渣A;
[0014]S3、將提取揮發油后的夾心藥渣A加入到加熱釜中,再將其3倍的水加入到加熱釜中進行加熱1~2小時,并進行反復煎煮2~3次,得到煎液A;
[0015]S4、取對應質量等份的薰衣草、檸檬、丁香、水的重量備好,將水、薰衣草、檸檬、水依次添加到攪拌罐內,在80~90攝氏度下均勻攪拌2~3小時,制成固液混合物A,置于70~80攝氏度環境下存放;
[0016]S5、將固液混合物A、煎液A以及基本有機肥A一起加入到加熱釜內再將其2倍的水加入到加熱釜中進行加熱1~1.5小時,并進行反復攪拌2~3次,得到固液混合物A,再置于雙螺桿擠出機共混造粒,得到改進肥顆粒成品。
[0017]優選的,所述S1步驟中,當自然發酵3天后,將對應質量份數的有機肥發酵促進劑加入至所述圓筒內。
[0018]優選的,所述S3步驟中,在得到煎液A后利用200~250目的篩網進行過濾,去除殘渣。
[0019]優選的,所述S5步驟中,所述雙螺桿擠出機轉速為300~400rpm,壓力為1.8~2MPa。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專利技術通過先制成一個長8米、寬1.5米的矩形鋼筋網,再將其兩端以螺栓對接起來,形成一個直徑2米、高1.5米的圓筒,并置于平地上,鋼筋網筒內壁襯以塑料薄膜,往其中裝滿牛糞以及稻殼末后,頂上用塑料薄膜覆蓋好,留一抽氣孔,每天用真空泵抽氣2次,連續抽2天后,任其自然發酵10天,當自然發酵3天后,將對應質量份數的有機肥發酵促進劑加入至圓筒內,人為地創造牛糞生長繁殖及發酵的厭氧環境,并且可以人為控制發酵時的溫度,為發酵提供優秀的環境,促進有機肥的發酵質量。
[0023]本專利技術通過增加的堿解氮、平貝母、五味子組成的增效原料組,將采堿解氮、平貝母以及五味子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2h,收集冷凝液,靜置分層,分離出揮發油,得到夾心原料藥渣A,再將提取揮發油后的夾心藥渣A加入到加熱釜中,再將其3倍的水加入到加熱釜中進行加熱2小時堿解氮、平貝母、五味子施入土壤后,由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在植物根系周圍形成優勢菌群,抑制土壤中的有害菌生長,有利于消滅或抑制病原菌,使病原菌不能繁殖,酵素菌可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促進作物健康生長,減少了農藥用量,即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農作物生產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5]實施例一:
[0026]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主發酵原料組50份、增效原料組15份、除臭原料組35份。
[0027]主發酵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牛糞25%、稻殼末20%、有機肥發酵促進劑5%。
[0028]增效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堿解氮5%、平貝母7%、五味子3%。
[0029]除臭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薰衣草10%、檸檬10%、丁香15%。
[0030]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方法:
[0031]S1、先制成一個長8米、寬1.5米的矩形鋼筋網,再將其兩端以螺栓對接起來,形成一個直徑2米、高1.5米的圓筒,并置于平地上,鋼筋網筒內壁襯以塑料薄膜,往其中裝滿牛糞以及稻殼末后,頂上用塑料薄膜覆蓋好,留一抽氣孔,每天用真空泵抽氣2次,連續抽2天后,任其自然發酵10天,當自然發酵3天后,將對應質量份數的有機肥發酵促進劑加入至圓筒內,得到的基本有機肥A,人為地創造牛糞生長繁殖及發酵的厭氧環境,并且可以人為控制發酵時的溫度,為發酵提供優秀的環境,促進有機肥的發酵質量;
[0032]S2、將采堿解氮、平貝母以及五味子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2h,收集冷凝液,靜置分層,分離出揮發油,得到夾心原料藥渣A;
[0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主發酵原料組40~50份、增效原料組10~15份、除臭原料組25~4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發酵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牛糞20~25%、稻殼末15~20%、有機肥發酵促進劑2~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堿解氮2~5%、平貝母5~7%、五味子2~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原料組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薰衣草5~10%、檸檬10~15%、丁香10~15%。5.一種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備方法:S1、先制成一個長6~8米、寬1~1.5米的矩形鋼筋網,再將其兩端以螺栓對接起來,形成一個直徑1~2米、高1~1.5米的圓筒,并置于平地上,鋼筋網筒內壁襯以塑料薄膜,往其中裝滿牛糞以及稻殼末后,頂上用塑料薄膜覆蓋好,留一抽氣孔,每天用真空泵抽氣1~2次,連續抽1~2天后,任其自然發酵5~10天,得到的基本有機肥A;S2、將采堿解氮、平貝母以及五味子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和貴,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旺興食用菌產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