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滑形扭力棒,包括抵抗彈簧,抵抗彈簧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塊,兩個連接塊遠離抵抗彈簧的一端均螺紋連接有握管,握管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底板,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連接卡塊,握管內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兩個限位塊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滑槽,兩個滑槽分別與滑動板的兩側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防滑形扭力棒,在握管內設置有拉力彈簧,通過用手去拉拉手帶動滑動板,滑動板利用拉力彈簧的張力在限位塊上下滑動,使得扭力棒具有了拉力器的功能,提高了扭力棒的適用性,設置有抵抗彈簧,抵抗彈簧螺紋安裝在兩個握管之間,便于拆卸更換扭力強度。度。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滑形扭力棒
[0001]本技術涉及健身器材領域,具體為一種防滑形扭力棒。
技術介紹
[0002]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重視,健身也成為人們休閑活動的選擇之一,但健身是一項需要經常鍛煉的活動,而人們日常因為工作學習等原因無法抽出足夠的時間去健身館健身,因此在家健身成為人們健身的另一種選擇,扭力棒作為一種常見的健身運動工具,由于它可以去除上臂后背的贅肉,能保持上肢的力量,且體積小巧易于攜帶,所以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0003]現有的扭力棒大多數僅用干橡膠制成,結構比較簡單,功能單一,不具備手部各肌肉健身訓練和全身按摩效果,且在鍛煉的過程中扭力棒由于自身的彈力會導致扭力棒的握把脫手,危害訓練人員的健康,同時每一個扭力棒只有一個扭力參數,只適用于特定時期的鍛煉。當達到一定的鍛煉階段后,就需要重新購買,其實用性比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形扭力棒,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的扭力棒功能單一,不具備手部各肌肉健身訓練和全身按摩效果,鍛煉的過程中握把脫手,危害訓練人員的健康,同時每一個扭力棒只有一個扭力參數,只適用于特定時期的鍛煉,適用性比較差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滑形扭力棒,包括抵抗彈簧,所述抵抗彈簧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塊,兩個所述連接塊遠離抵抗彈簧的一端均螺紋連接有握管,所述握管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連接卡塊,所述握管內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兩個所述限位塊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滑槽,兩個所述滑槽分別與滑動板的兩側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與多個第一連接卡塊對應設置的第二連接卡塊,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卡塊與多個第二連接卡塊之間均固定連接有拉力彈簧,所述滑動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穿過握管固定連接有拉手。
[000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握管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防護塊,所述防護塊的表面開設有多個圓孔。
[0007]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握管的表面套設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內部設有吸汗片。
[000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設有刻度尺。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握管的表面固定安裝有計數器。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在握管內設置有拉力彈簧,通過用手去拉拉手帶動滑動板,滑動板利用拉力彈簧的張力在限位塊上下滑動,使得扭力棒具有了拉力器的功能,提高了扭力棒的適用性;
[0012]2、設置有抵抗彈簧,抵抗彈簧螺紋安裝在兩個握管之間,便于清洗便于拆卸,且當達到一定的鍛煉階段后可以通過更換不同強度的抵抗彈簧來增加扭力強度;
[0013]3、安裝有防護塊,防護塊開設有圓孔,在鍛煉過程中可將手指放進圓孔里,避免在訓練的過程中扭力棒脫離手臂,扭力棒反彈打到訓練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人體傷害。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一種防滑形扭力棒的立體圖;
[0015]圖2為本技術一種防滑形扭力棒的正面剖視圖;
[0016]圖3為本技術一種防滑形扭力棒的握管剖視圖。
[0017]圖中:1、抵抗彈簧;2、連接塊;3、握管;4、底板;5、第一連接卡塊;6、限位塊;7、滑槽;8、滑動板;9、第二連接卡塊;10、計數器;11、拉力彈簧;12、固定板;13、拉手;14、防護塊;15、圓孔;16、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滑形扭力棒,包括抵抗彈簧1,抵抗彈簧1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塊2,兩個連接塊2遠離抵抗彈簧1的一端均螺紋連接有握管3,握管3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底板4,底板4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連接卡塊5,握管3內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6,兩個限位塊6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滑槽7,兩個滑槽7分別與滑動板8的兩側滑動連接,滑動板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與多個第一連接卡塊5對應設置的第二連接卡塊9,多個第一連接卡塊5與多個第二連接卡塊9之間均固定連接有拉力彈簧11,滑動板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端穿過握管3固定連接有拉手13。
[0020]優選的,握管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防護塊14,防護塊14的表面開設有多個圓孔15,在進行鍛煉時,手指穿過通孔,握緊握管3,在脫力狀況下使手臂不至于輕易的脫離扭力棒,防止了扭力棒傷人的事故發生。
[0021]優選的,握管3的表面套設有防滑套16,防滑套16的內部設有吸汗片,在訓練過程中,防滑套16可增加摩擦力,防滑套16內的吸汗片可有效吸收鍛煉過程中產生的手汗,防止手與扭力棒打滑,增加結構的安全性。
[0022]優選的,固定板12的表面設有刻度尺,可記錄每次拉力鍛煉的具體強度。
[0023]優選的,握管3的表面固定安裝有計數器10,當我們練習動作時,可以用來計數動作數量,便于自己方便掌握好動作數量,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0024]具體使用時,本技術一種防滑形扭力棒,在使用時,選擇適合強度的抵抗彈簧1,通過連接塊2螺紋安裝在兩個握管3之間,由于彈簧是可拆卸的安裝在握管3上,便于清洗便于安裝,且當使用者有多種強度的需求的時候,可通過更換不同強度的抵抗彈簧1去滿足使用者的需要;使用者把手穿過防護塊14上的圓孔15,握緊握管3,可以防止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防護塊14上的圓孔15對手掌起到限制作用,使手臂不至于輕易的脫離扭力棒,減少
安全事故的發生,且同時可當拉力器使用,將雙手放在兩端的拉手13上,雙手向外拉動拉手13,帶動滑動板8向外,滑動板8帶動握管3內的拉力彈簧11的一端向外產生拉力,從而達到一物兩用的效果,對身體的多個地方可分別進行鍛煉。
[0025]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滑形扭力棒,包括抵抗彈簧(1),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抗彈簧(1)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塊(2),兩個所述連接塊(2)遠離抵抗彈簧(1)的一端均螺紋連接有握管(3),所述握管(3)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連接卡塊(5),所述握管(3)內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6),兩個所述限位塊(6)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滑槽(7),兩個所述滑槽(7)分別與滑動板(8)的兩側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與多個第一連接卡塊(5)對應設置的第二連接卡塊(9),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卡塊(5)與多個第二連接卡塊(9)之間均固定連接有拉力彈簧(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新華,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鑫鼎瑞運動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