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屬于檢測裝置技術領域,主要用于檢測物體移動的裝置,主要包括連接板,連接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其中一個支撐板的兩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紅外線感應器,連接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單片機,單片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信號接收端;檢測機構,檢測機構包括電機、第二齒輪、扇葉、齒條、自動拍照器和清理組件,從而達到對物品檢測時可對物品的表面進行清理,在后續檢測到的數據更加精準,并且可以通過檢測機構中的清理液來對物品的上側進行清理,使后續檢測結果更加精準。使后續檢測結果更加精準。使后續檢測結果更加精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檢測裝置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智能視頻監控中,通常需要檢測出目標物體是否發生移動,例如在某畫面中,某個物體是否消失或移動。現有技術中,針對物體是否移動的檢測方法主要通過比較視頻幀序列中,上一幀和下一幀的圖像是否變化,來檢測視頻畫面中是否有物體在移動。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現有的檢測物體移動的裝置往往物品到來時,無法及時進行檢測,并且在對物品檢測時還無法對物品的表面進行清理,會導致在后續在檢測時效果較差。
[0004]專利號為CN111251757A的專利技術中公開了一種自動清潔的電動黑板,實現了黑板的自動收納,同時在黑板收納后能完成對黑板的自動清潔,并在清潔時進行儲能,在完成清潔將黑板復位后,釋放儲蓄的能量,快速拍打清潔板,將清潔時殘留在清潔板上的粉塵拍落在密閉腔體內,同時通過釋放儲蓄的能量啟動吸塵機構完成對殘留在腔體內的粉塵進行清除減少粉塵對教師學生造成的健康損害。但是該專利技術不涉及物體的移動拍攝和同步清理,清潔和移動屬于兩個不同的過程,清潔需要另外儲能。
[0005]專利號為CN113769520A的專利技術中公開了一種環保建筑工程施工降塵用灑水設備及方法,通過控制開關伸長第二伸縮桿,將噴水接頭放入清理槽的內部,再通過控制開關啟動第三電機,齒輪通過嚙合連接清理盤轉動,使清理刷將噴水接頭外部的灰塵清理,再轉動齒輪的同時第三電機帶動轉動盤,轉動盤頂部的齒塊通過嚙合連接帶動環形轉動環轉動,使環形齒條將噴灑蓋轉動,這樣可以通過齒輪帶動清理盤,讓清理盤內部的清理刷將噴水接頭外部的灰塵清理,防止灰產將噴灑管噴口堵住,同時環形轉動環頂部的環形齒條通過齒環帶動噴灑蓋轉動,從而轉動不同的噴灑管,調節不同的噴霧密度。該專利技術不涉及物體的移動檢測和同步清理,需要多個電機,工序之間的協調性較弱。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目的在解決現有的檢測物體移動的裝置往往物品到來時,無法及時進行檢測,并且在對物品檢測時還無法對物品的表面進行清理,會導致在后續在檢測時效果較差的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8]本專利技術提及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包括:
[0009]連接板,連接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呈n型的支撐板,連接板和兩個支撐板共同構成物體的移動通道;其中一個支撐板被定義成感應支撐板,其兩側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紅外線感應器,連接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單片機,單片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信號接收端,信號接收端與兩個紅外線感應器連接,將紅外線感應器探測到物體高度反饋至單片機;另一個支撐板被定義成檢測支撐板,其上安裝有檢測機構;
[0010]檢測機構,包括電機、第二齒輪、齒條、自動拍照器和清理組件;第二齒輪和電機均設有兩個,齒條、自動拍照器和限位桿均設有四個;兩個電機分別固定連接于檢測支撐板的兩端外壁上,兩個電機的輸出軸活動貫穿檢測支撐板的側壁并轉動連接于位于兩側內壁的兩個第二齒輪上,四個限位桿均固定連接于連接板的頂端,四個齒條分別滑動連接于四個限位桿的圓周表面,兩個第二齒輪分別和四個齒條相嚙合,四個自動拍照器分別固定連接于四個齒條的相遠離端;清理組件設于連接板的上側,其傳動機構與其中兩個齒條嚙合;
[0011]當電機調整轉速時,輸出軸帶動第二齒輪轉動,四個齒條豎直移動以調整四個自動拍照器的位置,同時使清理組件在其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對物體表面進行清理。
[0012]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0013]進一步地,進一步地,所述清理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清理液和第一齒輪;兩個第二固定板均固定連接于連接板的頂端,清理液轉動連接于檢測支撐板的兩側內壁上部,第一齒輪固定連接于清理液的圓周表面,第一齒輪和其中兩個齒條相嚙合。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側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桿,第一轉動桿活動貫穿第二固定板并轉動連接于檢測支撐板的一側內壁,第二固定板臨近物體移動通道的表面設置有多個扇葉,扇葉固定連接在第一轉動桿的端部,第一轉動桿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分別和其中兩個齒條相嚙合。
