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涉及轉接線技術領域。其技術要點是:包括連接頭、連接座以及連接導線,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若干插接導桿,所述連接座上設置有若干插接槽,所述連接頭的任一端面轉動設置有卡接件,所述連接座與連接頭相對應的一面設置有與卡接件相配合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件的鉸接處與連接頭之間設置有施力扭簧,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用于限位卡接件的固定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可使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牢固的優點。新型具有可使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牢固的優點。新型具有可使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牢固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轉接線
,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0002]電源轉接線大部分運用于電子元器件之間的連接,如電腦內部電子元器件的連接、設備控制箱內部電子元器件的連接等等,從而方便各個電子元器件的相互導通。
[0003]現有市場上的大多數電源連接線的連接頭與連接座一般采用過盈配合進行連接,如圖1所示,包括連接頭1與連接座2以及安裝在連接頭與連接座上的連接導線3,連接頭1上延伸有若干插接導桿4,且連接座2上卡舍有與插接導桿4一一對應的若干插接槽5。由于上述電源連接線連接端頭采用過盈配合,導致連接頭與連接座在多次拔插之后容易松動,兩者連接牢固性較差,因此還有待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其具有可使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牢固的優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包括連接頭、連接座以及連接導線,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若干插接導桿,所述連接座上設置有若干插接槽,所述連接頭的任一端面轉動設置有卡接件,所述連接座與連接頭相對應的一面設置有與卡接件相配合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件的鉸接處與連接頭之間設置有施力扭簧,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用于限位卡接件的固定件。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將連接頭與連接座相連接時,先將連接頭上的卡接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扭簧對卡接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且通過固定件將卡接件固定在連接頭上,接著連接頭上的插接導桿插入到對應連接座上的插接槽內,再將固定件與卡接件以及連接頭分離,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朝卡接槽轉動并最終與卡接槽相卡接,即可將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好。
[0008]綜上,上述通過連接頭上的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與連接座上的卡接槽相卡接,可對連接頭與連接座進行固定,且由固定件對卡接件與連接頭進一步限位,從而達到可使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牢固的目的。
[0009]進一步的,所述卡接件呈L字形設置,所述卡接件的一端與連接頭轉動連接,且連接軸垂直于卡接件所在的連接頭平面上,所述施力扭簧套設于卡接件的轉軸上且兩端分別與卡接件以及連接頭相固定,所述卡接件遠離其鉸接處的一端與卡接槽相卡接,所述卡接件上且環繞其轉軸設置有兩通口,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可與任一通口相對應的插接孔,所述固定件為插接于通口與插接孔之間的固定桿。當所述卡接件與卡接槽相卡接時,所述固定桿插接于對應的通孔與插接孔內,使得卡接件與連接頭相固定;當所述卡接件脫離卡接
槽時,所述固定桿插接于對應的通孔與插接孔內,使得卡接件與連接頭相固定。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通過卡接件與卡接槽對連接頭與連接座進行固定時,先將卡接件轉動遠離插接導桿一端并對施力扭簧施加方向的作用力,接著使得卡接件上的通孔與卡接孔相對應,且將固定桿插入到通孔與卡接孔內,然后將連接頭與連接座相連接,拔出卡接件上的固定桿,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朝卡接槽轉動并與其相卡接,接著再將固定桿插入到對應的通孔與卡接孔內,即可完成連接頭與連接座的固定。
[0011]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桿為中部向外凸起的彈性件。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固定桿插入到通孔與插接孔之間時,通過固定桿為中部向外凸起的彈性件,可使固定桿牢牢卡在通孔與插接孔之間,避免固定桿脫離。
