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鍵盤按鍵結構至少包含有:按鍵插座、按鍵以及彈性耦接體,其按鍵插座為矩形導槽以供按鍵插置,于矩形導槽內設有復數個凹槽,該按鍵由一鍵帽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以及略成半月形的空心凸件,而壓抵件及凸件可伸入相對應的凹槽中,而彈性耦接體設于相對應于壓抵件伸入的凹槽中,并可受壓抵件的壓迫,而與導通裝置上的接點相接觸,而構成該接點的導通藉以發出該按鍵所對應的訊號,且凸件亦同時伸入凹槽中,因該凸件略成半月形的外型,其與凹槽僅有數個點狀接觸,其接觸面積不大,不會產生摩擦而使按鍵上下運動時較為順暢,且讓使用者按壓時觸感較佳。(*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一種鍵盤按鍵的結構改良,尤指是有關一種使按鍵上下運動時較為順暢,不會產生摩擦,且讓使用用者按壓時觸感較佳的鍵盤按鍵結構改良。
技術介紹
目前,計算機廣泛地應用于各種信息場合,如信息交通、商業往來、客戶聯絡、文書處理、計算機繪圖、手寫輸入以及繁雜不變的工作等等,都可以用計算機來代勞。因此,計算機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也就顯得特別重要。當然,在計算機設備中最為重要及貼身的輸入設備則莫過于鍵盤(keyboard),通過按壓鍵盤按鍵進行操作,可使程序指令或資料迅速,及時方便地輸入計算機主機(host)中。由此可知,鍵盤在輸入操作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如圖1及圖2所示,為一般個人計算機的鍵盤及其上按鍵的結構剖視圖,其鍵盤1的主體上設有若干按鍵插座10,以供按鍵20的插置,而在相對應于按20的下位處則設有一電路板30,并在電路板30與按鍵20間設有一可受按鍵20的壓抵而使電路板30接點導通的彈性耦接體40;其中,按鍵插座10形成有用以導引按鍵20上下動作的插槽11,至于按鍵20則配合形成有一可穿入插槽的壓抵柱21與凸柱22,以及用以插入插槽11以形成防止松脫的卡鉤板23,藉以可將按鍵20限位于鍵盤1的主體上。其彈性耦接體40則為一呈倒置的凹杯狀殼體,在其殼體內部頂點設有一耦接凸點41,以當其按鍵20受到使用者的壓觸而向下動作時,如圖3所示,其彈性耦接體40即受按鍵20的壓抵柱21的下壓而壓縮變形,以由耦接凸點41與電路板30上的接點相接觸而構成該接點的導通藉以發出該按鍵20所對應的訊號,并當使用者釋放對按鍵20的壓觸時,其彈性耦接體40即可形成一彈性作用而回復至原形,使中止訊號的發出,并將按鍵20推頂至上升的狀態;然而,該壓抵柱21下壓同時使凸柱22伸入插槽11中,如圖所示,其凸柱22與插槽11形成不同內徑大小的圓形空心柱體,故凸柱22與插槽11接觸面積較大,以平面而言其為整個圓周的接觸,容易產生摩擦,導致按鍵20于上、下運動時,使凸柱22與插槽11形成整個圓周面的接觸,使按鍵20上、下運動較不順暢,且讓使用用者按壓時觸感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按鍵上下運動時較為順暢,不會產生摩擦,且讓使用用者按壓時觸感較佳的鍵盤按鍵結構改良。有鑒于此,本技術的鍵盤按鍵結構至少包含有按鍵插座、按鍵以及彈性耦接體,其按鍵插座為矩形導槽以供按鍵的插置,于矩形導槽內設有復數個凹槽,該按鍵由一鍵帽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以及略成半月形的空心凸件,而壓抵件及凸件可伸入相對應的凹槽中,而彈性耦接體設于相對應于壓抵件伸入的凹槽中,并可受壓抵件的壓迫,而與導通裝置上的接點相接觸,而構成該接點的導通藉以發出該按鍵所對應的訊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能夠得到一種使按鍵上下運動時較為順暢,不會產生摩擦,且讓使用用者按壓時觸感較佳的鍵盤按鍵結構改良。附圖說明圖1為習用鍵盤的按鍵結構分解圖;圖2為習用按鍵的結構剖視圖;圖3為習用按鍵的動作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鍵盤按鍵的結構立體分解圖;圖5為本技術中按鍵的結構剖視圖;圖6為本技術中凸件與凹槽接觸的結構剖視圖;圖7為本技術中按鍵的動作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中第二實施例鍵盤按鍵的結構立體分解圖; 圖9為本技術中第二實施例按鍵的結構剖視圖;圖10為本技術中第二實施例凸件與凹槽接觸的結構剖視圖。圖號說明1 鍵盤 25 抵件10 按鍵插座 251 壓抵部11 插槽 26 凸件12 矩形導槽 261 溝槽13 凹槽 27 彈片14 凸塊 271 凸扣20 按鍵 28 凸出部21 壓抵柱30 電路板22 凸柱 40 耦性接體23 卡鉤板41 耦接凸點24 鍵帽具體實施方式為能使貴審查員清楚本技術的結構組成,以及整體運作方式,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本技術鍵盤按鍵結構改良,其整體鍵盤按鍵的基本結構,如圖4及圖5所示,其至少包含有按鍵插座10,排設于鍵盤的主體上以供按鍵的插置,其為一矩形導槽12,于矩形導槽12內設有復數個凹槽13,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凹槽13為圓形或矩形,而按鍵插座10可供長型按鍵插置,故其矩形導槽12內形成三個凹槽13,其中兩外側凹槽13的內壁面形成有一凸塊14。