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它包括殼體和設于殼體內部容室中的滾珠,在殼體的下端設置有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在容室內分別具有第一支撐腳、第二支撐腳,當滾珠滾置于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之上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導通,當滾珠脫離第一支撐腳及第二支撐腳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斷開,在殼體的下部設有磁鐵,磁鐵的吸力使滾珠具有滾向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的趨勢。它利用磁鐵的吸力吸附滾珠,增大了殼體傾斜的角度,滾珠復位更加穩定,可防止有限度振動的干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感應角度變化的開關,尤其涉及一種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
技術介紹
傾斜滾珠接觸開關是一種通過感應設備或角度變化,以啟動控制信號的一種必要器件,廣泛應用于諸如燈具、風扇、防盜及玩具等電子產品有關振動、傾斜、觸發的控制裝置中,但目前使用的傾斜滾珠接觸開關動態范圍較小導通不良,而且接觸穩定性較差,當發生輕微的振動容易產生瞬間斷開的現象,開關操作十分不穩定,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接觸穩定的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它可防止有限度振動的干擾,滾珠復位接觸穩定。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包括殼體和設于殼體內部容室中的滾珠,在殼體的下端設置有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在容室內分別具有第一支撐腳、第二支撐腳,當滾珠滾置于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之上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導通,當滾珠脫離第一支撐腳及第二支撐腳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斷開,在殼體的下部設有磁鐵,磁鐵的吸力使滾珠具有滾向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的趨勢。利用磁鐵的吸力吸附滾珠,可增大殼體傾斜的角度,在重力及磁鐵的吸力作用下,可使滾珠復位更穩定,并且可防止有限度振動的干擾。以上技術方案可通過以下措施作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的上端穿置有第三接觸端子、第四接觸端子,第三接觸端子、第四接觸端子在容室內具有第三支撐腳、第四支撐腳,當滾珠滾置于第三支撐腳和第四支撐腳之上時將第三接觸端子與第四接觸端子導通,當滾珠脫離第三支撐腳及第四支撐腳時將第三接觸端子與第四接觸端子斷開,在殼體的上端設有磁鐵,該磁鐵的吸力使滾珠具有滾向第三支撐腳與第四支撐腳的趨勢。在所述磁鐵在殼體上的位置是可調的。調節磁鐵的位置可改變磁鐵對滾珠的吸力,即可改變殼體傾斜的角度。在所述殼體上設有磁鐵容室,磁鐵置于該磁鐵容室中,在磁鐵與磁鐵容室內壁的間隙處設有一塊或多塊塞塊。塞塊可墊于磁鐵的上方或塞于磁鐵的下方以便于改變磁鐵對滾珠的吸力,以導致而改變殼體傾斜角度。所述殼體由左半殼和右半殼拼裝而成,左半殼上設有左半容室和左半磁鐵容室,右半殼上設有右半容室和右半磁鐵容室,左半容室與右半容室合并成容室,左半磁鐵容室和右半磁鐵容室合并成磁鐵容室。所述左半殼上設有定位銷,右半殼上設有定位孔,左半殼與右半殼通過定位銷與定位孔的配合定位。所述殼體上設有可供各接觸端子穿置的穿槽,左半殼、右半殼上分別設有對應的左半穿槽和右半穿槽,左半穿槽和右半穿槽合并成穿槽。殼體通過左半殼與右半殼對接而成,安裝更加方便。所述的各支撐腳上設有與滾珠接觸的弧形凹口。所述弧形凹口的圓弧直徑為滾珠直徑0.7~0.9倍。滾珠與每個弧形凹口呈兩點接觸,即滾珠由支撐腳上的四個點接觸,支撐更加穩定。所述的各接觸端子呈片狀結構,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的距離以及第三支撐腳與第四支撐腳之間的距離均為滾珠直徑的0.7~0.9倍。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利用磁鐵的吸力吸附滾珠,增大了殼體傾斜的角度,滾珠復位更加穩定,可防止有限度振動的干擾;2)可改變磁鐵對滾珠的吸力,便于改變殼體傾斜角度;3)滾珠與支撐腳的弧形凹口接觸,接觸更加穩定牢固。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1的外觀結構示意立體圖;圖2是圖1的分解圖;圖3是實施例1水平放置縱向剖視圖;圖4是實施例1傾轉90度時的狀態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1傾斜到預定角度的狀態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1水平放置的另一方向的縱向剖視圖;圖7是實施例2的外觀結構示意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專利技術作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殼體1、滾珠2以及穿置在殼體1上的第一接觸端子31、第二接觸端子32、第三接觸端子33和第四接觸端子34。