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包括船體,所述船體上開設有取料槽,所述取料槽的兩側開設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螺紋桿,所述取料槽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升降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動力葉片的驅動,使得船體進行移動,移動至需要取水檢測的位置,此時啟動電機,電機轉動時將會使得螺紋桿轉動,螺紋桿轉動將會使得升降板在螺紋的作用下下降,使得取水桶在升降板下降時降入水中,水將會通過進水口流入取水桶內部,當水達到一定量時,將會使得浮力塊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進而將進水口堵住,同時提示工作人員水已裝滿,無需工作人員駕船進行取樣檢測,減少人力物力的損失,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供水檢測
,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都離不開水,生活飲用水水質的優劣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飲用水的水質要求不斷提高,飲用水水質標準也相應地不斷發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制定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文化、經濟條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水資源及其水質現狀等多種因素有關,不僅各國之間,而且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之間,對飲用水水質的要求都存在著差異。水庫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有時天然湖泊也稱為水庫(天然水庫)。水庫規模通常按庫容大小劃分,分為小型、中型、大型等。
[0003]城市的供水多源于水庫的供給,因此需要對水庫中的時進行定期的檢測,傳統的檢測方式由于水庫的面積較大,需要工作人員駕船到不同位置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測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檢測,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來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包括船體,所述船體上開設有取料槽,所述取料槽的兩側開設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螺紋桿,所述取料槽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兩端延伸至升降槽內,所述升降板的一端與螺紋桿螺紋連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取水桶,所述取水桶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水口,所述取水桶的內部設置有閉合機構,所述取水桶的底部設置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上設置有放水機構。
[0007]優選地,所述閉合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取水桶內側壁上的滑動桿,所述滑動桿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限位塊,所述滑動桿的外側壁上活動設置有浮力塊,所述浮力塊可在滑動桿上滑動。
[0008]優選地,所述放水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放水口內側壁上的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頂部固定設置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擋板,所述伸縮桿的外側壁上套設有彈簧。
[0009]優選地,所述船體的尾部開設有動力槽,所述動力槽的內側壁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船體的動力葉片。
[0010]優選地,所述螺紋桿的外徑小于升降板上螺紋孔的內徑,所述螺紋桿外側壁上的螺紋與升降板上螺紋孔內側壁的螺紋相適配。
[0011]優選地,所述升降板上開設有用于解除氣壓影響的透氣孔,所述船體的內側壁上開設有電機槽,所述電機槽的內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于螺紋桿之間固定連接。
[0012]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13]1、本技術中,通過動力葉片的驅動,使得船體進行移動,移動至需要取水檢測的位置,此時啟動電機,電機轉動時將會使得螺紋桿轉動,螺紋桿轉動將會使得升降板在螺紋的作用下下降,使得取水桶在升降板下降時降入水中,水將會通過進水口流入取水桶內部,當水達到一定量時,將會使得浮力塊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進而將進水口堵住,同時提示工作人員水已裝滿,無需工作人員駕船進行取樣檢測,減少人力物力的損失,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2、本技術中,取水完成后,通過將擋板向上推動,即可使得擋板向上拉伸彈簧,使得取水桶內部的水可倒出,進行檢測,水取出后,擋板將會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快速回復,再次將出水口堵住,避免取水時底部漏水,同時操作簡單,更加便于工作人員使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0017]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A的結構放大圖;
[0018]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B的結構放大圖。
[0019]圖中:1船體、2動力槽、3動力葉片、4取料槽、5電機槽、6電機、7升降槽、8螺紋桿、9升降板、10取水桶、11透氣孔、12滑動桿、13限位塊、14浮力塊、15進水口、16放水口、17固定環、18伸縮桿、19彈簧、20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1]參照圖1
?
4,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包括船體1,船體1的尾部開設有動力槽2,動力槽2的內側壁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船體1的動力葉片3,船體1上開設有取料槽4,取料槽4的兩側開設有升降槽7,升降槽7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螺紋桿8,取料槽4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升降板9,螺紋桿8的外徑小于升降板9上螺紋孔的內徑,螺紋桿8外側壁上的螺紋與升降板9上螺紋孔內側壁的螺紋相適配,升降板9的兩端延伸至升降槽7內,升降板9的一端與螺紋桿8螺紋連接,升降板9上開設有用于解除氣壓影響的透氣孔11,船體1的內側壁上開設有電機槽5,電機槽5的內部設置有電機6,電機6的輸出端于螺紋桿8之間固定連接,升降板9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取水桶10,取水桶10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水口15,取水桶10的內部設置有閉合機構,閉合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取水桶10內側壁上的滑動桿12,滑動桿12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限位塊13,滑動桿12的外側壁上活動設置有浮力塊14,浮力塊14可在滑動桿12上滑動;
[0022]通過動力葉片3的驅動,使得船體1進行移動,移動至需要取水檢測的位置,此時啟動電機6,電機6轉動時將會使得螺紋桿8轉動,螺紋桿8轉動將會使得升降板9在螺紋的作用
下下降,使得取水桶在升降板9下降時降入水中,水將會通過進水口15流入取水桶10內部,當水達到一定量時,將會使得浮力塊14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進而將進水口15堵住,同時提示工作人員水已裝滿,無需工作人員駕船進行取樣檢測,減少人力物力的損失,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3]取水桶10的底部設置有放水口16,放水口16上設置有放水機構,放水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放水口16內側壁上的固定環17,固定環17的頂部固定設置有伸縮桿18,伸縮桿18的頂部固定設置有擋板20,伸縮桿18的外側壁上套設有彈簧19;
[0024]取水完成后,通過將擋板20向上推動,即可使得擋板20向上拉伸彈簧19,使得取水桶10內部的水可倒出,進行檢測,水取出后,擋板20將會在彈簧19的彈力作用下快速回復,再次將出水口16堵住,避免取水時底部漏水,同時操作簡單,更加便于工作人員使用。
[0025]本技術中,通過動力葉片3的驅動,使得船體1進行移動,移動至需要取水檢測的位置,此時啟動電機6,電機6轉動時將會使得螺紋桿8轉動,螺紋桿8轉動將會使得升降板9在螺紋的作用下下降,使得取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包括船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體(1)上開設有取料槽(4),所述取料槽(4)的兩側開設有升降槽(7),所述升降槽(7)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螺紋桿(8),所述取料槽(4)的內側壁上活動設置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的兩端延伸至升降槽(7)內,所述升降板(9)的一端與螺紋桿(8)螺紋連接,所述升降板(9)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取水桶(10),所述取水桶(10)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水口(15),所述取水桶(10)的內部設置有閉合機構,所述取水桶(10)的底部設置有放水口(16),所述放水口(16)上設置有放水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閉合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取水桶(10)內側壁上的滑動桿(12),所述滑動桿(12)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限位塊(13),所述滑動桿(12)的外側壁上活動設置有浮力塊(14),所述浮力塊(14)可在滑動桿(12)上滑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鋮君,姚永康,馬馳,翁鞠海,
申請(專利權)人:西京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