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電解槽測試系統,該電解槽測試系統包括測試電源、儲存件和測試組件,測試電源用于向待測電解槽供電,待測電解槽用于產生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儲存件與待測電解槽連通,儲存件用于接收并儲存自待測電解槽排出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在第一方向上,測試組件設置于待測電解槽與儲存件之間,測試組件用于檢測自待測電解槽排向儲存件內的氣體;其中,第一方向為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從待測電解槽到儲存件的流動方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通過將待測電解槽產生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排向儲存件,以使儲存件接收并存儲待測電解槽產生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以便后續使用該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避免了浪費。避免了浪費。避免了浪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解槽測試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新能源
,特別涉及一種電解槽測試系統。
技術介紹
[0002]SPE電解槽是一種電解水制氫裝置,可用于電解水制氫,其中,SPE(Solidpolymer electrolyte,SPE)為固體聚合物電解質。
[0003]在測試SPE電解槽時,向SPE電解槽供電,SPE電解槽就會電解水產生氫氣,通過檢測SPE電解槽產生的氫氣的濃度,確定SPE電解槽是否合格,然而,現有技術中,在測試SPE電解槽的過程中,產生的氫氣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導致產生的氫氣被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電解槽測試系統,旨在解決SPE電解槽測試過程中產生的氫氣浪費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包括:
[0006]測試電源,所述測試電源用于向待測電解槽供電,所述待測電解槽用于產生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
[0007]儲存件,所述儲存件與所述待測電解槽連通,所述儲存件用于接收并儲存自所述待測電解槽排出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
[0008]測試組件,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測試組件設置于所述待測電解槽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測試組件用于檢測自所述待測電解槽排向所述儲存件內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
[0009]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從所述待測電解槽到所述儲存件的流動方向。
[0010]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11]第一閥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閥門設置于所述待測電解槽與所述儲存件之間;
[0012]第二閥門,所述第二閥門設置于所述儲存件的排氣端。
[0013]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14]燃料電池裝置,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儲存件連通,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閥門設置于所述儲存件與所述燃料電池裝置之間;
[0015]其中,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從儲存件到所述燃料電池裝置的流動方向。
[0016]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17]第一控制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控制組件設置于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第一控制組件可調節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的壓力和流量中的至少一個。
[0018]可選地,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測試電源電性連接。
[0019]可選地,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待測電解槽連通。
[0020]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21]電解質槽,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電解質槽連通,所述電解質槽與所述待測電解槽連通。
[0022]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23]第一排空口,所述第一排空口設置于所述電解質槽上。
[0024]可選地,所述測試組件包括:
[0025]分離罐,所述分離罐與所述待測電解槽連通,所述分離罐用于接收并分離自所述待測電解槽排出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所述儲存件與所述分離罐連通;
[0026]第一測試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測試單元設置于所述分離罐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第一測試單元用于檢測自所述分離罐排向所述儲存件內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
[0027]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28]第二控制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控制組件設置于所述分離罐與所述第一測試單元之間,所述第二控制組件可調節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的壓力和流量中的至少一個。
[0029]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30]第二排空口,所述第二排空口設置于所述分離罐上。
[0031]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32]純化裝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純化裝置設置于所述測試組件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純化裝置分別與所述待測電解槽和所述儲存件連通。
[0033]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34]第二測試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測試單元設置于所述純化裝置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第二測試單元用于檢測自所述純化裝置排出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
[0035]可選地,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
[0036]控制單元,所述測試電源和所述測試組件均與所述控制單元信號連接。
[0037]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儲存件與待測電解槽連通,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將待測電解槽產生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排向儲存件,以使儲存件接收并存儲待測電解槽產生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以便后續使用該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還原性氣體可以作為還原劑,如氫氣,可以用作燃燒原料、燃料電池的原料等,氧化性氣體可以作為氧化劑,如氧氣,可以作為燃燒的氧化原料、動植物呼吸的原料等,避免了在測試待測電解槽時產生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的浪費,節省了資源,并且還減少了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從待測電解槽到儲存件的流動方向上,測試組件設置于待測電解槽與儲存件之間,測試組件用于測試從待測電解槽排出的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通過檢測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相應的物理量,分析待測電解槽是否合格,從而通過電解槽測試系統完成對待測電解槽的測試。
附圖說明
[003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9]圖1為本技術電解槽測試系統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2為本技術電解槽測試系統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3為本技術電解槽測試系統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42]附圖標號說明:
[0043]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待測電解槽2測試電源3儲存件4測試組件41分離罐411排液口42第一測試單元5第一閥門6第二閥門7燃料電池裝置8第一控制組件81流量控制器82減壓閥9電解質槽10第一排空口20第二控制組件201壓力控制器202流量計30第二排空口40純化裝置50第二測試單元60電網70變壓器80逆變器90增壓泵100第三排空口200電解質供應裝置
??
[0044]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包括:測試電源,所述測試電源用于向待測電解槽供電,所述待測電解槽用于產生還原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儲存件,所述儲存件與所述待測電解槽連通,所述儲存件用于接收并儲存自所述待測電解槽排出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測試組件,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測試組件設置于所述待測電解槽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測試組件用于檢測自所述待測電解槽排向所述儲存件內的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從所述待測電解槽到所述儲存件的流動方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第一閥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閥門設置于所述待測電解槽與所述儲存件之間;第二閥門,所述第二閥門設置于所述儲存件的排氣端。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燃料電池裝置,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儲存件連通,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閥門設置于所述儲存件與所述燃料電池裝置之間;其中,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從儲存件到所述燃料電池裝置的流動方向。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第一控制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控制組件設置于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儲存件之間,所述第一控制組件可調節所述還原性氣體或所述氧化性氣體的壓力和流量中的至少一個。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測試電源電性連接。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待測電解槽連通。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解槽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槽測試系統還包括:電解質槽,所述燃料電池裝置與所述電解質槽連通,所述電解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偉,涂毛毛,劉永浩,郭亮,欒鄒杰,關宏泰,
申請(專利權)人: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