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場地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包括:前提升裝置及后提升裝置,前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前輪上,后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后輪上;前提升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車大梁上的主板、及以主板為中心對稱設置的左羊角結構和右羊角結構;后提升裝置包括車子后轎結構、U形卡板、上壓板及U形螺栓。左羊角結構、右羊角結構、鋼板的設置使得主板和車大梁的設置提高,再通過U型卡板的設置為整個后提升裝置提供了高度,使場地車底盤的整體得以提高;以使車輛在行駛中過低洼不平的地面不會磕碰和托住底盤;經過一系列的提升改進后具有高底盤,車輛可以在野外適應各種路面狀,給駕駛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給駕駛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給駕駛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
[0001]本技術涉及場地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休閑的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休閑的娛樂生活中,短途的代步工具顯得越來越被人們需要;例如,高爾夫球場的高爾夫球車和旅游景點的觀光車,高爾夫球運動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和青睞,人們對高爾夫運動過程中的代步和輔助工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高爾夫球車在設計上都存在下列缺陷:現有的場地車底盤較低,不便于車輛通過凸起的道路;另外,現有的場地車的取付結構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羊角結構上;如圖1所示,現有的場地車上搖臂是一整塊鋼板結構、鋼板將左右羊角結構組合成為一個整體,以及沒有下搖臂結構,這樣使得車輛的抗震性及車輛平衡可調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提升裝置能夠提高場地車底盤的場地車。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包括:前提升裝置及后提升裝置,前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前輪上,后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后輪上;
[0006]前提升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車大梁上的主板、及以主板為中心對稱設置的左羊角結構和右羊角結構,左羊角結構的一端安裝在前左車輪上、另一端安裝在主板上,右羊角結構一端安裝在前右車輪上、另一端安裝主板上;前提升裝置還包括橫跨的安裝在主板上的鋼板,鋼板的一端與左羊角結構連接、另一端與右羊角結構連接;
[0007]后提升裝置包括車子后轎結構、U形卡板、上壓板及U形螺栓;車子后轎結構上設置有安裝槽,U形卡板安裝在車子后轎結構的安裝槽內,上壓板合蓋的安裝在U形卡板上,上壓板上設置有通孔,U形螺栓通過貫穿上壓板上的通孔與車子后轎結構固定連接、將U形卡板和上壓板進行緊固。
[0008]進一步地,左羊角結構包括左羊角、左上搖臂及左下搖臂;左羊角的凸角安裝在前左車輪上,左羊角的上端與左上搖臂活動連接,左羊角的下端與左下搖臂的一端活動連接,左下搖臂的另一端活動的安裝在主板上;
[0009]右羊角結構包括右羊角、右上搖臂及右下搖臂;右羊角的凸角安裝在前右車輪上,右羊角的上端與右上搖臂活動連接,右羊角的下端與右下搖臂的一端活動連接,下搖臂的另一端活動的安裝在主板上;
[0010]鋼板的一端與左下搖臂連接,另一端與右下搖臂連接。
[0011]進一步地,前提升裝置還包括羊角取付結構,羊角取付結構包括左上取付、左下取付、右上取付及右下取付;左羊角的一端通過左上取付與左上搖臂連接、另一端通過左下取
付與左下搖臂連接,右羊角的一端通過右上取付與右上搖臂連接、另一端通過右下取付與右下搖臂連接。
[0012]進一步地,左羊角結構包括左套筒和左長螺栓,左套筒內置于左羊角內,左長螺栓從左羊角上端處插入穿過左套筒、將左上取付和左下取付緊固在左羊角的上,左上取付和左下取付分別與左套筒的上下兩端可旋轉的連接;
[0013]右羊角結構包括右套筒和右長螺栓,右套筒內置于右羊角內,右長螺栓從右羊角上端處插入穿過右套筒、將右上取付和右下取付緊固在右羊角的上,右上取付和右下取付分別與右套筒的上下兩端可旋轉的連接。
[0014]進一步地,在左羊角和左上取付連接之間、左羊角和左下取付連接之間及在右羊角和右上取付連接之間、右羊角和右下取付連接之間設置有用于起連接關系作用的銅套。
[0015]進一步地,左羊角和右羊角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加潤滑油的油孔。
[0016]進一步地,左上搖臂和右上搖臂分別包括鋼管和雙頭螺栓,雙頭螺栓的兩頭分別連接鋼管。
[0017]進一步地,U形卡板、上壓板及U形螺栓分別各包括以車子后轎結構的中點為中心對稱設置的兩個。
[0018]進一步地,后提升裝置還包括用于減震的減震器,上壓板設置的減震器安裝孔內安裝有減震器。
[0019]進一步地,后提升裝置還包括用于減震的后鋼板,U形卡板和上壓板之間設置有后鋼板。
