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鉗工工作臺,包括:底盤(1),所述底盤上設置有多個立柱(2),所述立柱(2)上設置有臺面(3),所述底盤(1)上位于所述臺面(3)一側還設置有切割臺(8);所述臺面(3)上部設置有劃線機構(7),所述劃線機構(7)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移動單元(72),以及設置在所述移動單元(72)上方用于對所述工件進行劃線的多個并列設置的劃線單元(71);本裝置能夠通過劃線單元對移動單元上放置的各種金屬板進行劃線,并對不同材質的金屬板可以選擇不同硬度的刀具,本裝置還設置了顏料盒,能夠通過刀具和里面的顏料接觸后,在金屬板上做出標記,顏料盒本身也能夠通過擠壓,將顏料集中。將顏料集中。將顏料集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鉗工工作臺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工作臺,具體涉及一種鉗工工作臺。
技術介紹
[0002]鉗工工作臺是鉗工常用設備之一。適用于各種檢驗工作,精密測量用的基準平面,用于機床機械測量基準,檢查零件的尺寸精度或形位偏差,并作精密劃線。在機械制造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F有的鉗工工作臺在使用的時候,不僅需要放置大量的工具,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切斷,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鉗工工作臺。
[0004]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鉗工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底盤(1),所述底盤上設置有多個立柱(2),所述立柱(2)上設置有臺面(3),所述底盤(1)上位于所述臺面(3)一側還設置有切割臺(8);
[0007]所述臺面(3)上部設置有劃線機構(7),所述劃線機構(7)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移動單元(72),以及設置在所述移動單元(72)上方用于對所述工件進行劃線的多個并列設置的劃線單元(71);
[0008]所述劃線單元(71)固定到所述劃線機構(7)的安裝板上,所述劃線單元(71)包括水平固定到所述安裝板上的水平安裝板(711),所述水平安裝板(711)上設置有一組第一滑軌 (712),所述第一滑軌(712)上滑動設置有豎直安裝板(715),所述水平安裝板(711)上還設置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連接并驅動所述豎直安裝板(715)在所述第一滑軌(712) 上滑動,所述豎直安裝板(715)頂部安裝有第一旋轉電機(713),所述第一旋轉電機(713) 的驅動端為絲桿且連接有移動塊(716),所述移動塊(716)的外部有連接有第二氣缸(717),所述第二氣缸(717)的底部連接有切割刀(718);
[0009]所述移動單元(72)位于所述切割刀(718)的下方,所述移動單元(72)包括安裝到所述臺面(3)上的底部安裝板(721),所述底部安裝板(721)上設置有一組第二滑軌(722),所述第二滑軌(722)上滑動設置有滑塊(725),所述底部安裝板(721)的端部設置有第二旋轉電機(723),所述第二旋轉電機(723)的驅動端為第二絲桿(724),所述第二絲桿(724) 連接并驅動所述滑塊(725)在所述第二滑軌(722)上移動,所述滑塊(725)上設置有旋轉臺(726),所述旋轉臺(726)上設置有為位于所述切割刀(718)正下方的放置板(727)。
[0010]進一步的,所述多個并列設置的劃線單元(71)中的切割刀(718)硬度不同。
[0011]進一步的,所述劃線機構(7)的安裝板上位于所述劃線單元(71)下方還設置有擠壓氣缸(719),所述擠壓氣缸(719)下方設置有顏料盒(720),所述擠壓氣缸(719)的端部連接有擠壓板(728),所述擠壓板(728)位于所述顏料盒(720)內。
[0012]進一步的,所述臺面(3)下方設置有放置腔(10),所述臺面(3)下方位于所述放置
腔 (10)一側設置有用于放置工具的抽屜組。
[0013]進一步的,所述抽屜組包括由上至下設置的上抽屜(6)、中抽屜(5)、下抽屜(4);其中所述上抽屜(6)和中抽屜(5)高度一致,所述上抽屜(6)的高度為所述下抽屜(4)高度的一半。
[0014]進一步的,所述切割臺(8)上還設置有切割機(9)。
[0015]借由上述方案,本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0016]本裝置能夠通過劃線單元對移動單元上放置的各種金屬板進行劃線,并對不同材質的金屬板可以選擇不同硬度的刀具,本裝置還設置了顏料盒,能夠通過刀具和里面的顏料接觸后,在金屬板上做出標記,顏料盒本身也能夠通過擠壓,將顏料集中。
[0017]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個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19]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技術劃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
[0022]1?
底盤;101
?
滾輪;
[0023]2?
立柱;3
?
臺面;4
?
下抽屜;5
?
中抽屜;6
?
上抽屜;
[0024]7?
劃線機構;
[0025]71
?
劃線單元;711
?
水平安裝板;712
?
第一滑軌;713
?
第一旋轉電機;714
?
氣缸桿;715
??
豎直安裝板;716
?
移動塊;717
?
第二氣缸;718
?
切割刀;719
?
擠壓氣缸;720
?
顏料盒;728
?
擠壓板;
[0026]72
?
移動單元;721
?
底部安裝板;722
?
第二滑軌;723
?
第二旋轉電機;724
?
絲桿;725
?
滑塊;726
?
旋轉臺;727
?
放置板;
[0027]8?
切割臺;9
?
切割機;10
?
放置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0029]參見圖1和圖2,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鉗工工作臺,包括:
[0030]底盤1,所述底盤上設置有多個立柱2,所述立柱2上設置有臺面3,所述底盤1上位于所述臺面3一側還設置有切割臺8;
[0031]所述臺面3上部設置有劃線機構7,所述劃線機構7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移動單元72,以及設置在所述移動單元72上方用于對所述工件進行劃線的多個并列設置的劃線單元
71;
[0032]所述劃線單元71固定到所述劃線機構7的安裝板上,所述劃線單元71包括水平固定到所述安裝板上的水平安裝板711,所述水平安裝板711上設置有一組第一滑軌712,所述第一滑軌712上滑動設置有豎直安裝板715,所述水平安裝板711上還設置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連接并驅動所述豎直安裝板715在所述第一滑軌712上滑動,所述豎直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鉗工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盤(1),所述底盤上設置有多個立柱(2),所述立柱(2)上設置有臺面(3),所述底盤(1)上位于所述臺面(3)一側還設置有切割臺(8);所述臺面(3)上部設置有劃線機構(7),所述劃線機構(7)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移動單元(72),以及設置在所述移動單元(72)上方用于對所述工件進行劃線的多個并列設置的劃線單元(71);所述劃線單元(71)固定到所述劃線機構(7)的安裝板上,所述劃線單元(71)包括水平固定到所述安裝板上的水平安裝板(711),所述水平安裝板(711)上設置有一組第一滑軌(712),所述第一滑軌(712)上滑動設置有豎直安裝板(715),所述水平安裝板(711)上還設置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連接并驅動所述豎直安裝板(715)在所述第一滑軌(712)上滑動,所述豎直安裝板(715)頂部安裝有第一旋轉電機(713),所述第一旋轉電機(713)的驅動端為絲桿且連接有移動塊(716),所述移動塊(716)的外部有連接有第二氣缸(717),所述第二氣缸(717)的底部連接有切割刀(718);所述移動單元(72)位于所述切割刀(718)的下方,所述移動單元(72)包括安裝到所述臺面(3)上的底部安裝板(721),所述底部安裝板(721)上設置有一組第二滑軌(722),所述第二滑軌(722)上滑動設置有滑塊(725),所述底部安裝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烜,張云平,李煒華,袁岳東,陳家祿,葉斌,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