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絲束烘干機,其包括傳送裝置及烘房;所述烘房內設置有烘干空間,且所述烘房上設置有風機,所述風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傳送裝置用于輸送絲束,所述傳送裝置部分位于所述烘干空間中,且所述傳送裝置的兩端延伸出所述烘房;所述烘房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風機,且多個所述風機均勻分布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左右兩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絲束烘干機可以更好的保障對絲束的整體烘干效果。障對絲束的整體烘干效果。障對絲束的整體烘干效果。
tow dry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絲束烘干機
[0001]本技術涉及紡織機械
,尤其涉及一種絲束烘干機。
技術介紹
[0002]絲束是指用來切斷成短纖維或經牽切法而制成化纖條的大量根數的連續長絲集合而成的基本無捻的長條化學纖維束。現有的絲束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通過絲束烘干機對絲束進行烘干。
[0003]現有技術中的絲束烘干機通常包括烘房及傳送裝置,通過傳送裝置將絲束送入烘房中,從而通過烘房內的熱空氣對絲束進行烘干。通常在烘房上還會設置有風機,通過風機來引導熱空氣的流動。
[0004]然而,現有技術的絲束烘干機中,風機位于傳送裝置的一側,導致傳送裝置上靠近風機一側的絲束與遠離遠離風機一側的絲束的烘干效果有明顯的差異性,整體烘干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絲束烘干機中,傳送裝置相對兩側的絲束烘干效果有明顯的差異性,整體烘干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更好的對傳送裝置上絲束進行烘干,提高整體烘干效果的絲束烘干機。
[0006]一種絲束烘干機,其包括傳送裝置及烘房;
[0007]所述烘房內設置有烘干空間,且所述烘房上設置有風機,所述風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
[0008]所述傳送裝置用于輸送絲束,所述傳送裝置部分位于所述烘干空間中,且所述傳送裝置的兩端延伸出所述烘房;
[0009]其中,所述烘房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風機,且多個所述風機均勻分布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左右兩側。
[0010]優選的,所述烘房包括烘房本體、熱風輸送系統、除濕系統,所述烘房本體內設置有所述烘干空間,所述熱風輸送系統安裝于所述烘房本體上并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除濕系統安裝于所述烘房本體上并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風機設置于所述烘房本體上。
[0011]優選的,所述烘房本體由多個烘房單元依次拼接而成,且每個烘房單元上均設置有所述風機。
[0012]優選的,所述烘房單元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所述風機設置于所述第一單元的側壁和/或所述第三單元的側壁上。
[0013]優選的,所述風機分為位于所述傳動裝置一側的第一風機及位于所述傳送裝置另一側的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與所述第二風機正對設置。
[0014]優選的,所述風機分為位于所述傳動裝置一側的第一風機及位于所述傳送裝置另
一側的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與所述第二風機錯位設置。
[0015]優選的,所述除濕系統設置有兩套,兩套所述除濕系統設置于所述烘房本體的頂部的相對兩側。
[0016]優選的,所述除濕系統包括除濕主管、除濕支管及除濕風機組件,所述除濕主管位于所述烘房本體上側并與所述烘房本體相互間隔,所述除濕支管一端與所述除濕主管連通,所述除濕支管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單元的頂壁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除濕風機組件設置于所述烘房本體頂部,且所述除濕風機組件與所述除濕主管連通。
[0017]優選的,每個所述第二單元的頂壁均連接有所述除濕支管。
[0018]優選的,所述第二單元的側壁上設置有可開啟所述烘干空間的維護門。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絲束烘干機包括傳送裝置及烘房,所述烘房內設置有烘干空間,且所述烘房上設置有風機,所述風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傳送裝置用于輸送絲束,所述傳送裝置部分位于所述烘干空間中,且所述傳送裝置的兩端延伸出所述烘房;所述烘房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風機,且多個所述風機均勻分布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左右兩側。所述絲束烘干機可以讓所述烘干空間中所述傳送裝置相對兩側的熱量更加的均衡,使得所述傳送裝置相對兩側的絲束烘干效果不會有明顯的差異性,更好的保障了對絲束的整體烘干效果。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實施例一提供的絲束烘干機的主視圖;
[0022]圖2為圖1所示絲束烘干機的俯視圖;
[0023]圖3為實施例二提供的絲束烘干機的主視圖;
[0024]圖4為圖3所示絲束烘干機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6]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安裝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另一個元件上。
[0027]須知,本說明書附圖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申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申請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
內。
[0028]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絲束烘干機,其包括傳送裝置及烘房;所述烘房內設置有烘干空間,且所述烘房上設置有風機,所述風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傳送裝置用于輸送絲束,所述傳送裝置部分位于所述烘干空間中,且所述傳送裝置的兩端延伸出所述烘房;所述烘房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風機,且多個所述風機均勻分布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左右兩側。所述絲束烘干機可以更好的保障對絲束的整體烘干效果。
[0029]實施例一
[0030]請結合參閱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絲束烘干機100,其包括傳送裝置10及烘房20,所述烘房20內設置有烘干空間,且所述烘房20上設置有風機21,所述風機21的輸出端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從而通過所述風機21可以帶動所述烘干空間中熱空氣的流動,更好的實現對絲束的烘干。所述傳送裝置10用于輸送絲束,所述傳送裝置10部分位于所述烘干空間中,且所述傳送裝置10的兩端延伸出所述烘房20。即所述傳送裝置10用于將絲束送入所述烘房20中,從而通過所述烘房20中的熱空氣對絲束進行烘干。
[0031]所述烘房20上設置多個所述風機21,且多個所述風機21均勻分布于所述傳送裝置10的左右兩側。即在所述傳送裝置10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所述風機21,并且所述傳送裝置10左右兩側設置的所述風機21的數量相同。其中,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傳送裝置10的左右兩側指的是:以所述傳送裝置10的傳送方向為中軸線的兩側。
[0032]可以理解的是,現有技術的絲束烘干機中,風機僅設置在傳送裝置的一側,導致烘房內烘干空間中各區域之間熱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絲束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傳送裝置及烘房;所述烘房內設置有烘干空間,且所述烘房上設置有風機,所述風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傳送裝置用于輸送絲束,所述傳送裝置部分位于所述烘干空間中,且所述傳送裝置的兩端延伸出所述烘房;其中,所述烘房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風機,且多個所述風機均勻分布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左右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束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包括烘房本體、熱風輸送系統、除濕系統,所述烘房本體內設置有所述烘干空間,所述熱風輸送系統安裝于所述烘房本體上并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除濕系統安裝于所述烘房本體上并與所述烘干空間連通,所述風機設置于所述烘房本體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絲束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本體由多個烘房單元依次拼接而成,且每個烘房單元上均設置有所述風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絲束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單元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所述風機設置于所述第一單元的側壁和/或所述第三單元的側壁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絲束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先進,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唯羅克紡織印染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