[001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兩個第一固定板的頂端均開設有螺紋孔。
[0016]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的底端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轉動輪,連接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防滑板。
[001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報警器。
[0018]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連接板的頂端。
[0019]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0]第一,本專利技術的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可以對即將到來的物品通過紅外線感應器來進行感應,紅外線感應器感應到時會將數據傳遞給單片機,單片機在及時的控制電機啟動,調節自動拍照器的合適高度,來對物品進行檢測,從而達到對物品檢測時可對物品的表面進行清理,使后續在檢測時數據更加精準,并且通過檢測機構中的清理液來對物品的上側進行清理,使后續檢測結果更加精準。
[0021]第一,本專利技術的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第一固定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連接板的前后兩端,螺紋孔開設在第一固定板的頂端,螺紋孔內用于安裝螺桿,工作人員需要將連接板進行固定時,可轉動螺桿在螺紋孔內轉動,然后螺桿向地面延伸從而達到將連接板固定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的立體圖;
[0023]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的第一視角立體側視圖;
[0024]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的第二視角立體側視圖;
[0025]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檢測流程框圖。
[0026]圖中標記說明:1、連接板;2、轉動輪;3、第一固定板;4、螺紋孔;5、單片機;6、信號
接收端;7、電機;8、支撐板;9、報警器;10、清理液;11、第一齒輪;12、第二齒輪;13、第二固定板;14、防滑板;15、紅外線感應器;16、自動拍照器;17、第三齒輪;18、扇葉;19、齒條;20、限位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8]需要注意的是,專利技術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疇。
[0029]參見圖1
?
圖3,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包括:
[0030]連接板1,連接板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8,其中一個支撐板8的兩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紅外線感應器15,連接板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單片機5,單片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物體移動狀態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包括:連接板(1),連接板(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呈n型的支撐板(8),連接板(1)和兩個支撐板(8)共同構成物體的移動通道;其中一個支撐板(8)被定義成感應支撐板,其兩側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紅外線感應器(15),連接板(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單片機(5),單片機(5)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信號接收端(6),信號接收端(6)與兩個紅外線感應器(15)連接,將紅外線感應器(15)探測到物體高度反饋至單片機(5);另一個支撐板(8)被定義成檢測支撐板,其上安裝有檢測機構;檢測機構,包括電機(7)、第二齒輪(12)、齒條(19)、自動拍照器(16)和清理組件;第二齒輪(12)和電機(7)均設有兩個,齒條(19)、自動拍照器(16)和限位桿(20)均設有四個;兩個電機(7)分別固定連接于檢測支撐板的兩端外壁上,兩個電機(7)的輸出軸活動貫穿檢測支撐板的側壁并轉動連接于位于兩側內壁的兩個第二齒輪(12)上,四個限位桿(20)均固定連接于連接板(1)的頂端,四個齒條(19)分別滑動連接于四個限位桿(20)的圓周表面,兩個第二齒輪(12)分別和四個齒條(19)相嚙合,四個自動拍照器(16)分別固定連接于四個齒條(19)的相遠離端;清理組件設于連接板(1)的上側,其傳動機構與其中兩個齒條(19)嚙合;當電機(7)調整轉速時,輸出軸帶動第二齒輪(12)轉動,四個齒條(19)豎直移動以調整四個自動拍照器(16)的位置,同時使清理組件在其傳動機構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雪虹,徐逸,張嘉超,焦良葆,李家源,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工程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