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緊固件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用材料由以下元素組成,重量百分比含量為:C≤0.04%,Si≤0.35%,Mn≤0.35%,S≤0.002%,P≤0.015%,Cr:14.50~15.50%,Ni:24.05~24.80%,Ti:1.90~2.35%,B:0.005~0.008%,Mo:1.0~1.5%,V:0.1~0.5%,Cu≤0.3%,Al≤0.30%,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保障了后期生產加工成產品后的力學性能更強,保障了整體具有可靠的塑性、韌性,有利于冷鐓成形,并且整體的成本更低,使后期生產加工時的生產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供貨周期。大大降低了供貨周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緊固件生產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
技術介紹
[0002]ML-286是一種Fe-15Cr-25Ni(與國標GH2132牌號相近)基變形高溫合金,在該合金成分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加入Mo、Ti、Al、V及微量B、Re綜合強化而得的,屬于鐵鎳基變形高溫合金,該合金晶粒細小均勻,缺口敏感小,碳質量分數低等優點,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該合金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鐵鎳基沉淀硬化型高溫合金,在650℃以下具有高的屈服強度和持久強度、蠕變強度,并且具有較好的加工塑性和滿意的焊接性能。適合制造在650℃以下長期工作的航空發動機高溫承力部件,如緊固件、渦輪盤、壓氣機盤和轉子葉片等。
[0003]目前,市場上常見的A286緊固件是采用溫鐓成型工藝,因此,材料的硬度相對較低,且溫鐓所需的設備及運行成本偏高。本公司研發生產適用于冷鐓工藝的原料盤條,降低了緊固件的設備及生產運行成本,使其更便于規模化生產。該項目主要提高ML-286合金冷鐓緊固件的硬度,通過調整材料Ms點,使其冷加工后硬度提高。盤條固溶時效后硬度可達30HRC以上,使用該材料制成冷鐓件成品的硬度可達32HRC以上。
[0004]高溫合金材料的主要用途是汽車發動機、高速列車緊固件廠家。目前國內的需求量很大,而此產品大部分依賴進口,供貨周期長,價格昂貴。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它通過對材料的組成成份進行優化,提高了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產品質量,并且通過全新的處理加工工藝,保障了后期生產加工成產品后的力學性能更強,保障了整體具有可靠的塑性、韌性,有利于冷鐓成形,并且整體的成本更低,使后期生產加工時的生產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供貨周期。
[0006]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由以下元素組成,重量百分比含量為:C≤0.04%,Si≤0.35%,Mn≤0.35%,S≤0.002%,P≤0.015%,Cr:14.50~15.50%,Ni:24.05~24.80%,Ti:1.90~2.35%,B:0.005~0.008%,Mo:1.0~1.5%,V:0.1~0.5%,Cu≤0.3%,Al≤0.30%,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1)將上述材料進行鍛造處理的步驟,入爐溫度≤600℃,控制升溫時間≥6小時,勤翻鋼防止陰陽面,禁止火焰直射到鋼錠(坯)上,加熱溫度:1080~1100℃,保溫時間≥1.5小時,保證燒透,開鍛溫度≥1050℃,終鍛溫度≥950℃,進行空冷處理;2)進行熱軋處理的步驟,入爐溫度≤600℃,升溫時間≥1小時,加熱溫度:1060~1080℃,保溫時間≥30分鐘,開軋溫度≥1050℃,終軋溫度≥900℃,進行空冷;3)進行固溶處理的步驟,固溶溫度980~1000℃,依次進行空冷、油冷或水冷后,在700~720℃時效12~16h后進行再次空冷處理。
[0008]進一步的,在進行控制控制升溫時的升溫速率在1-3℃/秒。
[0009]進一步的,C≤0.04%,Si:0.30%,Mn≤0.25%,S:0.002%,P:0.015%,Cr:15.50%,Ni:24.35%,Ti:1.90~2.35%,B:0.006%,Mo:1.0~1.5%,V:0.35%,Cu≤0.1%,Al≤0.30%。
[0010]進一步的,C≤0.04%,Si≤0.15%,Mn:0.15%,S≤0.002%,P:0.013%,Cr:14.50%,Ni:24.05~24.80%,Ti:1.90~2.35%,B:0.00%,Mo:1.0~1.5%,V:0.15%,Cu:0.25%,Al:0.20%。
