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旨在解決當前辦公椅的座椅靠背相對固定無法調節,導致身高與座椅不匹配的人使用時無法對腰背部形成良好支撐,長期使用不舒適的技術問題,包括用于乘坐的坐墊、用于支撐各部位的椅本體和分體式結構的靠背,所述椅本體后端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內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機構,所述靠背分為肩靠部和腰靠部,所述腰靠部與升降機構為一體化結構,所述肩靠部插接于升降機構頂部并可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機構兩側設有端部抵在肩靠部的插接部位處的限位螺栓并通過螺栓擰緊而促使肩靠部相對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靠背整體可根據身高進行高低調節,并且靠背分體設置并可單獨調節適用性強的優點。設置并可單獨調節適用性強的優點。設置并可單獨調節適用性強的優點。
A new type of lifting office chai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
[0001]本技術涉及辦公坐具
,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
技術介紹
[0002]椅子是種常見的生活用具,而辦公椅則由于其使用環境的不同,使其使用時間長于一般椅子,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辦公椅的座椅靠背相對固定無法調節,導致身高與座椅不匹配的人使用時無法對腰背部形成良好支撐,長期使用不舒適。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以解決當前辦公椅的座椅靠背相對固定無法調節,導致身高與座椅不匹配的人使用時無法對腰背部形成良好支撐,長期使用不舒適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設計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包括用于乘坐的坐墊、用于支撐各部位的椅本體和分體式結構的靠背,所述椅本體后端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內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機構,所述靠背分為肩靠部和腰靠部,所述腰靠部與升降機構為一體化結構,所述肩靠部插接于升降機構頂部并可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機構兩側設有端部抵在肩靠部的插接部位處的限位螺栓并通過螺栓擰緊而促使肩靠部相對固定。
[0006]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位于支撐柱前端內部的卡槽、與腰靠部呈一體化結構的前蓋,所述卡槽側部設有至少兩個端部封閉的缺口,所述前蓋后部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有卡扣,所述卡扣側部設有端部抵在其側面的第一彈簧,所述卡扣表面設有抵在卡槽內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彈簧通過彈性促使卡扣軸向移動后限位柱向卡槽的缺口偏移并抵在缺口處、從而對限位柱形成下落限位。
[0007]所述限位槽下側設有下凸起部,所述卡扣下側設有與下凸起部對應的下凹陷部,所述卡扣軸向上移至頂后卡槽頂部擠壓限位柱促使卡扣于限位槽中下移、卡扣的下凹陷部抵在限位槽的下凸起部并促使兩者相對固定。
[0008]所述限位槽上側設有上凸起部,所述卡扣上側設有與上凸起部對應的上凹陷部,所述卡扣軸向下移至底后卡槽底部擠壓限位柱促使卡扣于限位槽中上移、卡扣的上凹陷部與限位槽的上凸起部貼合并促使卡扣解除與限位槽的相對固定。
[0009]還包括鎖止片、旋鈕,所述鎖止片設于前蓋與支撐柱之間、并與支撐柱固定連接,所述旋鈕轉動連接于前蓋前端,所述旋鈕后部設有斜槽,所述斜槽內設有一貫穿前蓋并可在其中軸向移動的鎖止柱,所述鎖止柱上端設有凸環,所述鎖止柱外圍套設有第二彈簧并且第二彈簧一端抵在鎖止片表面、另一端抵在凸環下部而對鎖止柱形成彈性支撐,所述鎖止片表面對應鎖止柱位置縱向設有至少兩個前后貫穿的鎖止孔,所述旋鈕轉動促使鎖止柱受壓并伸入鎖止孔內、前蓋與鎖止片形成鎖止。
[0010]所述旋鈕另一側設有邊槽,所述邊槽內設有凸塊,所述凸塊固定于前蓋表面且其
中部鏤空具有彈性并內側部凸起,所述凸塊的內側部凸起抵在邊槽側壁并促使其固定。
[0011]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設計的靠背整體可根據身高進行高低調節,并且靠背分體設置并可單獨調節適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設計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設計的部分結構正視示意圖;
[0015]圖3為本設計中的前蓋后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設計中的卡槽正視機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設計中的圖3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設計中的前蓋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本設計中的鎖止機構配合示意圖;
