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它包括逐級連接的集水井、旋流凈化裝置、過濾池,其中集水井用于收集和沉淀初期雨水,旋流凈化裝置用于分離漂浮物、油污、小顆粒沉積物,過濾池用于分離懸浮物、污泥,從過濾池輸出的凈化水排入河流和湖泊,分離出的污水排入污水管網,進入污水廠處理,減少了環境的污染。減少了環境的污染。減少了環境的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水體無害化處理領域,具體為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雨水沖刷地面、垃圾場,因此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的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會造成河道的淤積、水體富營養化、惡臭,對生態和環境造成破壞。有的垃圾堆積場所,經雨水的沖刷,滲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對自然水體造成極大污染。
[0003]在對雨水進行無害化處理之前,需要先行去除這些雜質。但目前雨水的初期處理系統還不完善,主要是用格柵攔截較大的漂浮物,無法去除小顆粒的沉淀物和液態油污,攜帶沉淀物和液態油污的雨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仍然對環境造成污染。
[0004]小顆粒的沉淀物大部分是城市建筑施工場地堆積物、路面沉積的泥沙、石子,不能通過濾水方法進行處理、減小尺寸或消除,所以需要通過物理方法去除。由于泥沙、石子硬度較大并且有研磨作用,會磨損泵及其它機械裝置;而且石子較重并積聚在凈化器、處理池、消化池及其它設備中,在這些地方往往必須通過手工將其去除。
[0005]因此急需一種能夠同時分離和處理雨水中攜帶的大顆粒的漂浮物、小顆粒的沉淀物以及液態油污的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依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逐級連接的集水井、旋流凈化裝置,所述集水井的一級出水管連接所述旋流凈化裝置的二級進水管;所述旋流凈化裝置包括池體、導流筒、中心筒;所述池體為底部封閉的筒體,自上而下分為出渣區、旋流區和沉降區,所述導流筒內套入中心筒后,豎立在所述旋流區中;所述二級進水管沿切線方向穿入所述旋流區,二級出水管一端連通導流筒。
[0008]進一步,所述二級出水管的另一端穿出池體連接所述過濾池的三級進水管;所述過濾池包括池體、中心管、過濾盤片和轉動組件,所述池體包括相互隔離的分離腔和輸出腔,所述三級進水管連接分離腔,三級出水管連接輸出腔;所述中心管可轉動地橫向架設在分離腔中,一端為盲端,另一端為開放端,由所述轉動組件帶動旋轉;所述開放端與所述輸出腔連通;所述過濾盤片為環形板,套接固定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所述過濾盤片表面設置過濾板,內部為空腔;所述中心管與所述過濾盤片固定的位置設置與所述空腔連通的通孔。
[0009]進一步,所述導流筒頂部連通出渣區,底部連通沉降區;所述旋流區與沉降區之間通過一沉砂斗分隔,所述沉砂斗為上寬下窄的漏斗;所述沉砂斗的寬端與池體的內壁連接,窄端開口對應沉降區;所述中心筒的底部面對所述沉砂斗的方向設置一上窄下寬的錐形斗,所述錐形斗伸出導流筒底部,寬端與所述導流筒底部之間留有空隙。
[0010]進一步,所述出渣區設置浮渣籃;所述浮渣籃為一個架設在池體內壁上的中空環。
[0011]進一步,所述中空環的內邊緣下方設置斜向所述池體內壁延伸的擋板;所述擋板、中空環和池體內壁圍成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斜邊朝向所述池體的內部。
[0012]進一步,所述分離腔底部設置與過濾盤片外徑相適應的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過濾盤片外邊緣有一定空隙。
[0013]進一步,順著過濾盤片旋轉方向,所述凹槽的末端設置下沉的沉淀區。
[0014]進一步,所述過濾盤片的外緣設置向所述凹槽表面延伸的刮片。
[0015]進一步,所述分離腔內設置朝向過濾盤片外表面的毛刷。
[0016]進一步,所述分離腔頂部設置液位開關;所述液位開關與所述沉淀區的排泥管的泵進行信號連接。