[0011]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2]本專利技術通過對材料的組成成份進行優化,提高了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產品質量,并且通過全新的處理加工工藝,保障了后期生產加工成產品后的力學性能更強,保障了整體具有可靠的塑性、韌性,有利于冷鐓成形,并且整體的成本更低,使后期生產加工時的生產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供貨周期。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它通過對材料的組成成份進行優化,提高了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產品質量,并且通過全新的處理加工工藝,保障了后期生產加工成產品后的力學性能更強,保障了整體具有可靠的塑性、韌性,有利于冷鐓成形,并且整體的成本更低,使后期生產加工時的生產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供貨周期。本生產工藝所用材料由以下元素組成,重量百分比含量為:C≤0.04%,Si≤0.35%,Mn≤0.35%,S≤0.002%,P≤0.015%,Cr:14.50~15.50%,Ni:24.05~24.80%,Ti:1.90~2.35%,B:0.005~0.008%,Mo:1.0~1.5%,V:0.1~0.5%,Cu≤0.3%,Al≤0.30%,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1)將上述材料進行鍛造處理的步驟,入爐溫度≤600℃,控制升溫時間≥6小時,勤翻鋼防止陰陽面,禁止火焰直射到鋼錠(坯)上,加熱溫度:1080~1100℃,保溫時間≥1.5小時,保證燒透,開鍛溫度≥1050℃,終鍛溫度≥950℃,進行空冷處理;2)進行熱軋處理的步驟,入爐溫度≤600℃,升溫時間≥1小時,加熱溫度:1060~1080℃,保溫時間≥30分鐘,開軋溫度≥1050℃,終軋溫度≥900℃,進行空冷;3)進行固溶處理的步驟,固溶溫度980~1000℃,依次進行空冷、油冷或水冷后,在700~720℃時效12~16h后進行再次空冷處理。ML-286具有較好的加工塑性和熱穩定性,可在704℃以上的高溫下依然保持較高強度,可廣泛應用于高速列車制動盤、汽車發動機用高強度螺栓及其他高溫零件。
[0014]螺栓的頭部一般采用鐓制成形,根據加工材料的性能參數可以選用冷鐓、溫鐓或熱鐓。若鐓制成形過程中的工藝采用不當,往往會造成螺栓頭部出現裂紋或者飛邊和折疊現象,使產品合格率降低。
[0015]本項目主要研發Ml-286變形高溫材料采用冷鐓(擠)工藝制造以外六角螺栓、內六角螺栓為主的緊固件。為充分發揮材料的塑性加工性能,保持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使其金屬晶粒流線不被破壞,從而確保螺栓等緊固件成品的硬度等各項性能指標,成形方式采用冷鐓成形工藝。
[0016]首先,坯料的準備。坯料除要求化學成份、組織均勻,不要有金屬夾雜等以外,對原材料進行固溶時效處理和拉絲,目的在于消除金屬軋制時殘留在金屬內部的殘余應力,使組織均勻,合理降低硬度。
[0017]選擇相應的冷鐓模具;然后,在三維實體建模參數,建立上、下模和坯料的實體模
型,并進行裝配定位;最后,確定并設置成形前處理模塊中的參數。提高模具光滑度及改善金屬表面潤滑條件,降低變形體與模具工作表面的摩擦力,盡可能降低變形中由于摩擦而產生的拉應力。
[0018]選擇合適的變形規范。金屬材料在發生塑性變形時,其變形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特種緊固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由以下元素組成,重量百分比含量為:C≤0.04%,Si≤0.35%,Mn≤0.35%,S≤0.002%,P≤0.015%,Cr:14.50~15.50%,Ni:24.05~24.80%,Ti:1.90~2.35%,B:0.005~0.008%,Mo:1.0~1.5%,V:0.1~0.5%,Cu≤0.3%,Al≤0.30%,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1)將上述材料進行鍛造處理的步驟,入爐溫度≤600℃,控制升溫時間≥6小時,勤翻鋼防止陰陽面,禁止火焰直射到鋼錠(坯)上,加熱溫度:1080~1100℃,保溫時間≥1.5小時,保證燒透,開鍛溫度≥1050℃,終鍛溫度≥950℃,進行空冷處理;2)進行熱軋處理的步驟,入爐溫度≤600℃,升溫時間≥1小時,加熱溫度:1060~1080℃,保溫時間≥30分鐘,開軋溫度≥1050℃,終軋溫度≥900℃,進行空冷;3)進行固溶處理的步驟,固溶溫度980~100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愛明,曾光錄,王忠英,張軍,陳子坤,王啟丞,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明璐不銹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