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包括:兩個相對分布可靠近或遠離的基座;通過粘接或放置位于基座內的減振調心顆粒環,減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減振調心顆粒環中部構成一個供管路貫穿安裝的通孔。管路貫穿安裝在減振調心顆粒環中部的通孔,兩個相對遠離的基座相互靠近對管路進行夾緊,由于減振調心顆粒環本身緩沖阻尼形變,具有軸向距離調節、管路俯仰調節、偏擺調節的功能,減少管路在卡箍內的應力裝配,解決存在較大應力裝配的問題,由于減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當需要改變阻尼時,對減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進行調節即可,解決了需要在航空發動機布置不規則極其復雜的管路上更換減振墊操作困難的問題。作困難的問題。作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屬于卡箍
技術介紹
[0002]航空發動機上管路布置極其不規則,管形極其復雜,因此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偏差很大,很多管路在裝配過程中都存在應力裝配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管路壽命。此外,在航空發動機管路系統中,增壓泵、回油泵、輔助油泵等動力裝置,會導致管路內流體介質產生壓力、流速脈動從而產生振動,同時,節流閥的開關、管路彎曲、管徑變化等因素也會造成管路沖擊振動,還有高低壓轉子的振動同樣會引起管路的振動。管路的應力裝配及管路振動造成了管路疲勞損傷,減小了管路壽命,甚至會引起接頭、緊固件松動,管路液體泄漏等問題,嚴重的威脅發動機的安全。
[0003]發動機上的管路使用卡箍固定穩定減振,但是目前的卡箍多為固定形態的卡箍,管路的產生偏差只能通過盈裝配的手段箍緊導管,但是依舊存在較大應力裝配的問題。現有的減振方式多為加四氯氟乙烯減振墊的被動減振方法,減振墊的厚度依靠經驗設計,改變阻尼需更換減振墊才能完成,由于航空發動機上管路布置極其不規則并且極其復雜,對減振墊進行更換操作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
[0005]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0006]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包括:
[0007]兩個相對分布可靠近或遠離的基座;
[0008]通過粘接或放置位于基座內的減振調心顆粒環,減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減振調心顆粒環中部構成一個供管路貫穿安裝的通孔。
[0009]所述減振調心顆粒環為分布在兩個基座上的兩瓣。
[0010]還包括軸向端面緊貼接觸在減振調心顆粒環一側的端蓋A、軸向端面緊貼接觸在減振調心顆粒環另一側的端蓋B,端蓋A和端蓋B的周向外端面緊貼接觸在在基座內面上,端蓋A和端蓋B相互靠近對減振調心顆粒環進行擠壓,實現對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的功能。
[0011]所述端蓋A和端蓋B上均對應設有螺紋通孔,端蓋A和端蓋B經螺栓旋合在螺紋通孔進行拉緊或旋松調節;當端蓋A和端蓋B經螺栓拉緊時,減振調心顆粒環被擠壓,中部的通孔圓心被調小;當端蓋A和端蓋B經螺栓旋松時,減振調心顆粒環自身變形擴展,中部的通孔圓心被調大;以此達到對減振調心顆粒環的可擴展調心效果。
[0012]所述兩個基座的一端經卡環箍緊;還包括錐形的拉緊錐,拉緊錐可彈性變形,拉緊錐中部設有通孔,拉緊錐大端通孔套在兩個基座的另一端進行壓緊,在卡環箍緊和拉緊錐大端通孔壓緊作用下,實現兩個基座的相對靠近,在卸掉卡環和拉緊錐后,實現兩個基座的
遠離。
[0013]還包括錐套和螺栓,錐套一端套在拉緊錐的外端,錐套和拉緊錐斜面接觸,錐套另一端與螺栓頭部抵觸;所述拉緊錐小端的通孔內有螺紋與螺栓的螺紋端旋合,當螺栓向錐套旋進的時,錐套被推向拉緊錐,拉緊錐被錐套擠壓變形對兩個基座的另一端進行壓緊。
[0014]所述拉緊錐的大端上設有形變槽,在拉緊錐被錐套擠壓變形時,由于形變槽的存在,使得拉緊錐大端形變對兩個基座的另一端壓緊更加有效。
[0015]所述形變槽連通通孔的三個。
[0016]所述螺栓為雙頭螺栓。
[0017]所述兩個基座、減振調心顆粒環、錐套、端蓋A、端蓋B以及卡環均為雙份均勻裝配在雙頭螺栓的兩側,在使用時,卡箍能對兩個管道對稱減振安裝。
[0018]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管路貫穿安裝在減振調心顆粒環中部的通孔,兩個相對遠離的基座相互靠近對管路進行夾緊,由于減振調心顆粒環本身緩沖阻尼形變,具有軸向距離調節、管路俯仰調節、偏擺調節的功能,減少了管路在卡箍內的應力裝配,解決了存在較大應力裝配的問題,由于減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當需要改變阻尼時,對減振調心顆粒環的緩沖阻尼進行調節即可,解決了需要在航空發動機布置不規則極其復雜的管路上更換減振墊操作困難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剖面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專利技術拉緊錐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
?
