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屬于公路交通技術領域。包括防撞擋板和緩沖吸能桿件,所述防撞擋板由FRP擋板和凸起蜂窩彈性層貼合而成;緩沖吸能桿件由套筒包裹彈簧和兩端剛性桿件組成,彈簧放置于兩端剛性桿件端板之間,緩沖吸能桿件外側設置限位桿;緩沖吸能桿件呈平面三角形單元排列,豎向布置平行兩層,凸起蜂窩彈性層表面設置若干半球形凸起,柱腳焊接錨固鋼板預埋在公路路面內,并用錨固拴錨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防撞性能高、緩沖能力強、施工方便、易于安裝、經濟效益好,利用多構件耗能緩沖,最大限度滿足公路交通安全性要求。求。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
[0001]本技術屬于公路交通
,特別是涉及一種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不斷發展,基礎建設被大力推廣,大量的高速公路在全國各地建成。高速公路也迅速地成為城市鄉村之間最直接快速的交通方式,同時國內汽車數量驟增,對高速公路使用需求加大,這也對高速公路的安全性提出極大的考驗。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主要由防撞護欄來提供,目前國內高速公路防撞護欄大多采用波紋狀鋼護欄的形式。波紋狀鋼護欄對于普通交通事故撞擊是具有足夠的安全性,但是對于重大交通事故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波紋狀鋼護欄的防沖擊性能仍有不足。而且大部分防撞護欄屬于一次性護欄,沖擊變形后只能進行拆換。綜上所述,高速公路防撞護欄的防撞性能和后期維護等問題仍需要該
研究人員進行考量。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高速公路防撞護欄,主要為了開發一種防撞性能高、緩沖能力強、可自復位、易于安裝、經濟效益好,利用多構件耗能緩沖,最大限度滿足公路交通安全性要求,能夠有效的解決傳統護欄防撞性能不足和不易維護等問題。
[0004]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包括防撞擋板和緩沖吸能桿件,防撞擋板由FRP擋板和凸起蜂窩彈性層貼合而成。緩沖吸能桿件呈平面三角形單元排列,豎向平行布置兩層,兩端通過固定件B安裝在FRP擋板上,每兩組緩沖吸能桿件間通過限位桿連接,連接方式為套筒的連接孔A與限位桿的連接孔B用螺栓固定。限位桿桿端設置連接孔B,與套筒外側連接孔A栓接。立柱通過固定件A用螺栓固定在FRP擋板上,柱腳焊接錨固鋼板,預埋在公路路面內,并用錨固栓錨固。固定件A與FRP擋板之間放置橡膠墊。
[0006]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A為U形槽鋼板,兩側翼端分別設置有螺栓孔;橡膠墊是截面契合固定件A的柱體,通過粘合膠固定于FRP擋板上。
[0007]進一步地,所述立柱柱腳焊接錨固鋼板,預埋在公路路面內,埋深不小于300mm,并用錨固栓錨固。
[0008]進一步地,橡膠墊是截面契合固定件A的柱體,用以抵擋或減緩沖擊力。
[0009]進一步地,所述套筒外側設置連接孔A,內壁貼合潤滑吸能層,其中連接孔A焊接在套筒中部位置,為上、下形狀相同的帶孔鋼板,其間隔為連接孔B的厚度。
[0010]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桿為鋼鑄件,中部是圓柱形桿體,兩端設置與連接孔A相契合的連接孔B。
[0011]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吸能桿件由套筒、套筒內包裹的彈簧和兩端剛性桿件組成,套筒內壁貼合潤滑吸能層,彈簧放置于兩端剛性桿件端板之間,緩沖吸能桿件外側設置限位
桿,剛性桿件上設置限位板,限位板位置應滿足彈簧的最大壓縮量。
[0012]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B為帶螺栓孔的鋼板,在固定件B的中間焊接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為矩形截面鋼管,進深滿足剛性桿件桿端長度。
[0013]進一步地,凸起蜂窩彈性層表面設置若干半球形凸起粒,層內采用蜂窩形空腔結構,利用六邊形傳力優勢來抵擋或減緩沖擊力。
[0014]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術的效果和優點是防撞性能高、緩沖能力強、施工方便、易于安裝、經濟效益好,利用多構件耗能緩沖,最大限度滿足公路交通安全性要求。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防撞護欄截面示意圖;
[0018]圖3為固定件A示意圖,其中3a為固定件A正面示意圖,3b為固定件A側面示意圖,3c為固定件A俯視示意圖;
[0019]圖4為柱腳錨固節點示意圖,其中柱腳錨固節點;正面示意圖,4b為柱腳錨固節點俯視示意圖,4c為柱腳錨固節點底部側面示意圖;
[0020]圖5為中緩沖吸能桿件示意圖;
[0021]圖6為套筒示意圖。
[0022]圖7為限位桿示意圖。
[0023]圖8為固定件B示意圖。
[0024]圖9為凸起蜂窩彈性層示意圖。
[0025]圖中,1為FRP擋板;2為凸起橡膠彈性層;2
?