按鍵20,如圖所示為長型按鍵,由一鍵帽24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25以及略成半月形的空心凸件26,該壓抵件25為圓形的空心柱體,而壓抵件25中央呈十字型壓抵部251,而壓抵件25及凸件26可伸入相對應的凹槽13中,且該凸件26與凹槽13為點狀接觸,請同時參閱圖6所示,其凸件26伸入凹槽13中最多形成5個點狀接觸,而以單一平面而言分別為A、B、C、D、E5個點,而非線或面的接觸,而該凸件26外側的壁面分別破設有二溝槽261,此二溝槽261間則形成一彈片27,其底緣則形成有凸扣271,相對應于按鍵20的下位處則設有一導通裝置,如圖5所示為一電路板30的構造,并在電路板30與按鍵20間設有一可受按鍵20的壓抵而使電路板30接點導通的彈性耦接體40。彈性耦接體40,由導電橡膠材質制成,在彈性耦接體40的內面頂部并設有耦接凸點41,該彈性耦接體40設于相對應于壓抵件25伸入的凹槽13中。以此結構,組裝時,藉由按鍵20的凸扣271卡置于凸塊14下,使按鍵20得以快速卡固于按鍵插座10中,而于運送過程中不易脫落。而當整體使用,其按鍵20受到使用者的壓觸而向下動作時,如圖7所示,其彈性耦接體40即受按鍵20的壓抵件25的下壓而壓縮變形,以由耦接凸點41與電路板30上的接點相接觸而構成該接點的導通藉以發出該按鍵20所對應的訊號,并當使用者釋放對按鍵20的壓觸時,其彈性耦接體40即可形成一彈性作用而回復至原形,使中止訊號的發出,并將按鍵20推頂至上升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該壓抵柱21下壓同時使凸件26伸入插槽11中,如圖6及圖7所示,因該凸件26略成半月形的外型,其與凹槽11僅有數個點狀接觸,而以單一平面而言分別為A、B、C、D、E5個點,其接觸面積不大,不會產生較大的摩擦,各5個點則形成垂直上下線的接觸,而使按鍵20上下運動時,較為順暢,且讓使用用者按壓時觸感較佳。如圖8所示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為方形按鍵以及供其插置的按鍵插座的結構分解圖,其按鍵插座10同樣具有按鍵插置的矩形導槽12,而矩形導槽12內則僅設有一個凹槽13,而凹槽13的內壁面亦形成有凸塊14;該按鍵20由一鍵帽24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25,其壓抵件25的中央設有十字型壓抵部251,其四個邊角向外凸出一弧狀凸出部28,壓抵件25外側的壁面分別破設有二溝槽261,此二溝槽261間則形成一彈片27,其底緣則形成有凸扣271。組裝時,如圖9所示,同樣將壓抵件25伸入凹槽11中藉由,凸扣271卡置于凸塊14下,使按鍵20得以快速卡固于按鍵插座10中,而于運送過程中不易脫落;其中,各凸出部28與凹槽13為點狀接觸,如圖10所示,各凸出部28伸入凹槽13中最多形成8個點狀接觸,分別為A、B、C、D、E、F、G、H8個點,而非線或面的接觸,當按鍵20上下運動時,各凸出部28與凹槽13的接觸面積不大,不會產生摩擦,而使按鍵20上下運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鍵盤按鍵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按鍵插座,排設于鍵盤的主體上,其為一矩形導槽,于矩形導槽內設有復數個凹槽;按鍵,由一鍵帽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以及略成半月形的空心凸件,而壓抵件及凸件伸入相對應的凹槽中,該凸 件與凹槽為點狀接觸;彈性耦接體,設于相對應于壓抵件伸入的凹槽中,與導通裝置上的接點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鍵盤按鍵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按鍵插座,排設于鍵盤的主體上,其為一矩形導槽,于矩形導槽內設有復數個凹槽;按鍵,由一鍵帽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以及略成半月形的空心凸件,而壓抵件及凸件伸入相對應的凹槽中,該凸件與凹槽為點狀接觸;彈性耦接體,設于相對應于壓抵件伸入的凹槽中,與導通裝置上的接點相接觸。2.一種鍵盤按鍵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按鍵插座,排設于鍵盤的主體上,其為一矩形導槽,于矩形導槽內設有一個凹槽;按鍵,由一鍵帽的底緣向下延伸有一壓抵件,其壓抵件的四個邊角向外凸出一弧狀凸出部,該壓抵件伸入凹槽中;彈性耦接體,設于凹槽中,與導通裝置上的接點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道生,
申請(專利權)人:勝亞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