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紡織筒紗包裝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包括機架、送膜機構、落膜調整機構、套膜機構及傳輸裝置,送膜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送膜電機、送膜滾軸及送膜輥,送膜電機驅動送膜滾軸轉動,落膜調整機構包括自落軸及檢測器,自落軸搭接在送膜機構與套膜機構之間的包裝膜上,自落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上,檢測器設置在自落軸下方的移動軌跡上,且檢測器與送膜電機的啟停電路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包裝膜主動送膜的方式取代以往通過機構被動拉膜的動作;采用落膜調整機構檢測機架上包裝膜的冗余量,并能夠及時暫停送膜動作,防止包裝膜過于松弛影響加工。防止包裝膜過于松弛影響加工。防止包裝膜過于松弛影響加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紡織筒紗包裝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紡織用筒紗進行包裝時,傳統方法采用手工包裝,勞動強度大且加工效率低。目前出現的自動封裝機采用氣缸作為筒紗移動的動力來源機構,或采用其他機構拉扯包裝膜,但氣缸動作穩定性差、定位效果不好,并且氣缸間歇性動作的工作特性會降低加工效率,而拉扯包裝膜的設備結構較為復雜,也容易產生將包裝膜拉扯變形或損壞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包括機架、送膜機構、落膜調整機構、套膜機構及傳輸裝置,送膜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送膜電機、送膜滾軸及送膜輥,送膜電機驅動送膜滾軸轉動,包裝膜可滾動地放置在送膜滾軸上,落膜調整機構包括自落軸及檢測器,自落軸搭接在送膜機構與套膜機構之間的包裝膜上,自落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上,檢測器設置在自落軸下方的移動軌跡上,且檢測器與送膜電機的啟停電路電性連接。
[0005]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落膜調整機構還包括轉動軸、連接架及配重塊,轉動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上,自落軸通過連接架與轉動軸固定連接,配重塊固定連接在轉動軸上,且配重塊與自落軸分布在轉動軸的兩側。
[0006]優選地,套膜機構包括套膜箱,所述套膜箱為貫通殼體,套膜箱底部由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交疊圍合;傳送裝置包括貫穿設置在套膜箱內的第一傳送帶,筒紗放置在第一傳送帶上并隨之移動。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包裝膜的送膜速度大于第一傳送帶的傳送速度。
[0008]優選地,套膜箱下方設置熱封壓刀,熱封壓刀由壓刀氣缸驅動,并朝向套膜箱底面設置。
[0009]優選地,落膜調整機構還包括感應塊,感應塊固定設置在靠近檢測器的一側的連接架上。
[0010]優選地,傳輸裝置還包括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帶設置在第一傳送帶傳輸方向的后方,且與第一傳送帶共線設置,第一傳送帶與第二傳送帶之間設置熱封機。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第二傳送帶處設置光電開關,光電開關與熱封機電性連接,第二傳送帶處沿水平方向設置第一光電開關和第二光電開關,第一光電開關較第二光電開關更靠近熱封機,第一光電開關檢測到筒紗但第二光電開關未檢測到筒紗時,熱封機不進行熱封動作。
[0012]優選地,套膜機構還包括分隔軸和輔助分隔板,分隔軸設置在套膜箱上方,且與送膜輥平行設置,輔助分隔板連接在分隔軸與套膜箱兩側面之間。
[00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采用包裝膜主動送膜的方式取代以往通過機構被動拉膜的動作,保證包裝膜的完整輸送;通過使包裝膜的送膜速度大于筒紗的移動速度,保證筒紗移動時能夠不借助其他設備即可帶動包裝膜移動并完成封膜;采用落膜調整機構檢測機架上包裝膜的冗余量,并能夠及時暫停送膜動作,防止包裝膜過于松弛影響加工。
附圖說明
[0014]圖1: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本技術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本技術送膜機構與落膜調整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本技術套膜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本技術傳送裝置結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0020]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1]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長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2]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包括機架11、送膜機構、落膜調整機構、套膜機構及傳輸裝置,包裝膜12經過送膜機構、落膜調整機構后在套膜機構處配合傳輸裝置完成筒紗套膜動作。
[0024]送膜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11上的送膜電機21、送膜滾軸22及送膜輥23,送膜電機21驅動送膜滾軸22轉動,包裝膜12可滾動地放置在送膜滾軸22上,通過送膜電機21的作用帶動送膜滾軸22及圓筒狀包裝膜12轉動,從而完成主動包裝膜12的送膜。落膜調整機構包
括自落軸32及檢測器35,自落軸32搭接在送膜機構與套膜機構之間的包裝膜12上,隨包裝膜12的冗余量增多而下降。自落軸32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11上,優選地,落膜調整機構還包括轉動軸31及連接架33,轉動軸31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11上,自落軸32通過連接架33與轉動軸31固定連接,檢測器35設置在自落軸32下方的移動軌跡上,且檢測器35與送膜電機21的啟停電路電性連接,當自落軸32下落至檢測器35位置處,送膜電機21暫停動作,防止送膜機構與套膜機構之間的包裝膜12過于松弛、垂落位置太低。當包裝膜12在套膜機構處完成套膜后,松弛的包裝膜12被拉緊,帶動自落軸32上升、離開檢測器35,此時送膜電機21繼續運轉,驅動包裝膜12主動送膜,重復上述過程。檢測器35可以選擇接觸式傳感器、紅外檢測式傳感器或其他能夠完成上述功能的傳感器。優選地,落膜調整機構還包括配重塊34,配重塊34固定連接在轉動軸31上,且配重塊34與自落軸32分布在轉動軸31的兩側,通過配重塊34的重量利用杠桿原理減輕自落軸32對包裝膜12的壓力,通過調整配重塊34的重量調節自落軸32對包裝膜12的壓力大小。落膜調整機構還包括感應塊36,感應塊36固定設置在靠近檢測器35的一側的連接架33上,感應塊36可以與連接架33一體設計,自落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1)、送膜機構、落膜調整機構、套膜機構及傳輸裝置,送膜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11)上的送膜電機(21)、送膜滾軸(22)及送膜輥(23),送膜電機(21)驅動送膜滾軸(22)轉動,包裝膜(12)可滾動地放置在送膜滾軸(22)上,落膜調整機構包括自落軸(32)及檢測器(35),自落軸(32)搭接在送膜機構與套膜機構之間的包裝膜(12)上,自落軸(32)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11)上,檢測器(35)設置在自落軸(32)下方的移動軌跡上,且檢測器(35)與送膜電機(21)的啟停電路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其特征在于,落膜調整機構還包括轉動軸(31)、連接架(33)及配重塊(34),轉動軸(31)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11)上,自落軸(32)通過連接架(33)與轉動軸(31)固定連接,配重塊(34)固定連接在轉動軸(31)上,且配重塊(34)與自落軸(32)分布在轉動軸(31)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其特征在于,套膜機構包括套膜箱(43),所述套膜箱(43)為貫通殼體,套膜箱(43)底部由第一三角板(44)和第二三角板(45)交疊圍合;傳送裝置包括貫穿設置在套膜箱(43)內的第一傳送帶(51),筒紗(13)放置在第一傳送帶(51)上并隨之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筒紗套膜封裝設備,其特征在于,包裝膜(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國陽,侯國慶,袁啟林,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賜來福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