[0017]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0018]本技術的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它包括逐級連接的集水井、旋流凈化裝置、過濾池,其中集水井用于收集和沉淀初期雨水,旋流凈化裝置用于分離漂浮物、油污、小顆粒沉積物,過濾池用于分離懸浮物、污泥,從過濾池輸出的凈化水排入河流和湖泊,分離出的污水排入污水管網,進入污水廠處理,減少了環境的污染。
[0019]旋流凈化裝置通過在池體內部設置套接的導流筒和中心筒,并使雨水通過進水管從切向方向進入池體中部的旋流區。雨水在旋流區先切線向下進入導流筒的底部,在沉砂斗處突然降低流速,使小顆粒但比重較大的沉淀物從水流中分離出來,經過沉砂斗,進入沉降區中收集起來。同時,比重較輕的液態油污和漂浮物從水流中分離出來,漂浮在水面,實現對液態油污和漂浮物的分離。之后水流在中心筒的引導之下環繞中心筒螺旋向上,出水口設置在導流筒的中部,去除了大顆粒的漂浮物、小顆粒的沉淀物以及液態油污的雨水從出水口流出。
[0020]過濾池在池體中設置相互隔離的分離腔和輸出腔,中心管、過濾盤片可轉動地橫向架設在分離腔中。中心管與過濾盤片的內部相互連通,中心管的開放端與輸出腔連通,使過濾盤片過濾的水通過中心管進入輸出腔中經由出水管排出,污廢水中的雜質在過濾盤片外部截留形成團絮狀。實現對污廢水的除雜處理。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技術的系統框圖
[0022]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技術的旋流凈化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技術的過濾池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本技術的過濾池的過濾盤片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本技術的過濾池的分離腔結構示意圖
[0027]圖7是本技術的過濾池的毛刷安裝示意圖
[0028]其中:
[0029]1?
集水井、101
?
一級出水管;
[0030]2?
旋流凈化裝置、201
?
池體、202
?
二級進水管、203
?
二級出水管、204
?
導流筒、205
?
中心筒、206
?
浮渣籃、207
?
蓋板、208
?
錐形斗、209
?
沉砂斗、210
?
集砂池、211
?
提砂管、212
?
擋板;
[0031]3?
過濾池、301
?
池體、3011
?
分離腔、3012
?
輸出腔、3013
?
凹槽、3014
?
沉淀區、3015
?
前支撐架、3016
?
后支撐架、3017
?
液位開關、302
?
中心管、3021
?
通孔、303
?
過濾盤、3031
?
連接桿、304
?
轉動組件、3041
?
電機、3042
?
小鏈輪、3043
?
大鏈輪、305
?
三級進水管、3051
?
進水導流板、306...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逐級連接的集水井、旋流凈化裝置,所述集水井的一級出水管連接所述旋流凈化裝置的二級進水管;所述旋流凈化裝置包括池體、導流筒、中心筒;所述池體為底部封閉的筒體,自上而下分為出渣區、旋流區和沉降區,所述導流筒內套入中心筒后,豎立在所述旋流區中;所述二級進水管沿切線方向穿入所述旋流區,二級出水管一端連通導流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出水管的另一端穿出池體連接一過濾池的三級進水管;所述過濾池包括池體、中心管、過濾盤片和轉動組件,所述池體包括相互隔離的分離腔和輸出腔,所述三級進水管連接分離腔,三級出水管連接輸出腔;所述中心管可轉動地橫向架設在分離腔中,一端為盲端,另一端為開放端,由所述轉動組件帶動旋轉;所述開放端與所述輸出腔連通;所述過濾盤片為環形板,套接固定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所述過濾盤片表面設置過濾板,內部為空腔;所述中心管與所述過濾盤片固定的位置設置與所述空腔連通的通孔。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初期雨水深度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筒頂部連通出渣區,底部連通沉降區;所述旋流區與沉降區之間通過一沉砂斗分隔,所述沉砂斗為上寬下窄的漏斗;所述沉砂斗的寬端與池體的內壁連接,窄端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方,王雪梅,賴奕澎,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水木益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