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一種氣密性霧化器裝置,包括:儲液瓶;支撐主件,所述支撐主件內裝配有霧化元件,所述霧化元件的一端連接所述儲液瓶,所述支撐主件在所述霧化元件遠離所述儲液瓶的另一端形成霧化通道;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塞體,所述塞體朝向所述霧化通道一端具有裝配端面,所述霧化通道的出口方向具有密封端面,所述裝配端面與所述密封端面相抵接并緊密擠壓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氣密性霧化器裝置,采用擠壓密封裝配方式,使得霧化通道完全密封形成密封腔體,以防止水汽的揮發,是一種可一次裝載藥液并使用長達數月的氣密性霧化裝置,保證在霧化裝置不使用期間的氣密性,同時不影響再次使用時霧化裝置的正常工作。正常工作。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氣密性霧化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氣密性霧化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城市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人們的呼吸系統疾病越來越普遍和頻繁,但相反的,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人們希望擁有快速有效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方法和設備。
[0003]醫療器械中包括一種霧化器,霧化器主要用于治療各種上下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發熱、咳嗽、哮喘、咽喉腫痛、咽炎、鼻炎、支氣管炎、塵肺等氣管、支氣管、肺泡、胸腔內所發生的疾病。霧化吸入治療是呼吸系統疾病治療方法中一種重要和有效的治療方法,采用霧化器將藥液霧化成微小顆粒,藥物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積,從而達到無痛、迅速有效治療的目的。
[0004]現有便攜式醫用網式霧化器,在治療使用時通常以一次性霧化使用居多,每次使用時均需要提前重新加載藥液,但增加了使用步驟繁瑣程度十分不便;而現有的微孔霧化器,多數未考慮氣密性密封,因霧化器在長時間放置過程中,水汽會揮發,導致藥液濃度發生變化,降低患者每次攝入藥物的精確度,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可能攝入過多藥物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故不適用于醫用領域。
[0005]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霧化器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密性霧化裝置,能確保霧化裝置一次裝載、長時間多次霧化時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0007]具體地,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8]本技術提供一種氣密性霧化器裝置,包括:
[0009]儲液瓶,用于裝載待霧化液體;
[0010]支撐主件,所述支撐主件內裝配有霧化元件,所述霧化元件的一端連接所述儲液瓶,所述霧化元件用于對所述待霧化液體進行霧化,所述支撐主件在所述霧化元件遠離所述儲液瓶的另一端形成霧化通道;
[0011]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塞體,所述塞體朝向所述霧化通道一端具有裝配端面,所述霧化通道的出口方向具有密封端面,所述裝配端面與所述密封端面相抵接緊密擠壓配合。
[0012]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霧化元件外周包裹有密封膠。
[0013]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還包括蓋體,所述塞體設置于所述蓋體內,所述蓋體能與所述支撐主件卡緊。
[0014]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蓋體上設置有第一凸緣,所述支撐主件上設置有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和所述第二凸緣相配合卡緊。
[0015]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塞體材料為軟膠件。
[0016]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裝配端面與所述密封端面為相互匹配的曲面結構。
[0017]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裝配端面經過表面處理。
[0018]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表面處理為鏡面處理。
[0019]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端面具備光潔度。
[0020]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裝配端面處設置有凸起結構,所述凸起結構的高度尺寸不超過0.3mm。
[0021]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結構線徑接近霧化通道出口的內徑。
[002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可一次裝載藥液并使用長達數月的氣密性霧化裝置,保證在霧化裝置不使用期間的氣密性,同時不影響再次使用時霧化裝置的正常工作;
[0024]2)本技術采用塞體與霧化通道擠壓密封裝配方式,使得霧化通道完全密封形成密封腔體,以防止水汽的揮發;
[0025]3)本技術中塞體和蓋體固定形成密封件,當蓋體與支撐主件卡緊后,能將密封件與支撐主件固定,并能使得裝配端面與密封端面進行緊密擠壓配合;
[0026]4)本技術將密封端面經過表面處理,同時要求裝配端面具備一定的光潔度,加以軟膠件變形擠壓可保證密封端面和裝配端面之間接觸契合緊密達到氣密性要求;
[0027]5)本技術將密封端面設置為曲面形狀,對應的裝配端面設置為相應的形狀,可以擴大密封裝配面面積來提高密封可靠性;
[0028]6)本技術在裝配端面設置有凸起結構,使用時僅需要較小的力即可使凸起結構被完全擠壓貼合密封端面,封閉霧化通道形成密封腔體。
附圖說明
[0029]圖1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一的霧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一的霧化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3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一的霧化裝置的密封狀態與開放狀態結構示意圖;
[0032]圖4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二的凸起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5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二的霧化裝置的密封狀態與開放狀態結構示意圖;
[0034]圖6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三的霧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7顯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三的霧化裝置的密封狀態與開放狀態結構示意圖。
[0036]其中:儲液瓶100,待霧化液體110,支撐主件200,霧化元件210,霧化孔211,霧化通道220,密封端面230,第一凸緣240,密封膠250;密封件300,塞體310,裝配端面320,凸起結構321,蓋體330,第二凸緣331。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非對本技術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技術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0038]在相關技術中,霧化裝置在醫用領域已經得到廣泛使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由
于醫用領域霧化裝置對需霧化藥液的用量及濃度有著嚴格的要求,而裝載有特定濃度藥液的霧化裝置在長期放置時,水汽揮發會導致藥液濃度發生變化,使得重復使用霧化裝置時降低患者每次攝入藥物的精準度,影響治療效果。為此,現有的霧化裝置多設置為一次性使用,每次使用時都需要重新裝載藥液以確保患者攝入藥液的精準度,但是此使用方式步驟繁瑣,操作不便。因此,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氣密性霧化裝置,使得霧化裝置在一次裝入藥液后可以長時間存放,確保霧化裝置多次霧化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體方法如下:
[0039]實施例一
[0040]參考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氣密性霧化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包括:
[0041]儲液瓶100,用于裝載待霧化液體110;
[0042]支撐主件200,所述支撐主件200內裝配有霧化元件210,所述霧化元件210的一端連接所述儲液瓶100,所述霧化元件210用于對所述待霧化液體110進行霧化,所述支撐主件200在所述霧化元件210遠離所述儲液瓶100的另一端形成霧化通道220;
[0043]密封件300,所述密封件300包括塞體310,塞體310朝向霧化通道220一端的端面具有裝配端面320,霧化通道220的出口方向的端面具有密封端面230,裝配端面320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密性霧化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液瓶,用于裝載待霧化液體;支撐主件,所述支撐主件內裝配有霧化元件,所述霧化元件的一端連接所述儲液瓶,所述霧化元件用于對所述待霧化液體進行霧化,所述支撐主件在所述霧化元件遠離所述儲液瓶的另一端形成霧化通道;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塞體,所述塞體朝向所述霧化通道一端具有裝配端面,所述霧化通道的出口方向具有密封端面,所述裝配端面與所述密封端面相抵接并緊密擠壓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密性霧化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元件外周包裹有密封膠。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密性霧化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還包括蓋體,所述塞體設置于所述蓋體內,所述蓋體能與所述支撐主件卡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密性霧化器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麗君,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東陽光醫療智能器件研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