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長焦鏡頭及拍攝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34620491 閱讀: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長焦鏡頭及拍攝裝置,長焦鏡頭由包含第一透鏡至第九透鏡,第一、第三、第七和第八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第四和第九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五和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一、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透鏡的物側面和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和凹面,第五和第七透鏡的物側面和像側面分別為凹面和凸面,第三和第九透鏡的物側面分別為凸面和凹面;長焦鏡頭滿足:1.45<Td/ImgH;1.00<Td/f<1.58;Td為第一透鏡至第九透鏡中心長度,ImgH為長焦鏡頭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區域的對角線長的一半,f為長焦鏡頭的焦距。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降低鏡頭的組合難度,有利于提高鏡頭質量,進而確保成像效果的穩定性,同時還使鏡頭具備高成像及長焦特性,從而具備更優的成像效果。從而具備更優的成像效果。從而具備更優的成像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長焦鏡頭及拍攝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光學鏡頭
    ,尤其涉及一種長焦鏡頭及拍攝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為了使鏡頭獲得更優的拍攝效果,如今鏡頭中所包含的透鏡數量越來越多,從三片、四片式鏡頭逐步發展至七片式鏡頭。
    [0003]鏡頭中透鏡數量的增加,鏡頭的廣角或長焦特性能夠得到改善,同時鏡頭的進光量也有所提高。但是,透鏡數量越多,鏡頭的制作難度和成本則越高,同時鏡頭的參數難以得到平衡,導致成像效果并不穩定,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長焦鏡頭及拍攝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隨著鏡頭中透鏡數量的增加,鏡頭的制作難度和成本則越高,同時鏡頭的參數難以得到平衡,導致成像效果并不穩定,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長焦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
    [0007]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
    [0008]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
    [0009]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
    [0010]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
    [0011]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
    [0012]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
    [0013]第七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
    [0014]第八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
    [0015]第九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
    [0016]其中,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第九透鏡的像側面中的各表面均為非球面,且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17]1.45<Td/ImgH;
    [0018]1.00<Td/f<1.58;
    [0019]其中,Td為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九透鏡中心長度,ImgH為所述長焦鏡頭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區域的對角線長的一半,f為長焦鏡頭的焦距。
    [0020]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21]1.00<f1/f<1.80;
    [0022]3.00<R11/CT1<3.70;
    [0023]其中,f1為所述第一透鏡焦距,R11為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CT1為所述第一透鏡中心光軸的厚度。
    [0024]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25]4.0<f2/f9<5.0;
    [0026]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f9為所述第九透鏡的焦距。
    [0027]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28]4.0<(R31+R21)/(R31
    ?
    R21)<6.0;
    [0029]其中,R21為所述第二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31為所述第三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
    [0030]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31]4.0<(R41+R42)/(R41
    ?
    R42)<6.0;
    [0032]其中,R41為所述第四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42為所述第四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
    [0033]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34]0.3<R51/R52<1.3;
    [0035]其中,R51為所述第五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52為所述第五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0036]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37]0.6<R61/R62<1.8;
    [0038]其中,R61為所述第六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62為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0039]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40]5.0<(f7+f8)/f<6.0;
    [0041]0.5<|(R71+R72)/(R81+R82)|<2.2;
    [0042]其中,f7為所述第七透鏡的焦距,f8為所述第八透鏡的焦距,R71為所述第七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72為所述第七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81為所述第八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82為所述第八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0043]可選地,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
    [0044]2.0<Yc92/CT9<2.4;
    ?
    2<f/f9<
    ?
    0.8;
    [0045]其中,Yc92為所述第九透鏡像側面的反曲點到光軸上的垂直距離,CT9為所述第九透鏡中心光軸的厚度,f9為所述第九透鏡的焦距。
    [0046]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拍攝裝置,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長焦鏡頭。
    [004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8]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長焦鏡頭及拍攝裝置,長焦鏡頭包含有九片透鏡,通過對長焦鏡頭的光學參數進行合理配置,能夠降低鏡頭的組合難度,有利于提高鏡頭質量,進而確保成像效果的穩定性,同時還使鏡頭具備高成像及長焦特性,從而具備更優的成像效果。
    附圖說明
    [004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
    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50]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示意圖;
    [0051]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一種長焦鏡頭的像散和畸變曲線圖;
    [0052]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球差曲線圖;
    [0053]圖4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示意圖;
    [0054]圖5由左至右依序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一種長焦鏡頭的像散和畸變曲線圖;
    [0055]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球差曲線圖;
    [0056]圖7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示意圖;
    [0057]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一種長焦鏡頭的像散和畸變曲線圖;
    [0058]圖9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球差曲線圖;
    [0059]圖10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示意圖;
    [0060]圖11由左至右依序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的一種長焦鏡頭的像散和畸變曲線圖;
    [0061]圖1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球差曲線圖;
    [0062]圖13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五的一種長焦鏡頭的示意圖;
    [0063]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五的一種長焦鏡頭的像散和畸變曲線圖;
    [0064]圖15為本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長焦鏡頭,其特征在于,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第七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第八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凸面,其像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第九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面于近軸處為凹面;其中,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第九透鏡的像側面中的各表面均為非球面,且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1.45<Td/ImgH;1.00<Td/f<1.58;其中,Td為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九透鏡中心長度,ImgH為所述長焦鏡頭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區域的對角線長的一半,f為長焦鏡頭的焦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焦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1.00<f1/f<1.80;3.00<R11/CT1<3.70;其中,f1為所述第一透鏡焦距,R11為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CT1為所述第一透鏡中心光軸的厚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焦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4.0<f2/f9<5.0;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f9為所述第九透鏡的焦距。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焦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焦鏡頭滿足如下條件:4.0<(R31+R21)/(R31
    ?
    R21)<6.0;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肖怡,劉涵,袁嘉華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旭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