如圖2、、圖3及圖6所示,其中,殼體1由左半殼11和右半殼12拼裝而成,左半殼11上設有定位銷111,右半殼12上設有與該定位銷111配合的定位孔121,左半殼11與右半殼12通過定位銷111與定位孔121的配合定位,左半殼11的上、下部各設有左半容室(圖中未示)和左半磁鐵容室(圖中未示),右半殼12的上、下部各設有右半容室122和右半磁鐵容室123,所述的左半容室與右半容室122合并成容室13,所述的左半磁鐵容室123和右半磁鐵容室合并成磁鐵容室14,所述的滾珠2置于容室13中,磁鐵容室14安裝有磁鐵41和塞塊51,左半殼11、右半殼12上分別設有可供各接觸端子穿置的左半穿槽112和右半穿槽124,左半穿槽112和右半穿槽124合并成穿槽15,這樣一來,更便于安裝各接觸端子。所述的第一接觸端子31、第二接觸端子32、第三接觸端子33和第四接觸端子34均呈片狀結構。其中,第一接觸端子31和第二接觸端子32穿置在殼體1下部,第三接觸端子33和第四接觸端子34穿置在殼體1上部。第一接觸端子31、第二接觸端子32、第三接觸端子33以及第四接觸端子34在容室13內分別具有第一支撐腳311、第二支撐腳321、第三支撐腳331及第四支撐腳341。第一支撐腳311與第二支撐腳321平行設置,第三支撐腳331與第四支撐腳341平行設置,第一支撐腳311與第二支撐腳321的距離以及第三支撐腳331與第四支撐腳341的距離為為滾珠2直徑的0.8倍。第一支撐腳311、第二支撐腳321、第三支撐腳331及第四支撐腳341分別設有弧形凹口312、322、332及342。所述各弧形凹口的圓弧直徑為滾珠2直徑0.9倍,因此支撐時,滾珠2與弧形凹口312與322、的四個點接觸或者弧形凹口332與342的四個點接觸,故能穩定、牢固地支撐住滾珠2。滾珠2在重力及磁鐵的吸力作用下,具有下述兩種穩態a.滾珠2跨在第一支撐腳311的弧形凹口312與第二支撐腳321的弧形凹口322之間,第一接觸端子31與第二接觸端子32呈導通狀態,滾珠2與第三支撐腳331和第四支撐腳341之間存有間隙,第三接觸端子33和第四接觸端子34呈斷狀態。b.滾珠2跨在第三支撐腳331的弧形凹口332和第四支撐腳341的弧形凹口342之間,第三接觸端子33與第四接觸端子34呈導通狀態,滾珠2與第一支撐腳311與第二支撐腳321存有間隙,第一接觸端子31和第二接觸端子32呈斷開狀態。由于滾珠2在上述兩種狀態下,同時受到重力及磁鐵的吸力的作用,因此滾珠2可穩定地支撐在第一支撐腳311和第二支撐腳321上或第三支撐腳331和第四支撐腳341上,其接觸更加穩定。相比沒有磁鐵的狀況,滾珠2脫離第一支撐腳311和第二支撐腳321上或者第三支撐腳331和第四支撐腳341,需要更大的傾斜角度。當殼體1從如圖3所示的正置并基本水平位置傾轉時,殼體1傾斜90度后,如圖4所示,滾珠2在磁鐵41的吸力作用下,仍不能脫離第一支撐腳311和第二支撐腳321,當殼體1繼續傾轉時,當傾斜角度為一預定角度時,如圖5所示,滾珠2由于重力作用才能脫離第一支撐腳311和第二支撐腳321,而滾向第三支撐腳331和第四支撐腳341上,此時滾珠2受到磁鐵42的吸力作用,可穩定地第三支撐腳331和第四支撐腳341上,反之亦然。當殼體1傾斜角度不斷的變化,滾珠2在上述兩種穩態中來回轉換。上述殼體1傾斜的預定角度的大小與磁鐵的吸力有關,一般以110度至130度為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包括殼體和設于殼體內部容室中的滾珠,在殼體的下端設置有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在容室內分別具有第一支撐腳、第二支撐腳,當滾珠滾置于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之上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導通,當滾珠脫離第一支撐腳及第二支撐腳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斷開,其特征在于:在殼體的下部設有磁鐵,磁鐵的吸力使滾珠具有滾向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的趨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包括殼體和設于殼體內部容室中的滾珠,在殼體的下端設置有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第一接觸端子、第二接觸端子在容室內分別具有第一支撐腳、第二支撐腳,當滾珠滾置于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之上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導通,當滾珠脫離第一支撐腳及第二支撐腳時將第一接觸端子與第二接觸端子斷開,其特征在于在殼體的下部設有磁鐵,磁鐵的吸力使滾珠具有滾向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的趨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上端穿置有第三接觸端子、第四接觸端子,第三接觸端子、第四接觸端子在容室內具有第三支撐腳、第四支撐腳,當滾珠滾置于第三支撐腳和第四支撐腳之上時將第三接觸端子與第四接觸端子導通,當滾珠脫離第三支撐腳及第四支撐腳時將第三接觸端子與第四接觸端子斷開,在殼體的上端設有磁鐵,該磁鐵的吸力使滾珠具有滾向第三支撐腳與第四支撐腳的趨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鐵在殼體上的位置是可調的。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傾斜滾珠滑動接觸開關,其特征在于在殼體上設有磁鐵容室,磁鐵置于該磁鐵容室中,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成輝,
申請(專利權)人:朱成輝,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