[0013]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桿一端設置有施力塊。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施力塊的設置,可有效通過施力塊對固定桿施加作用力,從而方便固定桿的操作。
[0015]進一步的,所述卡接件遠離連接頭的一側設置有凸塊。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塊的設置,可在轉動卡接件時,通過對凸塊施加作用力來帶動卡接件轉動,從而方便卡接件的操作。
[0017]進一步的,所述凸塊上表面設置有若干防滑條。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防滑條的設置,可有效在對凸塊施加作用力時,通過防滑條避免發生打滑現象。
[0019]進一步的,所述插接槽內壁呈磨砂設置。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插接槽內壁呈磨砂設置,可增大插接導桿與插接槽之間的粗糙度,從而避免連接頭與連接座輕易脫離。
[0021]進一步的,所述卡接槽底壁設置有磁鐵,所述插接導桿上設置有鐵塊。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插接導桿插入到插接槽內時,通過磁鐵與鐵塊的相互吸力,可有效防止連接頭與連接座分離。
[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4](1)通過連接頭上的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與連接座上的卡接槽相卡接,可對連接頭與連接座進行固定,且由固定件對卡接件與連接頭進一步限位,從而達到可使連接頭與連接座安裝牢固的目的;
[0025](2)當固定桿插入到通孔與插接孔之間時,通過固定桿為中部向外凸起的彈性件,可使固定桿牢牢卡在通孔與插接孔之間,避免固定桿脫離;
[0026](3)當插接導桿插入到插接槽內時,通過磁鐵與鐵塊的相互吸力,可有效防止連接頭與連接座分離。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現有電源連接線的整體示意圖;
[0028]圖2為本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
[0029]圖3為本實施例凸顯施力扭簧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0030]圖4為本實施例凸顯磁鐵與鐵塊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0031]附圖標記:1、連接頭;2、連接座;3、連接導線;4、插接導桿;5、插接槽;6、卡接件;7、
卡接槽;8、施力扭簧;9、固定件;10、磁鐵;11、鐵塊;12、通口;13、插接孔;14、施力塊;15、凸塊;16、防滑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
[0033]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如圖2、3所示,包括連接頭1、連接座2以及連接導線3,連接頭1上延伸有若干插接導桿4,連接座2上開設有若干插接槽5,且插接槽5內壁呈磨砂設置,連接頭1的任一端面轉動安裝有卡接件6,連接座2與連接頭1相對應的一面開設有與卡接件6相配合卡接的卡接槽7,卡接件6的鉸接處與連接頭1之間安裝有施力扭簧8,且施力扭簧8的兩端分別與連接頭1以及卡接件6相固定,連接頭1上安裝有用于限位卡接件6的固定件9。
[0034]進一步的,結合圖4所示,卡接槽7底壁設置有磁鐵10,插接導桿4上設置有鐵塊11。當插接導桿4插入到插接槽5內時,通過磁鐵10與鐵塊11的相互吸力,可有效防止連接頭1與連接座2分離。
[0035]如圖2、3所示,卡接件6呈L字形設置,卡接件6的一端與連接頭1轉動連接,且連接軸垂直于卡接件6所在的連接頭1平面上,施力扭簧8套設在卡接件6的轉軸上且兩端分別與卡接件6以及連接頭1相固定,卡接件6遠離其鉸接處的一端與卡接槽7相卡接,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包括連接頭(1)、連接座(2)以及連接導線(3),所述連接頭(1)上設置有若干插接導桿(4),所述連接座(2)上設置有若干插接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頭(1)的任一端面轉動設置有卡接件(6),所述連接座(2)與連接頭(1)相對應的一面設置有與卡接件(6)相配合卡接的卡接槽(7),所述卡接件(6)的鉸接處與連接頭(1)之間設置有施力扭簧(8),所述連接頭(1)上設置有用于限位卡接件(6)的固定件(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源轉接線連接端頭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6)呈L字形設置,所述卡接件(6)的一端與連接頭(1)轉動連接,且連接軸垂直于卡接件(6)所在的連接頭(1)平面上,所述施力扭簧(8)套設于卡接件(6)的轉軸上且兩端分別與卡接件(6)以及連接頭(1)相固定,所述卡接件(6)遠離其鉸接處的一端與卡接槽(7)相卡接,所述卡接件(6)上且環繞其轉軸設置有兩通口(12),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秀菊,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德億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