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屬于垃圾分類回收設備技術領域,包括設置在地上的控制裝置、封閉蓋、垃圾蓋、腳踏開關和設置在地下的垃圾設備本體和垃圾進口通道,封閉蓋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的頂端,垃圾進口通道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的上端一側,垃圾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的開口端,腳踏開關設置在垃圾蓋的外部一側,腳踏開關通過聯動機構與垃圾蓋連接,還包括清洗機構、排水機構和擋板;該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設置的清洗機構和排水機構,定時對垃圾進口通道進行清洗,防止垃圾進口經常會有垃圾殘留導致散發的異味;通過設置的擋板,擋住垃圾設備本體內垃圾箱垃圾氣體的外逸通道。道。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0001]本技術屬于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技術介紹
[0002]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包括服務器和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終端,維護終端即工作人對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終端進行維護,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終端的信息可以上傳服務器,現有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終端主要包括控制裝置和箱體,箱體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智能自動化分揀。為了改善了地上傳統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存在的異味及蚊蠅滋生等現象出現了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垃圾箱的入口上加鎖封閉,地埋式垃圾箱是將垃圾箱體埋入地下,控制裝置位于地面上,市民扔垃圾的時候只需輕輕踩一下垃圾進口旁的踏板,垃圾進口的蓋子會自動打開,市民可將垃圾扔進去,當感應到垃圾箱裝滿后,環衛工人通過控制地面上的控制裝置打開密封的出口,然后啟動升降裝置升起垃圾箱,垃圾箱從頂端出口升起,垃圾箱內部垃圾被清理。
[0003]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中,放置可回收垃圾和廚余垃圾的垃圾箱在日常使用時,垃圾箱出口為了防止盜竊,多為密封加鎖方式,但是垃圾進口打開方式大多為腳踩即開,封閉性不是很好,垃圾箱開口與外界環境連通,垃圾箱仍然會有異味散發,并且垃圾進口經常會有垃圾殘留,急切需要改進。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0005]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6]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包括設置在地上的控制裝置、封閉蓋、垃圾蓋、腳踏開關和設置在地下的垃圾設備本體和垃圾進口通道,所述封閉蓋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的頂端,所述垃圾進口通道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的上端一側,所述垃圾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的開口端,所述腳踏開關設置在垃圾蓋的外部一側,腳踏開關通過聯動機構與垃圾蓋連接,還包括清洗機構、排水機構和擋板,所述清洗機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靠近頂端位置的內壁上,所述排水機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的下方,所述擋板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與垃圾進口通道連接處,所述擋板的頂端與垃圾設備本體轉動連接。
[0007]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清洗機構包括噴水口、水泵、進水管、出水管和時間繼電器,所述進水管連接水泵的進水端,出水管連接水泵的出水端,所述噴水口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的內壁兩端靠近頂端為位置處,所述噴水口連接水泵的出水管,所述水泵的供電端連接控制裝置,所述時間繼電器設置在水泵的供電端。
[0008]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清洗機構還包括水箱,水泵通過進水管連接水箱,水箱和水泵設置在地下。
[0009]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排水機構包括透水網和排水口,所述透水網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的底端,且所述透水網與垃圾進口通道均向垃圾設備本體傾斜,所述排水口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下方。
[0010]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垃圾蓋通過第一安裝軸轉動安裝在垃圾進口通道頂端,所述擋板通過第二安裝軸轉動安裝在垃圾設備本體頂端與垃圾進口通道交匯處,所述垃圾蓋打開時帶動擋板轉動。