基座;2
?
減振調心顆粒環;3
?
拉緊錐;4
?
錐套;5
?
螺栓;7
?
端蓋A;8
?
端蓋B;9
?
卡環;31
?
通孔;32
?
形變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4]如圖1至圖3所示。
[0025]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包括:
[0026]兩個相對分布可靠近或遠離的基座1;
[0027]通過粘接或放置位于基座1內的減振調心顆粒環2,減振調心顆粒環2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減振調心顆粒環2中部構成一個供管路貫穿安裝的通孔。
[0028]管路貫穿安裝在減振調心顆粒環2中部的通孔,兩個相對遠離的基座1相互靠近對管路進行夾緊,由于減振調心顆粒環2本身緩沖阻尼形變,具有軸向距離調節、管路俯仰調節、偏擺調節的功能,減少了管路在卡箍內的應力裝配,解決了存在較大應力裝配的問題,由于減振調心顆粒環2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當需要改變阻尼時,對減振調心顆粒環2的緩沖阻尼進行調節即可,解決了需要在航空發動機布置不規則極其復雜的管路上更換減振墊操作困難的問題。
[0029]所述減振調心顆粒環2為分布在兩個基座1上的兩瓣。所述減振調心顆粒環2采用能起到減振和能發生彈性形變的顆粒材料制成。
[0030]還包括軸向端面緊貼接觸在減振調心顆粒環2一側的端蓋A7、軸向端面緊貼接觸在減振調心顆粒環2另一側的端蓋B8,端蓋A7和端蓋B8的周向外端面緊貼接觸在在基座1內面上,端蓋A7和端蓋B8相互靠近對減振調心顆粒環2進行擠壓,實現對振調心顆粒環2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的功能;所述端蓋A7和端蓋B8上均對應設有螺紋通孔,端蓋A7和端蓋B8經螺栓旋合在螺紋通孔進行拉緊或旋松調節;螺栓未在圖中示出,圖2只示出了左方基座1上部的端蓋A7和端蓋B8,左側基座1下部的端蓋A7和端蓋B8未示出,右方基座1上、下部的端蓋A7和端蓋B8均未示出;當端蓋A7和端蓋B8經螺栓拉緊時,減振調心顆粒環2被擠壓,中部的通孔圓心被調小;當端蓋A7和端蓋B8經螺栓旋松時,減振調心顆粒環2自身變形擴展,中部的通孔圓心被調大;以此達到對減振調心顆粒環2的可擴展調心效果。
[0031]所述兩個基座1的一端外設有環槽經卡環9箍緊;還包括錐形的拉緊錐3,拉緊錐3可彈性變形,例如采用彈性鋼或彈性橡膠,拉緊錐3中部設有通孔31,拉緊錐3大端通孔31套在兩個基座1的另一端進行壓緊,在卡環9箍緊和拉緊錐3大端通孔31壓緊作用下,實現兩個基座1的相對靠近,在卸掉卡環9和拉緊錐3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相對分布可靠近或遠離的基座(1);通過粘接或放置位于基座(1)內的減振調心顆粒環(2),減振調心顆粒環(2)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減振調心顆粒環(2)中部構成一個供管路貫穿安裝的通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調心顆粒環(2)為分布在兩個基座(1)上的兩瓣。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端蓋A(7)、端蓋B(8),端蓋A(7)和端蓋B(8)相互靠近對減振調心顆粒環(2)進行擠壓,實現對振調心顆粒環(2)的緩沖阻尼能夠進行調節的功能。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A(7)和端蓋B(8)上均對應設有螺紋通孔,端蓋A(7)和端蓋B(8)經螺栓旋合在螺紋通孔進行拉緊或旋松調節;當端蓋A(7)和端蓋B(8)經螺栓拉緊時,減振調心顆粒環(2)被擠壓。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擴展調心減振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基座(1)的一端經卡環(9)箍緊;還包括錐形的拉緊錐(3),拉緊錐(3)可彈性變形,拉緊錐(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鑫,伍登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發貴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