[0020]本技術的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包括前提升裝置及后提升裝置,前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前輪上,后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后輪上;另外,左羊角結構、右羊角結構、鋼板的設置使得主板和車大梁的設置提高,再通過U型卡板的設置為整個后提升裝置提供了高度,使場地車底盤的整體得以提高;以使車輛在行駛中過低洼不平的地面不會磕碰和托住底盤;經過一系列的提升改進后具有高底盤、視野開闊、非常路面上行駛如履平地,強勁功率、增強沖壓負荷力,較好抓地性的輪胎,車輛可以在野外適應各種路面狀,給駕駛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附圖說明
[002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2]圖1是現有技術的場地車前提升裝置的結構圖;
[0023]圖2是現有技術的場地車后提升裝置的結構圖;
[0024]圖3是圖2的側視示意圖;
[0025]圖4是本技術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前提升裝置的結構圖;
[0026]圖5是本技術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前提升裝置的組裝圖;
[0027]圖6是本技術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后提升裝置的結構圖;
[0028]圖7是本技術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后提升裝置的組裝圖;
[0029]圖8是本技術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后提升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0030]圖9是本技術圖7側視示意圖;
[0031]圖10是本技術后提升裝置的上壓板結構圖;
[0032]圖11是本技術后提升裝置的U形卡板結構圖。
[0033]其中附圖標記為:1
?
前提升裝置、11
?
左羊角結構、111
?
左羊角、112
??
左上搖臂、113
?
左下搖臂、114
?
左套筒、12
?
右羊角結構、121
?
右羊角、 122
?
右上搖臂、123
?
右下搖臂、124
?
右套筒、13
?
主板、14
?
鋼板、15
?
羊角取付結構、151
?
左上取付、152
?
左下取付、153
?
右上取付、154
?
右下取付、16
?
銅套、17
?
車大梁、18
?
左長螺栓、19
?
右長螺栓、20
?
鋼管、21
?
雙頭螺栓、2
?
后提升裝置、21
?
車子后轎結構、22
?
U形卡板、2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提升裝置及后提升裝置,所述前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前輪上,用于提升車頭高度,所述后提升裝置安裝在車輛兩個后輪上,用于提升車尾高度;所述前提升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車大梁上的主板、及以所述主板為中心對稱設置的左羊角結構和右羊角結構,所述左羊角結構的一端安裝在前左車輪上、另一端安裝在主板上,所述右羊角結構一端安裝在前右車輪上、另一端安裝所述主板上;所述前提升裝置還包括橫跨的安裝在所述主板上的鋼板,所述鋼板的一端與所述左羊角結構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右羊角結構連接;所述后提升裝置包括車子后轎結構、U形卡板、上壓板及U形螺栓;所述車子后轎結構上設置有安裝槽,所述U形卡板安裝在所述車子后轎結構的所述安裝槽內,所述上壓板合蓋的安裝在所述U形卡板上,所述上壓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U形螺栓通過貫穿所述上壓板上的通孔與所述車子后轎結構固定連接、將所述U形卡板和所述上壓板進行緊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羊角結構包括左羊角、左上搖臂及左下搖臂;所述左羊角的凸角安裝在前左車輪上,所述左羊角的上端與所述左上搖臂活動連接,所述左羊角的下端與所述左下搖臂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左下搖臂的另一端活動的安裝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右羊角結構包括右羊角、右上搖臂及右下搖臂;所述右羊角的凸角安裝在前右車輪上,所述右羊角的上端與所述右上搖臂活動連接,所述右羊角的下端與所述右下搖臂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下搖臂的另一端活動的安裝在所述主板上;所述鋼板的一端與所述左下搖臂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右下搖臂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提升裝置的場地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提升裝置還包括羊角取付結構,所述羊角取付結構包括左上取付、左下取付、右上取付及右下取付;所述左羊角的一端通過所述左上取付與所述左上搖臂連接、另一端通過左下取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敖余慶,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敖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