[0011]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垃圾蓋包括第一齒輪部,所述第一齒輪部設置在垃圾蓋與第一安裝軸同側的外壁上,所述擋板包括第二齒輪部,所述第二齒輪部設置在擋板與第二安裝軸同側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齒輪部與第二齒輪部嚙合連接。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設置的清洗機構和排水機構,定時對垃圾進口通道進行清洗,防止垃圾進口經常會有垃圾殘留導致散發的異味,且清洗后的水通過排水機構排出不停留在垃圾箱內;通過設置的擋板,活動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和垃圾進口通道連接處,擋住垃圾設備本體內垃圾箱垃圾氣體的外逸通道。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技術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技術的圖1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技術的垃圾蓋和擋板連接處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垃圾設備本體;2、控制裝置;3、封閉蓋;4、垃圾進口;5、垃圾蓋;6、腳踏開關;7、擋板;8、透水網;9、排水口;10、噴水口;11、水泵;12、時間繼電器;13、進水管;14、出水管;15、第一安裝軸;16、第二安裝軸;17、第一齒輪部;18、第二齒輪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只用于對本申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申請內容對本申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包括設置在地上的控制裝置2、封閉蓋3、垃圾蓋5、腳踏開關6和設置在地下的垃圾設備本體1和垃圾進口通道4,封閉蓋3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的頂端,只有在需要將垃圾箱升起的時候才打開,現有的控制裝置2多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上端封閉蓋3的一側,外設顯示屏投放廣告、內部由多種模塊組成,控制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整體,利用太陽能發電或接入市電,垃圾進口通道4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的上端一側,垃圾蓋5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開口端,腳踏開關6設置在垃圾蓋5的外部一側,腳踏開關6通過聯動機構與垃圾蓋5連接,現有聯動機構多采用杠桿原理,腳踩腳踏開關6,垃圾蓋5即打開,還包括清洗機構、排水機構和擋板7,清洗機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靠近頂端位置的內壁上,排水機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下方,清洗機構定時對垃圾進口通道4進行清洗,防止垃圾進口經常會有垃圾殘留導致散發的異味,擋板7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與垃圾進口通道4連接處,擋板7的頂端與垃圾設備本體1轉動連接,在無垃圾進入時,擋板7擋在垃圾設備本體1和垃圾進口通道4連接處,在有垃圾進入時,
擋板7被垃圾的重力推開,垃圾掉入垃圾設備本體1內。
[0020]如圖2所示,清洗機構包括噴水口10、水泵11、進水管13、出水管14和時間繼電器12,進水管13連接水泵11的進水端,出水管14連接水泵11的出水端,噴水口10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內壁兩端靠近頂端為位置處,噴水口10連接水泵11的出水管14,水泵11的供電端連接控制裝置2,時間繼電器12設置在水泵11的供電端,清洗機構還包括水箱,水泵11通過進水管13連接水箱,水箱和水泵11設置在地下,控制裝置2設置好時間繼電器12的間隔時間,當時間繼電器12切斷信號時,水泵11關閉,當時間繼電器12輸入信號時,水泵11啟動,水泵11從進水管13連接水箱或其它進水,從出水管14泵出至噴水口10然后噴至垃圾進口通道4,定時對垃圾進口通道4進行清洗,沖走殘留垃圾,保持垃圾進口通道4的干凈。
[0021]排水機構包括透水網8和排水口9,透水網8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底端,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包括設置在地上的控制裝置(2)、封閉蓋(3)、垃圾蓋(5)、腳踏開關(6)和設置在地下的垃圾設備本體(1)和垃圾進口通道(4),所述封閉蓋(3)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的頂端,所述垃圾進口通道(4)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的上端一側,所述垃圾蓋(5)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開口端,所述腳踏開關(6)設置在垃圾蓋(5)的外部一側,腳踏開關(6)通過聯動機構與垃圾蓋(5)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清洗機構、排水機構和擋板(7),所述清洗機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靠近頂端位置的內壁上,所述排水機構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下方,所述擋板(7)設置在垃圾設備本體(1)與垃圾進口通道(4)連接處,所述擋板(7)的頂端與垃圾設備本體(1)轉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埋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機構包括噴水口(10)、水泵(11)、進水管(13)、出水管(14)和時間繼電器(12),所述進水管(13)連接水泵(11)的進水端,出水管(14)連接水泵(11)的出水端,所述噴水口(10)設置在垃圾進口通道(4)的內壁兩端靠近頂端為位置處,所述噴水口(10)連接水泵(11)的出水管(14),所述水泵(11)的供電端連接控制裝置(2),所述時間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豐,
申請(專利權)人:李豐,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