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形成有安裝腔;天線模組,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殼體的側壁;基站模組,設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基站模組與所述天線模組電連接;光纖座,設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光纖座具有多個光纖接口,所述光纖座與所述基站模組電連接;散熱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安裝腔內的導熱架以及設于所述導熱架上的風機,所述基站模組設于所述導熱架上,所述導熱架與所述風機均用于對所述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散熱;以及,清潔機構,活動設于所述導熱架,用于對所述導熱架進行清潔。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基站結構繁瑣,布置時線束眾多,布置不便,且散熱清潔效果差的問題。且散熱清潔效果差的問題。且散熱清潔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站天線集成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基站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是我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投資的重要部分,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一般都是圍繞覆蓋面、通話質量、投資效益、建設難易、維護方便等要素進行。
[0003]現有的基站結構繁瑣,布置時線束眾多,導致饋線長度較長,布置不便,且裝置的結構固定,拆裝繁瑣,后期維護不便。一般的基站并未帶有內置的高效散熱結構,一些具有散熱結構的基站也由于容易集塵而導致散熱效率越來越低,從而影響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基站結構繁瑣,布置時線束眾多,布置不便,且散熱清潔效果差的問題。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包括:
[0006]殼體,所述殼體內形成有安裝腔;
[0007]天線模組,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殼體的側壁;
[0008]基站模組,設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基站模組與所述天線模組電連接;
[0009]光纖座,設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光纖座具有多個光纖接口,所述光纖座與所述基站模組電連接;
[0010]散熱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安裝腔內的導熱架以及設于所述導熱架上的風機,所述基站模組設于所述導熱架上,所述導熱架與所述風機均用于對所述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散熱;以及,
[0011]清潔機構,活動設于所述導熱架,用于對所述導熱架進行清潔。
[0012]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導熱架在寬度方向上呈相對設置的兩側壁分別設有多個導熱片,各所述導熱片均互相平行設置、且沿所述導熱架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分布,所述清潔機構設于各所述導熱片上,用于清潔各所述導熱片。
[0013]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清潔機構包括驅動件以及清潔片,所述清潔片分設于各所述導熱片的側壁,各所述清潔片均具有沿所述導熱片軸向轉動的活動行程,用于在轉動的過程中刮除所述導熱片上的灰塵,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各所述清潔片轉動。
[0014]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驅動件包括驅動電機以及傳動件,所述傳動件包括一個第一傳動帶輪、兩個第二傳動帶輪以及兩個傳動軸,各所述清潔片分別設于各所述傳動軸上;
[0015]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輪,兩個所述第二傳動帶輪分別
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傳動帶輪的兩端,兩個所述傳動軸分別與各所述第二傳動帶輪傳動連接,各所述導熱片上開設有同軸的安裝孔,各所述傳動軸分別活動貫設于兩側的各所述導熱片,以驅動各所述清潔片轉動清潔對應的所述導熱片。
[0016]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導熱架上還設有多個導熱桿,各所述導熱桿沿所述殼體的高度方向延伸。
[0017]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各所述導熱片的周側套設有外殼,所述外殼用于保護所述導熱片。
[0018]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天線模組包括兩個,兩個所述天線模組插接于所述殼體在長度上呈相對設置的兩側壁;
[0019]各所述天線模組均包括屏蔽殼以及天線,所述屏蔽殼插接于所述殼體的側壁,所述天線設于所述屏蔽殼內。
[0020]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各所述屏蔽殼遠離所述基站模組的一側均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處填設有防屏蔽板。
[0021]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屏蔽殼內靠近所述基站模組的一側還設有隔板,所述隔板設于所述屏蔽殼的內壁與所述天線之間。
[0022]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各所述屏蔽殼的周側還設有密封框,各所述屏蔽殼內還設有螺栓座,所述密封框通過螺栓座與所述屏蔽殼固定連接。
[0023]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螺栓座包括螺栓以及螺母,各所述屏蔽殼還包括設于所述螺栓上的壓條,所述壓條位于所述螺母與所述密封框的側壁之間,用于固定抵接所述密封框。
[0024]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基站模組包括設于接線模塊以及基站模塊,所述接線模塊包括設于所述導熱架上的線束板,設于所述線束板上的線束,以及設于所述線束板上的多個數據頭,各所述數據頭均與所述線束電連接,所述基站模塊可拆卸連接于各所述數據頭。
[0025]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線束板上還開設有插孔,所述基站模組包括活動插接于所述插孔的壓架,所述壓架抵接于各所述基站模塊,以固定各所述基站模塊。
[0026]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殼體的前側開設有與所述安裝腔連通的開口,所述開口處蓋設有蓋板,所述蓋板上設有出風網孔。
[0027]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所述蓋板上對應所述光纖座處還設有多個過線套,各所述過線套具有過線孔,各所述過線孔均與所述安裝腔連通。
[0028]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在結構上設計合理,結構靈活,殼體內帶有內置的高效散熱機構,在進行循環式的風冷散熱的同時,可以進行散熱機構表面的清潔,且清潔結構同步性好,清潔的灰塵不會在內部收集,而是隨風排出,避免在內部集塵,并不用進行后期的濾塵裝置的頻繁更換維護,保證散熱效率的同時,后期維護周期長,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2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
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0]圖1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去除蓋板的正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1]圖2是圖1沿A
?
A向的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2]圖3是圖1沿B
?
B向的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3]圖4是圖1中導熱架的正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4]圖5是圖1中天線模組的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5]圖6是圖1中壓架的正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6]圖7是圖1中外殼、基站模塊與插桿之間側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7]圖8是圖1中驅動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38]附圖標記:
[0039]1:基站天線集成裝2:殼體;
???????????
3:天線模組;置;
[0040]4:基站模組;
????????
5:光纖座;
??????????
6:散熱機構;
[0041]7:清潔機構;
????????
8:安裝腔;
??????????
9:蓋板;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形成有安裝腔;天線模組,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殼體的側壁;基站模組,設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基站模組與所述天線模組電連接;光纖座,設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光纖座具有多個光纖接口,所述光纖座與所述基站模組電連接;散熱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安裝腔內的導熱架以及設于所述導熱架上的風機,所述基站模組設于所述導熱架上,所述導熱架與所述風機均用于對所述基站天線集成裝置散熱;以及,清潔機構,活動設于所述導熱架,用于對所述導熱架進行清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架在寬度方向上呈相對設置的兩側壁分別設有多個導熱片,各所述導熱片均互相平行設置、且沿所述導熱架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分布,所述清潔機構設于各所述導熱片上,用于清潔各所述導熱片。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機構包括驅動件以及清潔片,所述清潔片分設于各所述導熱片的側壁,各所述清潔片均具有沿所述導熱片軸向轉動的活動行程,用于在轉動的過程中刮除所述導熱片上的灰塵,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各所述清潔片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包括驅動電機以及傳動件,所述傳動件包括一個第一傳動帶輪、兩個第二傳動帶輪以及兩個傳動軸,各所述清潔片分別設于各所述傳動軸上;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輪,兩個所述第二傳動帶輪分別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傳動帶輪的兩端,兩個所述傳動軸分別與各所述第二傳動帶輪傳動連接,各所述導熱片上開設有同軸的安裝孔,各所述傳動軸分別活動貫設于兩側的各所述導熱片,以驅動各所述清潔片轉動清潔對應的所述導熱片。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架上還設有多個導熱桿,各所述導熱桿沿所述殼體的高度方向延伸。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線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導熱片的周側套設有外殼,所述外殼用于保護所述導熱片。7.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帛遠,萬豐,趙加明,
申請(專利權)人: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