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感與可調濾波器。其包括MEMS多觸點開關和共面波導傳輸結構;共面波導傳輸結構包括中心信號線以及設置于中心信號線兩側的多個支臂;沿中心信號線延伸的方向,至少兩條直線上設置至少一對支臂;在MEMS多觸點開關閉合時,中心信號線和一對中的支臂通過MEMS多觸點開關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MEMS多觸點開關與共面波導傳輸結構集成,通過閉合MEMS多觸點開關連通中心信號線和一對中的支臂,改變共面波導傳輸結構的線路連接,可以減少支臂間總的連通開關數目,使電感的整體尺寸得以減小,構成滿足毫米波濾波器需求的小尺寸平面結構電感。尺寸平面結構電感。尺寸平面結構電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感與可調濾波器
[0001]本技術實施例涉及無線通信
,尤其涉及一種電感與可調濾波器。
技術介紹
[0002]高性能微型濾波器可以在多頻段的無線通信系統和無線收發器中起到信道選擇、雙功及鏡像消除寄生濾波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頻帶接收機中采用的單頻濾波器不能同時滿足多個頻段選擇的需求,進而多頻帶接收機里通常增設多個單頻濾波器分選不同頻段,由此加大了多頻帶接收機的無線通信系統濾波器電路設計尺寸。
[0003]近年來隨著微波、毫米波波段的多頻無線通信系統的發展,基于MEMS技術的可調諧濾波器逐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現有濾波器采用可變電抗元件構成,可變電抗元件采用MEMS變阻器作為調諧元件,可調諧范圍為10%
?
15%。然而,對于調諧范圍較寬的離散頻率,通常采用電容式MEMS開關來獲得更高的可調諧范圍。除此之外,另一種實現寬范圍離散頻率調諧的濾波器是采用準分形結構和MEMS觸點開關,由于其電感元件采用分布式線路設計,進而其阻帶抑制功能受到影響。
[0004]濾波器的設計原理是通過調整L和C的值來實現濾波器頻率響應的上移或下移,因此,理想的可調諧濾波器設計不僅需要可變電容,還需要可變電感。然而,由于可變電容過渡的非平面性,使其不能與其他電路集成,無法滿足毫米波濾波器對小尺寸平面結構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感與可調濾波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感和電容組成濾波器電路尺寸大的缺陷,使其可以滿足毫米波濾波器對小尺寸平面結構電感的需求。
[0006]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感,包括MEMS多觸點開關和共面波導傳輸結構;
[0007]共面波導傳輸結構包括中心信號線以及設置于中心信號線兩側的多個支臂;沿中心信號線延伸的方向,至少兩條直線上設置至少一對支臂;在MEMS多觸點開關閉合時,中心信號線和一對中的支臂通過MEMS多觸點開關連接。
[0008]進一步地,MEMS多觸點開關包括接觸片、第一驅動板和第二驅動板;
[0009]接觸片、第一驅動板和第二驅動板均設置有陣列排布的孔;沿第一方向,接觸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驅動板和第二驅動板分別設置于接觸片的兩側,并分別與第一端和第二端連接;第一驅動板和第二驅動板能夠沿第一方向向接觸片運動;
[0010]其中,第一方向為接觸片上陣列排布的孔的行方向。
[0011]進一步地,MEMS多觸點開關還包括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
[0012]沿第二方向,接觸片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分別設置于接觸片的兩側;第一支撐梁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撐梁的第一端分別與第一驅動板連接,第一支撐梁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撐梁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驅動板連接;其中,第二方向為接觸片
上陣列排布的孔的列方向。
[0013]進一步地,中心信號線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中心信號線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
[0014]沿中心信號線的延伸方向,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位于一條直線上,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位于一條直線上;第一支臂遠離第二支臂的一端與中心信號線連接,第二支臂遠離第一支臂的一端與中心信號線連接,第三支臂遠離第四支臂的一端與中心信號線連接,第四支臂遠離第三支臂的一端與中心信號線連接。
[0015]進一步地,電感還包括襯底;
[0016]共面波導傳輸結構設置于襯底上,MEMS多觸點開關設置于共面波導傳輸結構遠離襯底的一側;沿襯底的厚度方向,接觸片的正投影與共面波導傳輸結構的中心信號線及支臂部分交疊。
[0017]進一步地,一對中的支臂間的間距小于接觸片沿第一方向上的長度。
[0018]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可調濾波器,包括實現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項的電感和MEMS電容開關;
[0019]電感和MEMS電容開關連接。
[0020]進一步地,可調濾波器還包括電容器;
[0021]電容器的第一端與MEMS電容開關連接,電容器的第二端接地。
[0022]進一步地,可調濾波器包括輸入端、輸出端、兩個電感和三個MEMS電容開關;
[0023]兩個電感串聯在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三個MEMS電容開關分別與輸入端、輸出端和兩個電感的連接點連接。
[0024]進一步地,MEMS開關電容包括可調膜橋電容。
[0025]本技術通過將MEMS多觸點開關與共面波導傳輸結構集成,在MEMS多觸點開關閉合時,MEMS多觸點開關會向下彎曲接觸中心信號線和一對中的支臂,使中心信號線和一對中的支臂連通,從而改變了共面波導傳輸結構的線路連接,使共面波導傳輸結構的電感值改變,實現電感值的獨立變化。由此在MEMS多觸點開關閉合時,采用MEMS多觸點開關代替共面波導傳輸結構支臂間的開關,減少了支臂間總的連通開關數目,有效地降低了插入損耗,使得電感的整體尺寸得以減小,構成滿足毫米波濾波器需求的小尺寸平面結構電感。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感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MEMS多觸點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電感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調濾波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可調濾波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可調濾波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調濾波器等效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4]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感的結構示意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電感包括MEMS多觸點開關110和共面波導傳輸結構120;共面波導傳輸結構120包括中心信號線121以及設置于中心信號線121兩側的多個支臂122;沿中心信號線121延伸的方向X1,至少兩條直線上設置至少一對支臂122;在MEMS多觸點開關110閉合時,中心信號線121和一對中的支臂122通過MEMS多觸點開關110連接。
[0035]其中,MEMS多觸點開關110具有易于使用、尺寸小、損耗低的特點,可以穩定地傳輸0至數百GHz的信號。共面波導傳輸結構120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便于與其他電路集成的特點。具體地,共面波導傳輸結構120由中心信號線121以及設置于中心信號線121兩側的多個支臂122組成,并且在沿中心信號線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感,其特征在于,包括MEMS多觸點開關和共面波導傳輸結構;所述共面波導傳輸結構包括中心信號線以及設置于所述中心信號線兩側的多個支臂;沿所述中心信號線延伸的方向,至少兩條直線上設置至少一對所述支臂;在所述MEMS多觸點開關閉合時,所述中心信號線和一對中的所述支臂通過所述MEMS多觸點開關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感,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多觸點開關包括接觸片、第一驅動板和第二驅動板;所述接觸片、第一驅動板和第二驅動板均設置有陣列排布的孔;沿第一方向,所述接觸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驅動板和所述第二驅動板分別設置于所述接觸片的兩側,并分別與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板和所述第二驅動板能夠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接觸片運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接觸片上陣列排布的孔的行方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感,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多觸點開關還包括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沿第二方向,所述接觸片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支撐梁和所述第二支撐梁分別設置于所述接觸片的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梁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驅動板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梁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驅動板連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接觸片上陣列排布的孔的列方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信號線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中心信號線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沿所述中心信號線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位于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文才,趙綸,田學紅,林滿院,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大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