[0020]圖8為本設計中的旋鈕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坐墊;2.椅本體;3.靠背;4.支撐柱;5.升降機構;6.肩靠部;7.腰靠部;8.卡槽;9.前蓋;10.缺口;11.限位槽;12.卡扣;13.第一彈簧;14.限位柱;15.下凸起部;16.下凹陷部;17.上凸起部;18.上凹陷部;19.鎖止片;20.旋鈕;21.斜槽;22.鎖止柱;23.凸環;24.第二彈簧;25.鎖止孔;26.邊槽;27.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0023]實施例1: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參見圖1至圖8。
[0024]它包括用于乘坐的坐墊1、用于支撐各部位的椅本體2和分體式結構的靠背3,所述椅本體2后端設有支撐柱4,所述支撐柱4內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機構5,所述靠背3 分為肩靠部6和腰靠部7,所述腰靠部7與升降機構5為一體化結構,所述肩靠部6插接于升降機構5頂部并可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機構5兩側設有端部抵在肩靠部6的插接部位處的限位螺栓并通過螺栓擰緊而促使肩靠部6相對固定。
[0025]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5包括位于支撐柱4前端內部的卡槽8、與腰靠部7呈一體化結構的前蓋9,所述卡槽8側部設有至少兩個端部封閉的缺口10,所述前蓋9后部設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內設有卡扣12,所述卡扣12側部設有端部抵在其側面的第一彈簧13,所述卡扣12表面設有抵在卡槽8內的限位柱14,所述第一彈簧13通過彈性促使卡扣12軸向移動后限位柱14向卡槽8的缺口10偏移并抵在缺口10處、從而對限位柱14形成下落限位。
[0026]更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槽11下側設有下凸起部15,所述卡扣12下側設有與下凸起部15對應的下凹陷部16,所述卡扣12軸向上移至頂后卡槽8頂部擠壓限位柱14促使卡扣12于限位槽11中下移、卡扣12的下凹陷部16抵在限位槽11的下凸起部15并促使兩者相對固定。
[0027]其中,所述限位槽11上側設有上凸起部17,所述卡扣12上側設有與上凸起部17 對應的上凹陷部18,所述卡扣12軸向下移至底后卡槽8底部擠壓限位柱14促使卡扣 12于限位槽11中上移、卡扣12的上凹陷部18與限位槽11的上凸起部17貼合并促使卡扣12解除與限位
槽11的相對固定。
[0028]進一步的,還包括鎖止片19、旋鈕20,所述鎖止片19設于前蓋9與支撐柱4之間、并與支撐柱4固定連接,所述旋鈕20轉動連接于前蓋9前端,所述旋鈕20后部設有斜槽21,所述斜槽21內設有一貫穿前蓋9并可在其中軸向移動的鎖止柱22,所述鎖止柱 22上端設有凸環23,所述鎖止柱22外圍套設有第二彈簧24并且第二彈簧24一端抵在鎖止片19表面、另一端抵在凸環23下部而對鎖止柱22形成彈性支撐,所述鎖止片19 表面對應鎖止柱22位置縱向設有至少兩個前后貫穿的鎖止孔25,所述旋鈕20轉動促使鎖止柱22受壓并伸入鎖止孔25內、前蓋9與鎖止片19形成鎖止。
[0029]更進一步的,所述旋鈕20另一側設有邊槽26,所述邊槽26內設有凸塊27,所述凸塊27固定于前蓋9表面且其中部鏤空具有彈性并內側部凸起,所述凸塊27的內側部凸起抵在邊槽26側壁并促使其固定。
[0030]使用說明:
[0031]本設計使用時,當需要進行靠背3的分體調節,需拆卸肩靠部6的插接部位處的固定螺栓而調整肩靠部6位于腰靠部7上的相對位置,當調整完成后將螺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包括用于乘坐的坐墊、用于支撐并連接各部位的椅本體和分體式結構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本體后端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內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機構,所述靠背分為肩靠部和腰靠部,所述腰靠部與升降機構為一體化結構,所述肩靠部插接于升降機構頂部并可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機構兩側設有端部抵在肩靠部的插接部位處的限位螺栓并通過螺栓擰緊而促使肩靠部相對固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位于支撐柱前端內部的卡槽、與腰靠部呈一體化結構的前蓋,所述卡槽側部設有至少兩個端部封閉的缺口,所述前蓋后部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有卡扣,所述卡扣側部設有端部抵在其側面的第一彈簧,所述卡扣表面設有抵在卡槽內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彈簧通過彈性促使卡扣軸向移動后限位柱向卡槽的缺口偏移并抵在缺口處、從而對限位柱形成下落限位。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升降辦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下側設有下凸起部,所述卡扣下側設有與下凸起部對應的下凹陷部,所述卡扣軸向上移至頂后卡槽頂部擠壓限位柱促使卡扣于限位槽中下移、卡扣的下凹陷部抵在限位槽的下凸起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小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小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