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空調機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包括柜體,柜體內設置有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第一腔體依序設置有混合段、溫度控制段和濕度控制段,第二腔體連通混合段和濕度控制段;混合段的一側面設置有新風口、回風口和出風口;混合段中設置有換熱器,換熱器的一端與出風口連通,換熱器的另一端與第二腔體連通;溫度控制段設置有用于對混合氣體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濕度控制段設置有用于對混合氣體進行濕度調整的加濕模塊;濕度控制段的末端設置有用于將氣體引流至第二腔體中的引風機;混合段中還設置有離心風機,離心風機能夠將新風和回風進行充分的混合,混合氣體與換熱器中的氣體進行充分的熱量交換。交換。交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
[0001]本技術屬于空調機組
,尤其涉及一種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
技術介紹
[0002]新風機組是提供新鮮空氣的一種空調設備,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鮮的空氣經過處理后通過風機輸送到室內。
[0003]現有的新風機組具有以下缺點:
[0004]1.一般設置有外機和內機,安裝的時候比較麻煩;
[0005]2.新風和回風同時經過換熱組件的時候,新風和回風之間混合不均勻,導致經過換熱組件的混合氣體換熱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新風和回風之間混合不均勻導致經過換熱組件時換熱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內設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依序設置有混合段、溫度控制段和濕度控制段,所述第二腔體連通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濕度控制段;所述混合段的一側面設置有新風口,所述混合段相鄰所述新風口的側面上設置有回風口和出風口;所述混合段中設置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一端與所述出風口連通,所述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腔體連通;所述溫度控制段設置有用于對混合氣體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所述濕度控制段設置有用于對混合氣體進行濕度調整的加濕模塊;所述濕度控制段的末端設置有用于將氣體引流至第二腔體中的引風機;所述混合段中還設置有用于混合新風和回風的離心風機。
[0008]可選地,所述加濕模塊包括有儲水室、微孔隔板、超聲波組件和浮球組件;所述儲水室開口朝上,所述儲水室側壁還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微孔隔板安裝于所述儲水室的開口處,所述超聲波組件和所述浮球組價均安裝于所述儲水室中。
[0009]可選地,所述微孔隔板由若干個依次排列的出水孔組成;每個所述出水孔上下貫穿相通設置且孔內的每個面均向下傾斜設置;所述出水孔的頂部呈正方形且底部呈圓形。
[0010]可選地,所述超聲波組件包括有超聲波片、超聲波發生器和密封墊;所述超聲波片設置于所述儲水室內,所述超聲波發生器安裝于所述儲水室的底部并與所述超聲波片連接,所述密封墊連接于所述超聲波發生器和所述儲水室底部之間。
[0011]可選地,所述引風機包括有引風部和馬達,所述引風部安裝于所述濕度控制段中,所述馬達安裝于所述濕度控制段外,所述馬達穿過所述柜體與所述引風部連接。
[0012]可選地,所述第二腔體中設置有控制經過第二腔體風量的第一執行風閥。
[0013]可選地,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用于檢測出風口氣體溫度的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與所述第一執行風閥電連接。
[0014]可選地,所述新風口設置有第二執行風閥。
[0015]可選地,所述換熱器由多根彼此平行的銅管制成。
[0016]可選地,所述新風口的口徑大于所述回風口的口徑。
[0017]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中的上述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之一:引風機啟動將氣體引流至第二腔體中,使得第一腔體中形成負壓,回風從回風口進入到混合段中,新風從新風口進入到混合段中,在離心風機的作用下彼此充分混合,然后混合氣體經過冷卻系統和加濕模塊后經過換熱器,混合氣體進行換熱器的時候與新的混合氣體進行熱交換,從而使得換熱器中的混合氣體溫度回升,新回混合段中的混合氣體溫度降低,從而降低冷卻系統的耗能,并且設置的離心風機能夠將新回混合段中的新風和回風進行充分的混合,從而提高了新回混合段中的混合氣體與換熱器中的氣體進行充分的熱量交換。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的剖視圖。
[0020]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的另一剖視圖。
[0021]圖3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2]其中,圖中各附圖標記:
[0023]10—柜體
??????????????
11—隔板
?????????????
12—第一腔體
[0024]121—混合段
???????????
1211—新風口
?????????
1212—回風口
[0025]1213—出風口
??????????
1214—換熱器
?????????
1215—離心風機
[0026]1216—初效過濾器
??????
122—溫度控制段
??????
1222—冷卻組件
[0027]1223—中效過濾器
??????
123—濕度控制段
??????
1231—引風機
[0028]12311—引風部
?????????
12312—馬達
??????????
1232—儲水室
[0029]1233—微孔隔板
????????
12331—出水孔
????????
1234—超聲波組件
[0030]12341—超聲波片
???????
12342—超聲波發生器
??
12343—密封墊
[0031]1235—浮球組件
????????
13—第二腔體
?????????
131—第一執行風閥
[0032]14—蓋板
??????????????
15—第二執行風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1~3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的實施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34]在本技術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
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實施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35]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內設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依序設置有混合段、溫度控制段和濕度控制段,所述第二腔體連通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濕度控制段;所述混合段的一側面設置有新風口,所述混合段相鄰所述新風口的側面上設置有回風口和出風口;所述混合段中設置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一端與所述出風口連通,所述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腔體連通;所述溫度控制段設置有用于對混合氣體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所述濕度控制段設置有用于對混合氣體進行濕度調整的加濕模塊;所述加濕模塊包括有儲水室、微孔隔板、超聲波組件和浮球組件;所述儲水室開口朝上,所述儲水室側壁還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微孔隔板安裝于所述儲水室的開口處,所述超聲波組件和所述浮球組價均安裝于所述儲水室中,所述濕度控制段的末端設置有用于將氣體引流至第二腔體中的引風機;所述混合段中還設置有用于混合新風和回風的離心風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新風恒溫恒濕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隔板由若干個依次排列的出水孔組成;每個所述出水孔上下貫穿相通設置且孔內的每個面均向下傾斜設置;所述出水孔的頂部呈正方形且底部呈圓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和平,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龍成利達冷熱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