1為半球形凸起粒;3為立柱;4為固定件A;5為緩沖橡膠墊;6為螺栓;7為彈簧;8為套筒;8
?
1為連接孔A;8
?
2為潤滑吸能層;9為剛性桿件;10為固定件B;10
?
1為限位槽;10
?
2為回字形鋼板;11為限位板;12為限位桿;12
?
1為連接孔B;13為錨固鋼板;14為錨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
[0027]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防撞擋板和緩沖吸能桿件,防撞擋板由FRP擋板1和凸起蜂窩彈性層2貼合而成。緩沖吸能桿件呈平面三角形單元排列,豎向平行布置兩層,兩端通過固定件B10安裝在FRP擋板1上,每兩組緩沖吸能桿件間通過限位桿12連接,連接方式為套筒8的連接孔A8
?
1與限位桿12的連接孔B12
?
1用螺栓固定。限位桿(12)桿端設置連接孔B(12
?
1),與套筒(8)外側連接孔A(8
?
1)栓接。立柱3通過固定件A4用螺栓6固定在FRP擋板1上,柱腳焊接錨固鋼板13,預埋在公路路面內,并用錨固栓14錨固。固定件A4與FRP擋板1之間放置橡膠墊5。
[0028]如圖3所示,固定件A4為U形槽鋼板,兩側翼端分別設置有螺栓孔;橡膠墊5是截面契合固定件A4的柱體,通過粘合膠固定于FRP擋板1上。
[0029]如圖2、圖4所示,立柱3柱腳焊接錨固鋼板13,預埋在公路路面內,埋深不小于300mm,并用錨固栓14錨固。
[0030]如圖5、7所示,套筒8外側設置連接孔A8
?
1,內壁貼合潤滑吸能層8
?
2,其中連接孔A8
?
1焊接在套筒中部位置,為上、下形狀相同的帶孔鋼板,其間隔為連接孔B12
?
1的厚度。限位桿12為鋼鑄件,中部是圓柱形桿體,兩端設置與連接孔A8
?
1相契合的連接孔B12
?
1。
[0031]如圖5、圖6所示,緩沖吸能桿件由套筒8、套筒8內包裹的彈簧7和兩端剛性桿件9組成,套筒8內壁貼合潤滑吸能層8
?
2,彈簧7放置于兩端剛性桿件端板之間,緩沖吸能桿件外側設置限位桿12,剛性桿件9上設置限位板11,限位板11位置應滿足彈簧的最大壓縮量。
[0032]如圖8所示,所述固定件B10為帶螺栓孔10
?
2的鋼板,在固定件B10的中間焊接限位槽10
?
1,所述限位槽10
?
1為矩形截面鋼管,進深滿足剛性桿件9桿端長度。
[0033]如圖1、圖9所示,凸起蜂窩彈性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擋板和緩沖吸能桿件,防撞擋板由FRP擋板(1)和凸起蜂窩彈性層(2)貼合而成;緩沖吸能桿件為彈簧(7)的兩端焊接兩端剛性桿件(9),彈簧(7)和兩端剛性桿件(9)外部由套筒(8)包裹,彈簧(7)放置于兩端剛性桿件(9)端板之間,緩沖吸能桿件外側設置限位桿(12);緩沖吸能桿件呈平面三角形單元排列,豎向布置平行兩層,緩沖吸能桿件兩端設置固定件B(10),固定件B(10)通過螺栓安裝在FRP擋板(1)上,凸起蜂窩彈性層(2)表面設置若干半球形凸起粒(2
?
1),立柱(3)通過固定件A(4)用螺栓(6)固定在FRP擋板(1)上,固定件A(4)與FRP擋板(1)之間放置橡膠墊(5),柱腳焊接錨固鋼板(13)預埋在公路路面內,并用錨固栓(14)錨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蜂窩彈性層(2)層內采用蜂窩形空腔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速公路自復位防撞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外側設置連接孔A...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曉磊,王浠銘,張延年,趙紫旭,劉宇,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建筑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