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屬于藥物診斷設備技術領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與診斷設備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燕尾滑槽,兩個所述燕尾滑槽與兩個燕尾提手的底部滑動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置有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包括四個轉軸,其中兩個轉軸的一端和另外兩個轉軸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傘齒,相鄰兩個傘齒之間嚙合。該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通過設置控制結構、齒輪、傘齒和防護板,在控制結構的操控作用下,使得齒輪帶動轉軸旋轉,并在傘齒的傳動下,使得四個防護板可以順利向上翻轉,進而可以對診斷設備四周進行圍護,避免外力對其造成傷害的問題。避免外力對其造成傷害的問題。避免外力對其造成傷害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
[0001]本技術屬于藥物診斷設備
,具體為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
技術介紹
[0002]在對藥物殘留進行診斷分析的過程中,經常需要使用到藥品自動診斷設備,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藥品自動診斷設備不僅不便于攜帶,而且難以在不需要使用時對其進行防護,使其容易受到外力傷害,而且在使用時不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使得使用起來較為不便,因此,研究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0003](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藥品自動診斷設備不僅不便于攜帶,而且難以在不需要使用時對其進行防護,使其容易受到外力傷害,而且在使用時不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使得使用起來較為不便的問題。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與診斷設備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燕尾滑槽,兩個所述燕尾滑槽與兩個燕尾提手的底部滑動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置有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包括四個轉軸,其中兩個轉軸的一端和另外兩個轉軸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傘齒,相鄰兩個傘齒之間嚙合,其中一個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控制結構嚙合。
[0007]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轉軸的外表面套接有兩個第一軸承,兩個所述第一軸承分別卡接在兩個固定塊的內部,兩個所述固定塊的下表面與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08]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轉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上表面與防護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0009]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結構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與其中一個固定塊固定連接,所述螺桿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螺紋筒,所述螺紋筒的一端與手柄的一側固定連接。
[0010]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螺紋筒轉動連接在第二軸承的內部,所述第二軸承卡接在齒桿的內部,所述齒桿與齒輪嚙合。
[0011]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下側設置為防滑設計,四個所述防護板分別位于診斷設備外表面的四側。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該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通過設置控制結構、齒輪、傘齒和防護板,在控制結構的操控作用下,使得齒輪帶動轉軸旋轉,并在傘齒的傳動下,使得四個防護板可以順利向上翻轉,進而可以對診斷設備四周進行圍護,避免外力對其造成傷害的問題。
[0015]2、該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通過設置燕尾提手和燕尾滑槽,且燕尾提手可以在燕尾滑槽內順利的滑動,使得燕尾提手可以滑動至燕尾滑槽兩側,從而避免燕尾提手遮擋診斷設備,便于對診斷設備的使用,同時兩個燕尾提手合并,從而方便工作人員對診斷設備的攜帶。
[0016]3、該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通過設置齒桿、齒輪、轉軸、傘齒和防護板,通過操作齒桿帶動齒輪和轉軸轉動,并在傘齒的傳動作用下,使得四個防護板向下翻轉打開,進而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求調節防護板的向下翻轉角度,以此通過防護板調節診斷設備的支撐高度,從而可以滿足多種情況下的使用需求。
[0017]4、該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通過設置手柄、螺紋筒螺桿,則通過手柄可以提供握持操作點,進而便于控制螺紋筒的操作,進而使得螺紋筒和螺桿配合可以實現本裝置的控制操作,同時螺桿和螺紋筒之間具有自鎖性,進而可以對防護板的角度鎖定,保證診斷設備順利完成保護及高度支撐的作業。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立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立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技術仰視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技術控制結構立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底板、2診斷設備、3燕尾滑槽、4燕尾提手、5保護裝置、51轉軸、52控制結構、521手柄、522螺紋筒、523第二軸承、524齒桿、525螺桿、53齒輪、54傘齒、55固定塊、56防護板、57連接板、58第一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24]如圖1
?
4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與診斷設備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底板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燕尾滑槽3,通過設置燕尾提手4和燕尾滑槽3,且燕尾提手4可以在燕尾滑槽3內順利的滑動,使得燕尾提手4可以滑動至燕尾滑槽3兩側,從而便于對診斷設備2的使用,同時兩個燕尾提手4合并,從而方便工作人員對診斷設備2的攜帶,兩個燕尾滑槽3與兩個燕尾提手4的底部滑動連接,底板1的上表面設置有保護裝置5,保護裝置5包括四個轉軸51,其中兩個轉軸51的一端和另外兩個轉軸51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傘齒54,相鄰兩個傘齒54之間嚙合,通過設置傘齒54,且兩個傘齒54之間嚙合傳動,從而可以起到聯動四個轉軸51之間同步旋轉的工作,其中一個轉軸5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53,齒輪53與控制結構52嚙合。
[0025]具體的,如圖2、圖3和圖4所示,轉軸51的外表面套接有兩個第一軸承58,通過設置
第一軸承58,使得第一軸承58可以保證轉軸51的順利旋轉工作,進而使得連接板57可以順利進行翻轉,兩個第一軸承58分別卡接在兩個固定塊55的內部,通過設置固定塊55,使得固定塊55可以對第一軸承58起到支撐和固定的作用,兩個固定塊55的下表面與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轉軸5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57,連接板57的上表面與防護板5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通過設置防護板56,且防護板56可以對診斷設備2起到保護的作用,避免診斷設備2受到外力傷害,控制結構52包括螺桿525,螺桿525的一端與其中一個固定塊55固定連接,螺桿525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螺紋筒522,通過設置螺桿525和螺紋筒522,且螺紋筒522可以在螺桿525的作用下進行旋進運動,螺紋筒522的一端與手柄521的一側固定連接,通過設置手柄521,使得手柄521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操作點,從而便于工作人員控制螺紋筒522的工作,螺紋筒522轉動連接在第二軸承523的內部,通過設置第二軸承523,使得第二軸承523可以保證螺紋筒522的順利旋轉工作,第二軸承523卡接在齒桿524的內部,齒桿524與齒輪53嚙合,通過設置齒桿524和齒輪53,使得齒桿524移動可以順利控制齒輪53旋轉的工作,底板1的下側設置為防滑設計,通過設置底板1,且底板1的下側為防滑材質,進而防止底板1的滑動,四個防護板56分別位于診斷設備2外表面的四側。
[0026]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與診斷設備(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燕尾滑槽(3),兩個所述燕尾滑槽(3)與兩個燕尾提手(4)的底部滑動連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設置有保護裝置(5),所述保護裝置(5)包括四個轉軸(51),其中兩個轉軸(51)的一端和另外兩個轉軸(51)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傘齒(54),相鄰兩個傘齒(54)之間嚙合,其中一個轉軸(5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53),所述齒輪(53)與控制結構(52)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診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51)的外表面套接有兩個第一軸承(58),兩個所述第一軸承(58)分別卡接在兩個固定塊(55)的內部,兩個所述固定塊(55)的下表面與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攜帶的藥物自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朝陽,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遠征世紀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